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春节前后,持续不断的大雪使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称多、曲麻莱三县被冰雪覆盖,部分村落庄积雪厚度靠近半米。
面对大雪灾,青海各级干部群众奋起抗灾,抢通“生命线”,调运“救命草”,干部冲在一线,群众联络自救。截至目前,抗灾救灾事情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次雪灾较过去同等磨难减损90%以上。
风雪寒冷中,他们奋力前行
2月10日,是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落牧民藏吉才仁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被大雪围困近半个月,骨折后传染严重的他终于获救了……
藏吉才仁今年30岁,身体一向健壮。年前的一次意外导致双腿骨折,他只能在放牧点临时休养,等待景象放晴后去医院救治。随着家里的药品用完,取暖和的干牛粪垛逐渐变小,路上的积雪却越来越厚。年迈的母亲无法将他送出村落落,常常站在房前的高地上翘首望向远方,期盼能找到接济职员。
藏吉才仁的情形被入户调查的村落干部传到了乡上,风雪停息的间隙,干部、村落医、民兵等组成接济队直奔他家中。10日一大早,藏吉才仁在12个人的脊背上接力行进15个小时才到达州里卫生院,重伤的腿终于保住了。“不到40公里的路,他们背着我跌跌撞撞,现在躺在医院里想到他们当时神色红紫,嘴唇发青,胡子头发上都是冰,眼泪就止不住。”藏吉才仁说。
杂多是这次雪灾受灾最严重的县。两天前,驱车前往扎青乡,沿途只见天地混沌一片,大风卷起雪花扑向车窗,能见度极低。偶遇个别觅食的马匹,都被主人盖上了被子,被称为“雪域之舟”的牦牛背上,玄色的皮毛结出一缕缕冰条。
海拔4750米的查乃拉卡山垭口,青海路畅养护公司湟源总段的驾驶员李海龙开着装载机铲雪已经16天,厚重的防寒衣帽难抵寒风的无孔不入,他露出的两只眼睛一直堕泪。饿了干吃方便面,渴了喝几口裹在衣服里的矿泉水。他说,必须争分夺秒,只有道路通了,草饲料和一些救灾物资才能到达灾区。
机压人铲,一步步前行,海拔近5000米的扎青乡地青村落,村落党支部副布告永成带着30多人铲雪,道路两侧的雪墙已有一人多高。“风雪景象一贯在持续,几小时前清理出的路面不久又被积雪挡住,与风雪的较劲一刻也不能停。”永成说。
“马背干部”筑起牧民“心”家园
“千里冰封”带来寒冷和饥饿,但在抗击风雪中来自多方的声援、基层党员干部的有力扶助温暖了受灾群众的心。
海拔4500米以上的称多县扎多镇,由于牧民居住分散,山大谷深,道路艰险,铲雪车和物资运输车无法进入,救灾物资一时难以送到牧民手中。万分发急中,2月8日,镇党委布告扎西求德和12名村落镇干部装好糌粑、方便面,把棉被、毛毯等救灾物资捆上马背,向着茫茫雪原进发。
治多村落海拔靠近5000米,最远的牧户家间隔县城近160公里。清晨,又一场风雪从天而降,气温低落到零下30多摄氏度,马队被围困在漫天风雪中。领头马溘然一打滑陷入雪坑,后面的马也受了惊,好几个干部摔下马背。“幸好雪地里没摔伤,我们只好将几匹马的缰绳拴在一起,人拽着马,马贴着人连续提高。”扎西求德说。
天色全黑才到最远的一户牧民才吉家中,这位藏族老阿妈满含热泪为干部们拍打身上的雪花,说:“这么大雪,你们还能想着来看我。来了好,你们来了,我就不怕了。”
据悉,到2月12日,称多县境内涌现了5次大雪景象,累计降水19.4毫米,达到中度雪灾。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全县境内积雪面积达到1.25万平方公里,面积比例达到86%。
采访中,干部们提及路上的艰险,没有生动的描述,大略的措辞无法表达繁芜的思想,但可以肯定的是,雪中垂垂前行的马队,会令受灾牧民久久难忘。
高效调度,有力应对,大雪并不即是大灾。发生灾情后,青海省委省政府紧急支配,为玉树州发放救灾粮480.3吨、各种物资9680件,累计调运饲草料2.29万吨,完成转场畜生7.2万余头(只)。
看着棚圈中小羊安静地嚼食干草,称多县净水河镇尕青村落牧民江才仁放心地回到家中。他说,村落里的互助社共有牛羊1500多头(只),雪太厚,长乳牙的小牛犊和体弱的母羊难上山,但光彩的是道路打通快,干饲料运得及时,丢失不严重。
交通路政事情职员战胜极寒缺氧、体力超支带来的各类不适,拼搏在抗雪保通一线。铲雪里程超过2000公里,除雪量逾250万立方米,大部分主干道和县村落庄公路已复通,重灾区个别通村落公路正在抢通。120余名医务职员组成的17个医疗队正在巡诊路上,并已发放26万余元的各种药品。
通报暖流 共护江源生态
对付草原牧民来说,草场是最宝贵的财产。称多县净水河镇文措村落受灾较轻。连日来,眼看相邻的扎哈、扎麻等村落的草场被大雪覆盖,文措村落党支部布告白尕调集31名党员开会,达成了将本村落30万亩草场借给邻村落的决定。
“也有村落民舍不得,但有了困难相互帮助是草原上的传统,更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的任务和担当。”白尕说。
守望相助,雪灾中每一个生命都通报温暖的力量。
前几日,陪伴家人几年的牦牛不耐寒冷饥饿没了呼吸,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落的藏族妇女保泽伤心不已。牦牛的尸体来不及掩埋,身为生态管护员的丈夫白玛已经在附近的山里巡逻了好几趟,还抱回一只困在雪地里的小藏原羚。
“我们一起喂食照料,也从日渐强壮起来的小藏原羚身上得到了安慰。”白玛说,牛羊去世了明年再买,但珍稀野生动物是三江源的精灵,失落去一只都会影响全体种群规复。
杂多县有“澜沧江源头第一县”的美誉,目前已被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这里是白唇鹿、岩羊、雪豹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一个月来,近80名像白玛一样的生态管护员参与到野生动物接济中,在雪灾中通报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之道。
一起前行,雪山脚下,野牦牛和野生白唇鹿在饲料投放点觅食的情景时时涌现。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先容,雪灾后,省政府已拨付30万元野生动物保护专款,扎青乡公路沿线设置17处饲料投喂点,总间隔超过40公里,每天担保5吨旁边的饲草料投运。
玉树州委布告吴德军说,行动迅速、救灾及时,未发生重大职员伤亡和重大动物疫情。抗灾救灾事情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情可控。
白玛家院落里插着几枝赤色的塑料花,在皑皑白雪中娇艳而夺目。他说,即便高原寒冷,冬季长达半年,但总有春暖花开,三江源头的每一个生命,都心向太阳,愿望丰年。
“再过几个月,我将领着牛羊,返回水草丰美的夏季牧场。”白玛说。(:江时强、陈凯、王大千、李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