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宋词一姐李清照曾写过一首《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在词的引言言里她写道:“众人作梅词,下笔便俗”,然而她自己这首词虽写得绝美,也没有落入以梅写坚韧意志的俗套,但却并不比古人作品惊艳多少。
由此可见,要写出一篇好的咏梅作,是极磨练才力的。

名家年夜师做不到的事,小墨客未必就不能造诣。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北魏墨客陆凯的咏梅之作,诗名《赠范晔诗》,陆凯平生只有这一首诗存世,全诗无一梅字却写出了史上最美的梅,短短20字令人拍桌赞叹,末了还成了一个词牌名。

最小气的一次送礼成就一首绝美之作短短20字令人拍桌赞叹  第1张

《赠范晔诗》

北魏.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提及来这首诗还颇故意思,陆凯是北魏将门,而诗题中的范晔是南朝有名的文学家,当时南北朝敌对,却未能影响二人的友情。
一日墨客陆凯率军也征经由梅岭时,折下了一枝梅花放于封信中,还写下了这首诗。
这大概是史上最“小气”的一次送礼了,却造诣了一首如此绝美之作,让我们来品一品。

诗的一、二句“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意思是我遇见要北去的驿使,就赶紧在路边折了一枝梅花,让他把这枝梅带给陇山的朋侪。
这两句初读时平平,但却藏着墨客的一片深情。
遇见驿使是有时,但一听对方是要北去,他便立马想起了好友。
此时手边无东西可赠,于是路边的一枝梅就成了这段友情的见证。
从这两句也可见,这首诗也是作者当场挥笔所写,估计当时他自己也想不到,这28个字竟会成为其青史留名之作。

诗的三、四两句是阐明为什么要送一枝梅给对方。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并非江南真的没有什么好送的,而是此时墨客自己没有比梅花更恰当的礼物了。
梅花象征着高尚的品质,而春梅更是春将至的讯号,一枝春梅送给对方,便是将江南的春色一齐寄出。
朋侪拿着这枝梅,遥想着江熏风光,岂烦懑哉!

末了5个字是流传千年的名句,墨客全篇不提“梅”字,末了仅用“一枝春”替借。
梅成了春的青鸟使,这样的比喻不落俗套,别具一格。
后来“一枝春”不但成为了梅花的代名词,被广泛用于古诗词中,也成为了一个词牌名,流传了千年。

陆凯平生只有这一首诗存世,从写诗的手腕来看,完备是信手拈来,一挥而就。
全诗无生平僻字,明如口语,却纸短情长,朴拙的友情令人动容,也让人见识到古诗词之美。
这首诗大家以为如何?欢迎谈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