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活接济

《公民日报》(2021年11月10日 20版)

公民日报整版刊发​徐锦庚申报文学逝世活救援  第1张

徐锦庚

你说 习气了遮天蔽日的烟波

你说 听惯了警铃呼唤的脉搏

你说 你愿为任何人赴汤蹈火

你说 这便是义务和职责……

这首直击心灵的《逆行者》,是电影《烈火英雄》的主题曲,词曲作者张文汇,是山东日照市的消防志愿者。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森林失落火,27名森林消防队员、3名当地干部群众壮烈捐躯。
个中,5名是山东籍消防队员。
看了宣布,张文汇深受触动,激情迸发,仅用两个半小时,就一气呵成。
他的首唱揭橥后,点击量打破千万。

艺术源于生活。
在张文汇的家乡山东,就有这样一群“逆行者”。
自2012年1月至2021年10月尾,全省消防接济军队共出动74.84万次,出动车辆136.04万辆次,出动指战员838.13万人次,抢救被困职员9.24万人,疏散被困职员22.85万人,抢救财产代价255.57亿元。
本文讲述的,是个中几则小故事。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消防队员,既是“逆行者”,也是“负重者”!

舍命半小时

褚夫宽赶到现场,倒吸一口凉气:金誉石化公司厂区北侧,火光映红半边天,爆炸声此起彼伏,槽车横七竖八,房屋、围墙全部倒塌,地上尽是钢梁钢管、车体部件、砖块碎石。
200米外的楼房,门窗全部震碎,墙体严重损毁。
公司门口,数吨重的地磅被掀起。

33岁的褚夫宽,是临沂市消防支队临港开拓区大队大队长。
半小时前,他还在甜睡中,一场灾害突如其来:金誉石化公司气体装卸区,槽车卸载液化气时,液相连接管口脱开,液化气大量喷出,与空气稠浊。

行家人知道,液化气同空气稠浊后,一旦比例达到1.5%—10%,衣服静电,乃至一根大头针落地,都会引发爆炸。
果真,在场的人来不及反应,灾害就瞬间发生,数辆槽车飞上天。
韶光,定格在2017年6月5日零时57分。

一听是金誉石化,褚夫宽心一沉。
第一次去金誉石化督查消防时,他曾问分管卖力人,万一着火了,如何扑救?那人嗫嚅:“救不了,只能跑,至少跑出5公里。
”褚夫宽勃然大怒:“胡闹!周边群众怎么办?!”细问才知,金誉石化紧张产品是碳四、碳八,危险性远甚于液化气,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情形十分繁芜:从燃烧介质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从储罐类型看,既有立式油罐,也有液化气球罐。
此外,生产装置上还有硫酸泄露。
幸亏产品比较脱销,现场没有碳四、碳八储存。

更大的危急,一触即发:气体装卸区,8辆满载液化气槽车、4辆汽油槽车,正被猖獗的火舌肆虐围攻,随时可能引爆;两套装置仍处于生产状态,阁下矗立着53个储罐,总储量近7万立方米,一旦火势失落控,不仅工厂毁灭,还会殃及周边企业,临港区或将不存!

《逆行者》:2020年7月15日15时32分,东营坤德商贸有限任务公司停车场内油罐车动怒,东营支队消防员长达6小时奋力扑救失火 拍摄者:东营支队任小杰

从军9年,褚夫宽灭火无数,但火场仅限民房、草垛、垃圾箱、绿化带。
这样的危情,还是第一次碰着。
看到队员紧张,他在心里默念:镇静,绝不能慌!

附近爆炸区的,共有18个液化气储罐。
1000立方米、2000立方米、3000立方米各6个。
爆炸点在1000立方米罐区。
万幸的是,1000立方米罐均为空罐。
别的则装满液化气。

褚夫宽创造,在2000立方米、3000立方米储罐区,12个储罐距火场仅二三十米,若能在火势蔓延前关阀断料,就能为灭火创造一线活气。

里面随时可能爆炸,后果无法预估,谁进去关阀?当然是自己!他明白,作为大队指挥,危难关头,如果队里须要捐躯一人,这个人必须是他自己。

他须要一个助手,派谁去呢?开始,他想派中队长刘龙。
又一想,现场须要指挥,万一失事,就没人指挥。
炽热的火光,映红队员的脸。
环视他们,他不忍心点将,但已容不得犹豫,就近指着一个年轻人:“小鹏,你跟我去!”20岁的王小鹏,从军才两年。

要关阀,须有企业的人合营。
一听要进火场,几名职工下意识退却撤退。
褚夫宽厉声道:“要去世,我陪你们一块去世!不关阀,万一爆炸,咱们谁也跑不掉!”

