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讨薪人:担心离开工地就再也要不回钱
“我们拿到钱了,感谢大家的关注。”间隔虎年春节不到一个月时,来自四川眉山的建筑施工企业卖力人王富,终于拿到了总承包单位支付的60万元人为,“部下的兄弟们可以安心过年了”。
2021年11月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武断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决策支配,踏实推进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越来越多农人工安“薪”返乡。
对付近2.9亿农人工来说,拿到钱过好年,是最朴素的欲望之一。然而,年终将至,通过国家政务做事平台等渠道供应的线索创造,在建筑工程领域,仍有不少农人工忧“薪”忡忡。有的虽然项目已歇工但还留守工地讨薪,有的辗转多地,希望在春节之前替工友也替自己要回应得的公正公道。
担心离开工地后,再也要不回钱
1月17日,市价四九寒冬。天还没亮,50岁的胡文兴就早早出门了。去讨薪的地方不到一小时车程,老胡内心有些忐忑,担心这一次依然无法要回被拖欠的100多万元人为。
老胡的微信名叫“建筑郎”,做木工近30年,常年带着20多个亲戚朋友“转战”大大小小的工地。2021年3月至12月,他们在河北省定州市某项目打工。眼看春节快到了,人为却还没着落。
“元旦前,包工头说培植单位让再等等,春节前肯定结算。”老胡说,大家还是很担心,于是就和包工头一起到工地找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只说再等等,不敢承诺春节前结算。”胡文兴说,1月上旬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响了问题,但几经波折,至今没有一个准信,大家只能干焦急。
公开资料显示,胡文兴所在的项目由保定德发房地产开拓有限公司开拓,承建方为河北保定城乡培植集团有限任务公司、易县华硕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张成和七八个工友从2020年5月至2021年8月也在该项目做钢筋工,“目前被拖欠17万元”。
据他透露,从去年8月起,就有工友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响被拖欠人为,大家见地比较大,“拖欠的不仅仅是2021年的,还有很多是2020年的”。
比较胡文兴、张成等人,远在吉林四平的王军运气好一些,只管讨薪过程同样弯曲。
进入尾月,四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所在项目早在2021年9月就歇工了,但为了讨薪,来自江苏省南通市的王军和其他7名工友选择住在工地活动板房里,没有暖气,全靠“小太阳”和厚厚的大棉服撑着。
“我们前年3月进场开工,前4个月每月收到3000元的生活费,之后就没了。”王军细数得手的钱,干了将近两年的活,一共才拿到19423元工钱,还差81376元。
去年春节,王军由于疫情没有回老家。今年,大家都盼着早点回去与家人团圆,但又担心离开工地后再也要不回工钱,只能选择暂时待在东北。
“劳务公司的人总说再等两天。”王军说,一等便是好几月。2021年12月2日,他们到四平市劳动监察大队反响欠薪问题,先后提交了劳动条约、人为登记表等材料。此后一个多月,他们多次去劳动监察大队打听进展。
经由当地有关部门折衷,1月14日,王军和工友终于足额拿到了被拖欠的人为。
干的越多拖的越多,还可能被“套”
“为了保障项目进度和质量,施工方常日不会拖欠农人工人为。”山东某建筑施工企业卖力人杨扬说,工程造价款支付不及时、不敷额,是企业难以及时、足额支付农人工人为的紧张缘故原由。
杨扬举例说,他的公司2020年中标两个房地产培植项目,条约暂定金额近6亿元。施工条约约定的付款条件为:“自开工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付至签约条约价的40%;自开工之日起二十四个月内,付至签约条约价的70%……”目前,两个项目施工产值超过3.4亿元,按约定发包单位应支付约2.4亿元,但实际仅支付了1.3亿元,公司垫资超过2.1亿元。
“过去一年原材料大涨,银行贷款又难,我们垫了这么多钱,压力非常大。”杨扬说。
江西一施工企业驻宁夏项目办卖力人周敏也表示,在疫情和房地产政策多重影响下,企业资金周转本身就很困难,如果投标时无法判断培植方资金是否充足,就存在被“套”的风险。
“我们投标时,只能根据培植方公示的资金来源判断是否充足,比如财政拨款等,但无法核实真伪。只要项目开工,职员进场,就会产生人工用度,如果这个时候培植方缺少资金,我们施工企业日子就会很难过。”周敏说。
事实上,建筑领域不少项目存在低价条约、超量实行的情形,总承包单位按低价条约支付,导致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影响正常支付农人工人为。
王富所在企业,常年在建项目差不多有四五个,目前被拖欠的工程款超过1000万元,只能靠自有资金坚持运转,由于干的多被拖欠的就多,以是也不敢多承揽项目。
一旦告到法院,业务也就没了
在河南郑州一项目做墙面抹灰的曹林,和同一工地上的28名老乡,累计被拖欠人为44.3万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响后,从培植单位要回了8万元。
“一位事情职员建议我们去法院起诉。农人工出来挣钱,哪有钱请状师?”曹林说。
2013年11月,来自四川泸州的黄晓东承包了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西席住宅小区的部分劳务工程。
据理解,该项目由贵州金圣智博房地产开拓有限公司开拓,贵州六盘水市市政工程公司承建。
项目在2016年1月进行了却算。黄晓东供应的结算清单显示,六盘水市市政工程公司应支付他劳务费总计547万余元。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教诲局2016年1月15日出具的信访问题的回答称,投资方拟于当月尾前筹资300万元至400万元,用于办理该项目的工人人为。那次,黄晓东收到了90万元。
