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桲椤树社区就地城镇化带动穷苦群众增收致富
在桲椤树社区引进的承德兴泰汽车线束制造有限公司,村落民在生产产品。 河北日报 尉迟国利摄
山顶桲椤树战斗遗址公园吸引游客前来瞻仰,山坡千亩富硒果园硕果累累,山脚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河边平地上一排排新民居整洁划一,这座当代化小城镇便是平泉市桲椤树社区。
近年来,通过新型屯子社区、当代家当园区、村落庄生态功能区同步培植,桲椤树社区原来分布在33个自然村落中的11829名村落民,实现了城镇化集中居住、家当化园区集中就业,走出了一条屯子就地城镇化发展之路。
启动新民居工程,让村落民搬出大山住上楼房
中午12时,放工的铃声响起,杨金凤骑上摩托车往家赶,给上小学的儿子做午饭。
从厂子到金兴嘉园的家,不过几分钟路程。133.5平方米的屋内,装修不算豪华但却大方,鲜花、绿植霸占阳台大部分空间。
杨金凤一边做饭,一边说着迁居故事。
杨金凤家原住在毛家沟村落。那是个山沟沟,地皮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出行、就医、上学难问题十分突出。
“一进桲椤树沟,一天三顿喝稀粥。”这句昔日顺口溜是沟内百姓贫乏日子最真实的写照。
如何帮穷苦群众脱贫致富?经由深入调研摸底,2009年,桲椤树社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中央村落培植。
“靠着易地扶贫迁居政策,我们只掏了不到2万块钱,就住进了楼房。”2017年,杨金凤一家脱掉泥鞋换拖鞋,住上了楼房。
通过三期工程培植,桲椤树社区的人口已达2730户、近1.2万人,成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屯子社区。
更让杨金凤高兴的是,社区还为她们谋划好了营生——进厂当工人。
“迁居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社区党委布告金旭东说,从筹建新民居之初,社区就在思考如何让村落民特殊是穷苦群众搬得出、住得稳、有事情、能致富。
为此,社区根据区位和资源状况,聘请河北工业大学和承德方案设计院方案了根本举动步伐和家当发展布局。承德兴泰汽车线束制造有限公司,便是社区引入的企业之一。如今,200多姐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既能照顾一家老小,也不延误挣钱。”杨金凤说。
社区统一配套了水、电、路、讯、暖、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等根本举动步伐,以及投止制学校、幼儿园、敬老院、足球场、公园绿地等公共做事举动步伐。
“现在,我们这儿孩子有歌声、年轻人有创业基地、老年人有笑脸。”杨金凤感慨地说,“有车有楼有文化,屯子不比城里差。”
两区一起建,家当围着新村落转
10月中旬,田里的粮食虽已颗粒归仓,可58岁的侯忠却没有歇脚,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已经红了。
掀起草帘子,一片绿意盎然、一米多高的西红柿秧上,红彤彤的西红柿如同一串串红灯笼挂满枝蔓。
“看这环境,今年收入肯定比去年高。”今年,已是侯忠经营大棚的第3个年头。
2017年,侯忠享受易地扶贫迁居政策,搬到了社区。住新家、购置家具,这让原来穷苦的侯忠花销不小,可他还是在搬新家后就和社区签了大棚租赁协议。
哪来的胆量一下租了两个大棚?
“农技知识统一培训,农资产品统一供应,产出的黄瓜由互助社统一发卖,我只管栽种就行。”侯忠说,交完4400元租金,一个黄瓜季就赚了4万多元。
“园区社区一起建,家当围着新村落转”。为帮助侯忠这样的穷苦户稳定脱贫、致富,社区成立了地皮股份互助社。目前全社区已流转地皮3200多亩,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面积500亩无公害蔬菜家当园区和高标准食用菌家当园区。通过务工就业、扶贫专岗、资产收益分配等办法,为全社区349户穷苦户建起了致大族当。
发展富硒林果,绿了家园富了百姓
“二姐,给我来箱苹果。”今年国庆假期,王凤华的订单不断,收成满满:“光采摘就卖了近万斤苹果,收入5万来块钱。”
王凤华是位80后。8年前,她结束在北京的打工生活,回村落创业。
桲椤树川沟狭长,一侧临水三面环山,山场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培植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桲椤树社区要在大山上做文章。
“既要生态,又要生财,我们把目光瞄准了经济果树林。”金旭东说。
社区将地皮从农人手中流转出来,按照统一方案发展果园林的目标,栽种了苹果、蜜桃、板栗等品种。果园林建好后,社区再将果园林划分成多少单元承包给社区居民管理。
头三年,流转用度由社区承担;社区卖力组织技能培训……一系列政策扶持,让王凤华一家下定决心承包果园。
如今,王凤华家承包的55亩果园已进入盛果期,年产1.5万多公斤。
年轻人脑筋活,思路广。因在家行二,人又豪迈,村落里人和网友都亲切称呼王凤华为二姐。她顺势注册了“二姐家庭农场”,通过微信、平台发卖,把苹果和蔬菜卖到了京津地区。
现在,王凤华不仅圆了儿时的梦想,还把在外做生意的老公也喊回了村落里,齐心专心一意发展农业。
“屯子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金旭东说,社区为他们搭树立异创业平台,现在回村落谋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目前,社区经济果树林已打破2200亩,个中仅富硒苹果栽种就达1500亩,有一半果树进入盛果期,一年仅果品收入就达千万元以上,已成为社区的第二大支柱家当。
“经济果树林家当园不仅绿化了荒山荒坡,成了山区的生态樊篱,还成了老百姓的‘绿色银行’,经济效益是传统栽种业的10倍以上。”金旭东指着漫山遍野的果树说,“山脚大棚覆盖,山中果树缠腰,山顶休闲不雅观光”的标准化家当园区已逐步建成。 (河北日报 尉迟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