两名技能员答应了。
褚夫宽欲兵分两路,他和王小鹏分头行动。
细一想,改变主张,让小鹏随着他。
小鹏太年轻,履历不敷,他要带在身边,确保安全。
他打定主意,万一发生爆炸,就把小鹏压在身下。

刘龙说:“还是让我去吧,你留下来指挥。

禇夫宽摆摆手:“你孩子刚出生,要照顾。
我孩子终年夜了。
”他有一对双胞胎,9岁。

提到孩子,他想起妻子。
妻子尚在梦中,不知灾害降临。
他拿脱手机,转过身,留下语音:“你老公进去救火了,来日诰日可能见不到了,你要照顾好孩子!”

说罢,他把手机交给刘龙,沉着交代:“我俩进去后,无论发生啥情形,任何人不得进去,必须屈服上级指挥,不许擅自行动!”

墙体被破拆出口子,4人钻进去,直奔储罐。
沿途,泄露管道的啸叫声、火焰四射的喷溅声,撞击着耳膜,也撞击生理极限。

1000立方米储罐旁,便是2000立方米储罐,风险性大,褚夫宽揽了过来,让两名技能员去稍远的3000立方米储罐。
两路人马,各卖力6个罐,每个罐有两个大阀,管道上还有一些小阀。
这些阀常年开启,已有五六年没迁徙改变,每转一圈都很费劲。
开始,他俩戴动手套,不一会儿,手套沾满油污,使不上劲。
褚夫宽一把扯掉手套,徒手捉住阀盘,阀盘有毛刺,磨得双手血淋淋。

1000立方米罐体周围,仍在熊熊燃烧。
火焰炙热,烤得人睁不开眼。
浓烟弥漫呛鼻,令人窒息。
溘然,“轰”的一声巨响,又一辆槽车飞上天,碎片砸着管道,接口泄露,气体“滋滋”作响,瞬间变成喷射状火焰,让民气惊肉跳。
褚夫宽已忘却害怕,只有一个动机:快关阀!

1个,2个,3个……他俩从东到西,一起关闭30多个阀门。
两名技能职员也已关好,跑出去了。
褚夫宽一低头,创造罐底有把关阀工具,对王小鹏说:“手关可能不足紧,咱们再用工具加固!”于是,他俩又从西到东,把所有阀门加固了一遍。

《火场尖兵》:火场弥漫着浓浓的黑烟,压抑得令人室息,消防指战员奋战在烟中,与火魔抗争,誓去世保卫国家和公民的财产。
拍摄者:刘鲁海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对他们来说,这30分钟中的每一秒,都是九去世生平的漫长煎熬。

褚夫宽一瞥,不远处,便是消防泵房,遂对王小鹏说:“你先撤出去,我去启动消防泵。
”转身直奔过去。

到跟前才创造,消防泵、发电机已悉数被毁,一辆爆炸的槽车,乃至飞越百余米,把水罐也砸漏了。

舍命半小时,死活两重天:关阀断料后,火势明显减小,为后续扑救赢得宝贵韶光。

七进火场

2015年12月26日,正值周六,聊城大街熙熙攘攘。
10时半,东昌府区南湖小区浓烟滚滚。
火情便是命令!消防车呼啸而至,梁佃军率队赶到。
他是聊城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辅导员,6次荣立三等功,曾以精良士兵资格,被保送到院校深造。