2016年4月,黄晓东将六盘水市市政工程公司告上法院。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公民法院审理认定,六盘水市市政工程公司拖欠黄晓东劳务费4578561.1元。2019年,安顺市中级公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二审后坚持原判。
但到目前为止,黄晓东仅收到小部分款项。为了讨要这笔劳务费,近年来,他在四川和贵州之间多次奔忙,仅分两次拿到共42万元,仍有415万余元未要回。“年年讨薪,既无助又无奈。”他说。
“一共有200多名工人参与了该项目的培植,工人每年都找我要人为,我借遍了亲戚朋友,加上银行贷款,一共凑了60多万元,但只是杯水车薪。”黄晓东说,有的工人由于拿不到人为,乃至对他有过激行为。
已经顺利拿到60万元人为的王富透露,他们在成都还有一笔50万元的项目款被拖欠了3年,正在走法律程序。他坦言,施工企业普遍都是中小企业,为了能够与大企业长期互助,不到万不得已,就不会撕破脸去上诉,“一旦撕破脸告到法院,往后这家企业的业务也就接不到了”。
制度不断完善,多重成分导致落实不力
近年来,随着《保障农人工人为支付条例》《工程培植领域农人工人为专用账户管理履行细则》《工程培植领域农人工人为担保金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干系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但多位受访人士反响,干系制度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发挥浸染,尤其在农人工人为专用账户、审计、如约包管等方面,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虽然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开设了农人工人为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该工程培植项目农人工人为,但什么时候拨付资金、拨付多少全由其说了算,银行、施工单位都管不了,也不愿多惹事。”上海某建筑企业卖力人李泽说。
为了稳步有序推动建筑业企业工程项目复工复产,住房和城乡培植部曾于2020年初发布干系关照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关照提出:“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不得以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依据,培植单位不得以未完成决算审计为由,谢绝或拖延办理工程结算和工程款支付。”
李泽坦言,上述关照在实际实行中并未完备到位。不少重点项目在年前落成,却一定要等第二年后半年审计出来,才支付工程款。
吉林某施工企业卖力人戴明明反响,发包单位未履行如约包管,是工程款被拖欠的缘故原由之一。《住房和城乡培植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根本举动步伐工程实施工程包管制度的辅导见地》明确,招标人哀求中标人供应如约包管的,应该同时向中标人供应工程款支付包管。
“施工企业的如约包管早就实现了,但发包方处于强势地位,有时并未供应工程款支付包管。”戴明明说,不能片面强调施工企业的如约,而不强调甲方如约,希望尽早推动培植单位履行如约保函。
讨薪不止一条路,声援不止一群人
在江西省南昌市总工会职工做事中央,公益状师王惠险些每天都要处理农人工讨薪案件。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为农人工追回了数千万元欠薪。
只管履历丰富,但这位公益状师也有无力的时候。有些农人工找到她,说自己被拖欠多少人为,但手上没有证据,乃至连工地出入证都没有。还有的农人工只管手上有欠条,但打欠条的人没有注明身份证号,也影响状师声援。
农人工讨薪时口说无“凭”,或举证苍白,也是造成劳动监察部门追讨难的紧张缘故原由之一。基层办案职员坦言,反响诉求时每每只有一张欠条、一个电话号码,加大了办案难度。
除了农人工自身增加法律意识,受访业内人士还给出了如下建议。
——签署正规劳动条约。周敏说,部分用人单位为了规避社保等用工本钱,会避签劳动条约。与此同时,一些年纪偏大的农人工,文化水平较低,不识字或看不懂劳动条约,怕上当受骗而不愿签订劳动条约。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劳动保障监察司法局办案职员杨旭东建议,督匆匆劳动者签订劳动条约,增强及时止损的意识。只要第一个月不按时发人为,就要第一韶光寻求诉讼或投诉等渠道,不要放任欠薪征象从小变大。
——用人单位担保资金充足再开工,依法依规进行用工管理。周敏表示,施工总承包单位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存储人为担保金,专项用于支付为所承包工程供应劳动的农人工被拖欠的人为,该当加强对培植单位的资金监管。
——主管部门履行好监管任务,守土有责、守土卖力、守土尽责。干系条例明确规定,住房城乡培植、交通运输、水利等干系工程培植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履行行业监管任务,督办因违法发包、转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人工人为案件。
部分基层办案职员表示,有些行业主管部门依然监管缺位,办案中仍能创造违法分包、转包征象,而这些劳动监察部门前期无法参与监管,只能后期整顿“烂摊子”。建议行业主管部门严格准入或审批标准,禁止培植或施工单位进行主营业务转包,掩护建筑市场秩序。
王惠常常提及一个讨薪案例:两年前,一名揣着欠条的农人工,途经南昌市总工会职工做事中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她的办公室寻求帮助。
“他和其余两位工友一共被拖欠了3万多元,而且证据充分。”王惠回顾说,帮他们讨薪时创造,同一工地还有三四百位农人工被欠薪,于是她向工会申报请示,工会又联合劳动监察部门和媒体机构,共同帮助这三四百人拿到了人为。
在这位公益状师看来,农人工讨薪不止一条路,声援也不止一群人。劳动监察部门、法律声援中央、各级工会组织、媒体机构该当形成协力,共同帮助农人工纾困。
(应受访者哀求,部分采访工具为化名 黄海波、刘玉龙 参与采写:谢建雯、郑明鸿、林强)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