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重庆市慈善总会召开重庆市2024年“慈善+渝快保”项目扩大试点启动会议。
根据会议支配,明年起我市“慈善+渝快保”项目试点范围将扩大至17个区县。

“慈善+渝快保”项目是将保险机制引入慈善帮扶,通过市慈善总会与安诚财产保险株式会社建立“慈善+渝快保”社会救助平台,由各区县慈善会志愿参加,为困难群众购买“重庆渝快保”险种,供应医疗救助保障,参保群众普遍受益。

2025年慈善渝快保项目在全市周全铺开  第1张

“慈善+渝快保”项目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充分表示慈善帮扶“予鱼不如予渔”的创新性。
“慈善+渝快保”不同于以往的直接现金实物救助,而是通过购买保险来办理困难群众急需办理而又不便办理的问题。
二是覆盖群体具有广泛性。
项目参保人群不限年事、不限户籍、不限职业、不限康健状况等投保条件,只要具有重庆医保,无需体检,带病可保。
比如困难患者都可纳入该项目保障范围,自己不用缴纳一分钱。
履行方案虽然提出了三类重点投保工具,但各区县慈善会可根据实际情形自主确定。
三是保费资金具有公益性。
“慈善+渝快保”为群众购买“重庆渝快保”险种,比如每人投保费69元,群众自己不出一分钱。
保费资金来源紧张为各区县筹集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市慈善总会召募专项资金作为配套资金。
为支持区县慈善会,市慈善总会将捐赠帮助保费的10%,这样保费就显著低于一样平常购买渝快保的保费额。

“慈善+渝快保”项目于2022年—2023年在个别区县试点,2024年扩大到17个区县再试点,2025年在全市全面铺开。

据悉,2023年在潼南区开展“慈善+渝快保”试点中,一个保障户生病住院后在医保报销了6.91万元,通过“渝快保”得到了理赔2.07万元。
“慈善+渝快保”的补充保障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这个案例充分解释在面对重大疾病时,“渝快保”能够为个人供应补充医疗保障和经济支持,已成为医保之后的第二重保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广泛赞誉。

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表示,履行“慈善+渝快保”项目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减轻困难患者的经济包袱,筑牢困难群众因病返贫致贫防线;也有利于借助保险公司的专业特长,放大慈善资金的利用效益,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提高慈善资金对困难群众的覆盖面;还有利于畅通帮扶困难群众的浸染,使慈善帮扶更加精准,确保群众应保尽保。

市民政局局长丁中平表示,市慈善总会联合安诚保险公司,在潼南区试点的根本上,组织17个区县慈善会扩大试点“慈善+渝快保”项目,利用慈善力量支持特困人群、低保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3类困难群众为重点参保工具,免费参加“渝快保”,对在享受政府保障后仍有困难的大病患者给予帮扶,对推进全市民政兜底保障事情、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浸染、强化协同增效有重大意义。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