失落火的是4号楼,共18层,每层5户,浓烟弥漫整栋楼通道,很多居民来不及疏散,正在窗口冒死呼救。
失火现场,浓烟比明火更胆怯,杀伤力更大。

消防队员迅速进入楼道。
很快,一批居民被补救出来,只剩下高层居民。
火借风势愈发肆虐,浓烟像狰狞乌龙,围着楼房翻滚。

特勤中队是尖刀班,专啃硬茬。
梁佃军组织队员,两人一组,每人身背两瓶压缩空气,负重30公斤,从一楼进入,沿楼梯徒步攀登,往上搜救。
爬到10层时,梁佃军创造情形糟糕:弥漫的浓烟下,能见度极低;经浓烟永劫光熏烤,楼梯和过道凝集一层焦油,十分湿滑,纵然穿着防滑鞋,也很难站稳。

楼道上堆满杂物,行走困难。
越往上爬,烟雾越浓,隔几步就看不清楚,队员们打动手电,后面拉着前面的衣服,摸索着上行。

爬到15层,创造一个女孩,六七岁,在浓烟中踉踉跄跄,已经神态不清,眼看就要晕厥。
此时,梁佃军的呼吸器已报警,他急速换上新气瓶,给孩子戴上备用面罩。
受园地限定,消防登高平台只能升到13层。
为确保孩子安全,他决定亲自护送,抱起孩子,沿楼梯往下走。

危急时候,意外发生。
梁佃军一不留神,脚下一滑,失落去重心。
他正左手抱着孩子,条件反射般向右侧倾倒,身子垫在孩子下面,右胳膊重重磕在台阶上,孩子则安全无事。

经这一摔,两人的面具脱落,个中一个破坏。
梁佃军将好面具给孩子戴上,呛人的烟气直冲胸腔,喘不过气。
他屏住呼吸,把孩子转移到13层窗口,攀上窗台,跨进登高平台,护送到地面。

因吸入大量烟气,梁佃军面孔涨红,剧烈咳嗽干呕,右胳膊疼痛钻心,鲜血染红衣袖。
他顾不得歇息,换上新气瓶,乘登高平台返回13层。
在14层,创造一对母子,孩子仅一两岁,被浓烟呛得哇哇大哭,母亲陷于无助。
他接过孩子,护送母子到消防登高平台,再运抵地面。

《泡沫火焰山》:2018年4月16日,同三高速青岛昔日照方向675公里处,一拉满冰箱的半挂车动怒,青岛市消防接济支队奋力接济。
拍摄者:青岛黄岛贾宇

梁佃军还没站稳,一个男子拽着他胳膊,带着哭腔央求:“我老婆孩子还在11楼东户,求你救救他们!”他答应一声,迅速换上新气瓶,三进火场。

这家孩子仅两三岁,但室内密封良好,滚滚浓烟被挡在门外。
这当口,楼道浓烟凶猛,梁佃军镇静不雅观察后,没有盲目带母子逃生,而是用床单封好门窗缝隙,备好湿毛巾,让他俩避到阳台,等待接济。

接着,梁佃军和队友挨户拍门,直到呼吸器亮起红灯。
回到地面后,他连续几次漱口,水都是黑的,人已十分怠倦,被队友强按住安歇。

随着接济行动推进,高层居民大多脱险,转移到楼顶晒台。
但在11、12、13层,还有部分职员被困。
支队长张洋决定组织力量,再次进入。
梁佃军主动请缨:“我对楼内构造熟习,可以缩短接济韶光,我去!”危急关头,正是用人之际,张洋赞许了。
于是,梁佃军四进火场。

梁佃军创造,火势正从10层向上蔓延,急速领几名骨干,携带水带、水枪,突入火场。
在10层管道井,他找到一个着火点,迅速组织息灭。
地面结着厚厚油污,他们几次滑倒,只好背倚走廊,困难扑救。
他提醒队友:“大家还不能放松,要趁热打铁,巩凝结果!”

