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籍,可能很多人的觉得都是“听说过,没见过”。实在,相称部分古籍已经整理出版了,比如四大名著和二十四史之类,看上去彷佛并不“古”,但古籍远不止这些,古籍的事儿也远不止那些。最揪心的一件事儿是,全国现存古籍和民国线装书5000多万册件。个中1000多万册件亟待抢救性修复,而古籍修复的人才和资金都告匮乏。这个问题不办理,有些古籍很可能永久都不能传世了。
事关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绝对不能留下这样的遗憾。今年6月,字节跳动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初期启动资金公民币1000万元,将定向帮助中华宝贵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顺便提一下,古籍数字化速率同样堪忧,目前仅7.4万部古籍可供线上阅读,急迫程度也是“在线等”级别。想到去做这种利在千秋的事情,解释字节跳动做公益的思路很活也很广,对企业社会任务的理解很深也很透。
古籍修复便是为古籍续命,让众人还能看到它们的样子,但古籍不能仅当个物件看,更主要的是作为经典读,通达其内容,领略其思想。当然,古籍与今人隔着数百上千年,读懂不无难度,也正因如此,太多人对古籍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为什么当年易中天讲三国能火?便是由于他用自己的办法把《三国志》这本古籍“复活”了,搬掉了横亘在古籍和今人之间的门槛。《文籍里的中国》则用情景重现的办法把像《尚书》这样难懂到“上头”的文籍生活化,让感兴趣的人们从此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学习。
这便是古籍活化的魅力。古是个韶光观点,只要把韶光差去掉,就能古为今用。若何去掉韶光差?翻译是基本手段,但翻译办理的是能够接管的问题,未必是乐于接管的问题。现在是视频时期,喜好阅读的人对此可能不免大摇其头,但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刷视频一样可以学习,并且是一种比较轻松有趣的学习。从参加“探求古籍守护人”活动的九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抖音达人来看,如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央副主任张志清,古籍修复专家杜伟生,漫画家蔡志忠,学者周国平及抖音美食创作者李子柒等,他们无疑在各自领域都有专业度和影响力,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作为“古籍宣推官”,让大家见证古籍若何在他们手上“复活”。
比如《红楼梦》很多人都熟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读法,正如鲁迅师长西席所说:“就因读者的眼力而有各类,经学家瞥见《易》,道学家瞥见淫,才子瞥见缠绵,革命家瞥见排满,流言家瞥见宫闹秘事……”有一位名为“红楼宴”的抖音播主,从《红楼梦》中瞥见的却是吃货。国宴名厨郝振江将博识的厨艺与古籍《红楼梦》相结合,制作出了一系列以红楼菜为主题的短视频,在95后年轻人中引起了争相低廉甜头红楼菜、阅读《红楼梦》的狂潮。这可真是,读着读着就饿了,与《舌尖上的中国》看着看着就饿了有一拼。
如果说《红楼梦》已经非常大众化,《山海经》则正走在大众化的路上,但《山海经》远比《红楼梦》难懂。近年来除了影视的演绎,还有一位抖音号叫作“舍溪”的90后插画师,从《山海经》中得到灵感,以奇幻的画风和独特的理解创作了大量“神仙狐鬼”,让人颇感“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乔羽歌词)。百闻不如一见,在图画面前,笔墨总是显得抽象。不知道有没有服装设计师看上“红楼装”,如果也像“红楼宴”那样做出来给大家看看,粉丝们就吃穿都不愁了。
《红楼梦》也好,《山海经》也罢,这类文籍的“复活”更大意义上是在人们心中的复活,或者说是精神复活,而古籍修复则是在纸上的复活,或者说是物质复活,虽然耗费不少人力物力,操作起来可能也很呆板,却大有必要,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记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度让人颇为好奇,如果再来一部《我在国图修古籍》,相信也会有大把人追着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人杜伟生的徒弟廉成春,在抖音上开有账号,展示古籍的修复过程,看着挺有造诣感的。古籍“年夜夫”,也一样能妙手回春。想到古籍九去世生平只为来见你,你是不是也该对古籍心存一份保重呢?
保重古籍不止是刷刷视频,也须要你更深入的参与。“古籍守护人”并不限于那九位人士,而是面向统统创作者,只要在字节跳动旗下平台发布古籍干系内容(遍及知识,演绎内容),并添加#探求古籍守护人#话题即可参加活动,内容优质者将得到扶持。
事实上,抖音已成传播古籍内容的主要平台。截至2021年4月,抖音平台与四大名著、二十四史、四书五经干系的视频播放量超过600亿次,个中“人气古籍TOP3”是《西游记》《山海经》《三国志》,涵盖说书、漫画、影视、演绎、好书推举、美食、音乐等多种内容文体。只要你有兴趣有想法有作品,就同样可以成为一名“古籍守护人”。(田归吾)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