江天暮雪

【元代】陈孚

大年夜雪节气赏析元代陈孚的江天暮雪 休闲娱乐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译文

万里长空席卷着玉雕般的雪花,风吹汀洲白茫茫一片。

长空中再不见大雁的身影,暮色之中的千山如清晨时宁静。

渔翁感到雪寒欲要归去,但回巴陵的道路已分辨不清。

坐着或是睡会皆可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处闪出一点蓑衣背影。

注释

汀洲:水中小片陆地。
浩浩:广大貌。

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坐:由于。

蓑:蓑衣,雨具名,多以蓑草(即龙须草)制成。
这里代指渔翁。

赏析

这是元代墨客陈孚的一首大雪诗。

“江天暮雪”,为北宋画家宋迪所绘《潇湘八景》之一。
这是墨客出使安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的雪景,故有感而作。

万里长空席卷着玉雕般的雪花,风吹汀洲白茫茫一片。
这是写“大雪之猛”。
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一个“卷”字,写出了雪花来势之猛,铺天盖地之势。
“玉花”二字,化用了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月启》中“玉雪开六出之花”之意。

长空中再不见大雁的身影,暮色之中的千山如清晨时宁静。
这是写“大雪之亮”。
洁白无瑕的雪花将全体天地映照如昼,即便在暮色时分,天上依然通亮,乃至如果有大雁飞过也能瞥见,当然大雁早已南飞不可见了。
地上的千崖也因白雪覆盖犹如清晨一样光明。
“如晓”二字,写出了暮雪的光亮特点。

渔翁感到雪寒欲要归去,但回巴陵的道路已分辨不清。
这是写“大雪之寒”。
雪后景象寒冷,加上暮色已至,渔翁自然要归去。
渔翁之以是“不记巴陵道”,有两层缘故原由,一则雪势太大,白茫茫一片,遮挡了回家的路线。
二则,表现了渔翁放任自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洒脱与自由。

坐着或是睡会皆可自任孤舟漂流,白云深处闪出一点蓑衣背影。
这是写“雪中之乐”。
大雪天,景致如此美好,为何须定要早早归去呢?既然大雪让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如就学习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吧,睡一会觉,看一会雪景,不也是人生乐事。

大雪纷飞之时,不妨吟着“带冰新溜涩,间雪早使女”的句诗,走进冬的天下里,享受迷人的大雪光阴。
人生苦短,一直奔波,学会小憩,学会欣赏佳景,不负大雪时节的韵味和美好。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中宣部学习平台“逐日鉴赏”专栏作家。
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五百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