大火息灭后,部分楼道的浓烟还未消散。
为确保万无一失,梁佃军又连进3次,同队友一道,携带呼吸器和瓶装水,乘登高平台到达13层,背负重物,登上19层平台,送到在此避险的居民手中。
然后,从18层开始,逐层逐户细致搜索。

经由两小时奋战,消防队息灭明火,驱散浓烟,成功营救39人。
群众无一伤亡。

地下170米

“咯噔”,罐笼一震颤,往下坠了一下,罗永的心也随着下坠,“完了!”他在心里说,赶紧捉住笼沿,手心尽是汗。
实在,抓得再紧也白搭。
脚下,竖井深达200多米,若坠落,会摔成肉泥。
幸好,罐笼只是一颤,又稳住了。

罗永是去探险的,或者说,是去救命的。
井下,可能有被困矿工。

2015年12月25日7时56分,平邑县一石膏矿垮塌,多人被埋井下。
各方接济军队云集,临沂市消防支队也火速赶到。
18时10分,接济职员从探测视频中创造,6号矿井有微弱灯光闪现,疑似有生命迹象。
不过,探测器卡在井下,动弹不得,随后失落灵,情形不明。

2020年4月29日22时,芝罘区宫家岛玺萌橘子洲工地发生失火,大火烘烤下,消防指战员在炎火环抱下大胆战斗。
拍摄者:茆太阳

一线活气,一线希望。
眼下,急需履历丰富的消防员,携带侦察、救生、通信、照明器材,深入井下侦察,救助被困职员。

石膏矿在地下,职员高下、设备进出、矿石外运,均靠罐笼。
6号井垂直深度220米,有一主一副两个罐笼。
矿难发生时,因缆绳断裂,主笼坠入井底。
副笼经紧急修复,勉强可用。
但是,一旦发生二次垮塌,将是一条不归路!以是,下井探险者,除了履历丰富,还须有强大生理本色。

“我去!”危急时候,罗永挺身而出。
他是陶然路中队的中队长,21年兵龄,二级警士长。
他深知,自己是支队最老的兵,若要派人下井,非他莫属。

与罗永同行的,还有矿上一名老工程师,姓梅。
两人带上装备,进入罐笼。
接济现场灯火通明,亮如日间,罐笼刚没过地面,就陷入一片阴郁,罗永不由得心一紧。
他参与过多次井下接济,但都是些小井、水窖,这么深的井,且如此险恶,还是第一次。

竖井直径10余米,往下看,深不见底。
罐笼悬空低落,罗永的心也悬在空中。
刚低落10多米,罐笼“咯噔”一下,打起摆子。
井壁没有照明,梅工举起强光灯一照,“啊”了一声。
罗永仔细一瞧,心头又一紧:受垮塌影响,地下岩层涌现断裂,井壁裂痕约两三指宽,有水渗出,悬着很多碎石,时时坠落,有的直落井底,有的砸在罐笼顶,升降轨道已有轻微变形。
罐笼重达数吨,一旦被卡住,罐笼里的人难以生还。

梅工惊魂甫定,问罗永:“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下过井吗?”

“39岁。
”罗永回答,“下过小井,没下过恁大、恁深的。

“哎呀,还这么年轻。
”梅工有点惋惜。

两人相互打气,一人盯住一侧,特殊是盯紧升降轨道,这是他们的生命之轨。
眼下,最担心的,是轨道变形过大,更怕断裂。

大概是轨道变形的缘故,罐笼每行一两米,就会“咯噔”一声、颤一下。
每“咯噔”一声,他俩的心就紧一下。
“咯噔”久了,心就像悬在嗓子眼,一欠妥心,会从嘴里蹦出来。
罗永手握对讲机,几次再三提醒地面“慢点,慢点”。

《守护安然》:2018年12月29日8时33分,青岛李沧区晓翁村落一独居老人在院内利用明火做饭引燃杂物导致失火,青岛消防奋力接济。
作者:孙吉良

低落约半小时,水雾愈来愈浓,举头望上去,井口只有一点白光,井壁裂痕渗出的水开始往下淌。
降至70米时,井口白光彻底消逝了,对讲机杂音变大。
井上指挥员喝令:安静!任何人不得说话!

忽然,头顶传来一串沉闷声:乒乓!乒乓!梅工惊道:“不好,有大石头掉下来了,快往里躲,抓紧点!”两民气怦怦直跳,精神近乎崩溃:石头万一砸中罐笼,轻则砸毁笼顶,重则砸落罐笼,都是灭顶之灾!

