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北方保存下来的祠堂数量都不算多。因此,张姓虽然是大姓,但在胶东地区的“张氏宗祠”却不算多见。以笔者仅见,莱阳有之,莱西有之,即墨有之,荣成有之,文登有之,其他地方暂时没有太详细的理解。
前段韶光听一位招远的朋友说:在招北张星镇一个村落落,有张氏宗祠。我们听闻之后,有次去招远的时候,就导航去了一趟。下面这组图片,就带大家参不雅观一下招远这个村落的张氏宗祠。
这个村落落的名字叫做“宅科”。张星位于招远之北,而宅科村落又位于张星之北。从舆图上看,它地处招、黄交界的山区,从张星镇驻地到这里,须要沿着到黄县芦头的山间公路行驶。等快到交界线的时候,在路边就能看到宅科的村落名石碑。
根据石碑后面的村落志记载,宅科行政村落详细包括两个村落,一个是苗姓人建立的苗家,一个是张姓人建立的宅科。志载:“明洪武二年,张姓从四川南柳树村落迁徙至(招远县)井眼店西居住,天启年间遭大水,又迁至苗家村落西定居,因村落落被群山环抱,形如宅院,又取‘安宅登科’之意,故取名宅科。”
宅科村落的张氏宗祠位于村落落的西边。进村落之后沿着河一贯向西走,在河的北岸,就会看到一座传统的院落。跨桥过河之后,来到院落门口,创造上面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张氏宗祠”四个大字。
这座宗祠规模不太大,建筑方面也是中规中矩,石基、青砖、小瓦。宗祠的建筑年代没有打听到详细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座宗祠之外,在其阁下不远处,还有一座构造与之类似的院落。上面虽然没有悬挂祠堂的牌匾,但听当地人说也是一座老辈的祠堂,只不过后来一度用作大队办公的场所,门上可见“民兵、青年之家”的字样。
听村落民先容,两座祠堂之间,是总祠与支祠的关系。即一座是全村落张姓共同祭拜之宗祠,还有一座是分支自己建的祠堂,敬拜范围相对小一些。
相对来说,现在没有挂“宗祠”牌子的那座祠堂,建筑工艺更精美一些。大门上方和两侧的木雕、砖雕都竹苞松茂,让人感叹老一辈工匠的手艺。
宅科村落,是一个很古朴的村落。除了这两座老辈的祠堂之外,村落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建筑,很值得一看。这个村落落的位置虽然相对偏了一些,但此行还是收成很大。对传统建筑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不妨也来参不雅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