声音越来越近,每一秒,都是漫长的胆怯。
当声音到达头顶时,一团脸盆大小的黑影,忽一声,从面前一闪而过——灭顶之灾躲过了!惊吓之余,两人身子发软,险些站立不住。

罗永以为,石头落井底时,会发出很大覆信。
奇怪的是,撞击声渐深渐远,末了竟无声无息。
想了想,他明白了:下面还有150米呢,声音被井壁接管了。

降至120米时,裂痕水量加大,井壁涌现错位,往外突出30厘米,梅工赶紧用榔头敲击罐笼——这是约定的紧急旗子暗记,地面紧急刹车。
受惯性浸染,罐笼一时刹不住,随钢缆高下弹动,两人顿时失落重,赶紧下蹲。

停稳后,两人站起身,仔细不雅观察轨道状况。
还好,轨道变形不大。
梅工说,再往下走走。
罗永通过对讲机,让地面操作连续低落。

“快停,快停!”行至170米时,梅工失落声惊叫,使劲敲着罐笼,罗永忙用对讲机叫停。

罗永拿灯一照,大吃一惊:挨着梅工一侧,下方轨道已经折断。
断口距笼底仅30厘米!如果罐笼滑出断口,极有可能坠落,纵然不坠落,也会被卡住,升不上去!两人的心,又是一阵狂跳。

罗永向地面指挥报告后,两人扯着嗓子,朝井下接连喊话,又用榔头敲罐笼、井壁。
持续几分钟后,侧耳倾听,没有任何反应。
井壁水流哗哗直响,下面传来沉闷水声,“咕咚,咕咚”。
显然,井下积水已很深。

梅工履历丰富,担心120米的错位处,井壁被水浸泡久了,随意马虎坍塌。
罗永不甘心,又朝下面喊话、敲榔头,见仍无覆信,这才向地面指挥报告。

地面指挥急速敕令升井。
上升过程中,裂痕水量明显增大。
到120米处时,罗永关照放慢速率,缓缓滑过关口。

眼看就到地面,两人紧悬的心逐渐放下。
就在这时,罐笼溘然一震,卡住了,仅露出一个小口。
罗永一猫腰,举起梅工双腿,一把将他推出井口。
幸亏梅工履历丰富,让人用保险绳绑住罐笼,指挥大家左拽右拽,终于校正位置,罐笼顺利上升。

听了罗永和梅工的申报请示,接济指挥部决定,在距井口数十米处,另钻一个小口径孔,放下生命探测器。
遗憾的是,井下无回应,未创造生命迹象。

这次矿难,经奋力接济,共有15人获救,个中4人被困36天后获救,创造了奇迹。

命悬一线

2018年8月,两次台风过境,五莲县遭遇强降雨,河水急剧上涨。
19日13时许,狂风暴雨中,老杨驾着他的小面包车,载着妻子,来到涓河边。

老杨五十开外,是许孟镇村落民。
这样的景象,本不适宜出行,但他有急事找岳父。
涓河对岸,便是岳父家。

昔日清澈沉着的涓河,这会儿怒涛奔涌,河水已漫过桥面。
老杨犹豫了一下,决定冒险上桥。
刚到桥中心,一个浪头打来,车子被冲到桥下。
面包车重1.3吨,在年夜水中却像截木头,被裹挟着向下漂移。
光彩的是,距桥400余米的河心处,河床隆起,车子被沙石阻滞。
但只要河水再涨,面包车就会被吞噬。
情形万分危急!

13时22分,五莲县消防大队警铃骤响。
大队长孟祥鹏命令:许孟镇中队、五莲山路中队急速出发!

许孟镇中队到达现场时,代理中队长张刚刚创造,泛滥的河水灌满两旁的泄洪渠,原来40余米的河道,陡然增宽一倍。
面包车倾斜着,大半被淹,老杨夫妻从车窗钻出,身子半在车内、半在车外,惊骇不安。

很快,孟祥鹏也赶到现场,随他同到的,还有五莲山路中队,中队长叫唐润泽。
临时接济指挥部就建在河堤上。
这时,乌云低垂,黑锅般罩在头顶,水位还在上涨。
大家明白,此番接济,必须争分夺秒!

孟祥鹏迅速拟定3个方案:架设接济通道;搭建接济绳索;直接下水营救。

几组队员分头行动:一组队员找到得当位置,准备用救生抛投器架设缆索;一组队员考试测验在安全绳保护下,通过漫水桥搭建接济绳索,开辟接济通道;一组水性较好的队员,考试测验直接涉水营救。

情形紧迫,直接下水救人最为高效,值得冒险一试。
然而,在洪峰急流中,涉水谈何随意马虎!从岸边到河中心,短短40米,成难堪以超出的天堑。

第一次,唐润泽带领消防员王世文,系好安全绳,穿好救生衣,仅仅走出十几米,便被河水冲得失落去平衡。
第二次,唐润泽和张刚刚差错,换一处下水,两人提高20米,仍抵挡不住急流,安全绳被拉得笔直,随时会被冲走,孟祥鹏赶紧叫停。
接连两次接济,全部失落败。

另一起接济职员,由于水势彭湃,单凭人力,无法涉水上桥,行动也告吹。

此时,水位又上升,只剩右侧车体露出河面。
老杨牢牢搂住妻子,望着岸边,神色绝望。

末了的希望,寄托在抛投缆索上。
然而,风骤雨急,抛投器难以利用。
纵然能打过去,对岸无人接应,安全绳也没法固定,怎么办?

《大水中的接济》:2020年8月26日,两名群众被困招远界河漫水桥,烟台支队消防员紧急横渡接济。
拍摄者:康忠峰

韶光一分一秒过去,水位仍在上涨、上涨!在场的人都行动起来,打电话、发信息,把能找的人都找了一遍,终于将村落民召唤到对岸。
机遇终于成熟!孟祥鹏果断敕令:“抛投!”

“嘭”的一声,抛投器发射出缆索,准确落到指定点。
对岸村落民同心协力,将绳索牢牢绑在树上。

湍急的河面上,凌空架起一道缆索。
这哪是普通缆索,分明是生命通道!大家松了一口气,老杨夫妻更是欣喜万分,失落声哭泣。

有了这道缆索,须要一个体力好的人,攀爬过去,给老杨夫妻俩送救生设备。
王世文一拍胸脯:“我水性好、体能强,我上!”支队冬训比武时,他多个项目获第一。
队友在他身上绑紧两套救生衣,腰上固定3根安全绳,一根是保护他的,另两根送给被困者。

1米,2米,3米……王世文手脚并用,在缆索上快速前行。
但是,离岸20米时,缆索负重下垂,贴近水面,王世文身体浸入水中,河水呛进嘴里,睁不开眼,3根安全绳受急流冲击,勒得他喘不过气,速率开始放缓。
岸上队员有劲使不上,急得直跺脚。

风雨飘摇中,王世文奋力露出头,咬着牙,一点点往河心挪,终于到达老杨夫妻身边。
攀爬40米绳索,平时只需几十秒,这次他却用了10多分钟。

王世文本想站在面包车上,考试测验几次,激流湍急,根本不容立脚。
他只好双腿盘紧,左臂挽住缆索,身子吊在缆索上,腾出右手,解开救生衣,辅导夫妻俩穿好,再解下安全绳,辅导他俩扣上。
就在这时,面包车溘然一晃,周边形成巨大漩流,王世文措手不及,左小腿一阵剧痛。

等到老杨夫妻扣好安全绳,王世文已耗尽体力,无力发声,只好朝岸上挥手。
孟祥鹏一见,果断命令拉绳,迅速将他拉回岸。
落地后,王世文无法行走,这才创造,左小腿有道伤口,长达5厘米,险些伤到筋脉,血肉模糊,估计为车子所剐,两只胳膊也都磨脱了皮。

两岸河堤,人越聚越多。
此时,围不雅观者纷纭涌上,喊着号子,帮助消防员拉绳使力。
老杨妻子率先获救,老杨随之成功脱险。

众人瞩目下,这场鏖战将近2个小时,终于成功。
沿岸的群众热烈鼓掌,齐声喝采。

2020年8月6日,受连续降雨影响,聊城市阳谷县多地涌现内涝情形,消防员涉水将一位年近九旬,多年瘫痪在床的老人转移至安全区域。
拍摄者:聊城支队史子斌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