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思

五年前,卢思浩结束了澳洲的留学之旅,作为告别的纪念,卢思浩记录下墨尔本留学时发生的故事,完成文集《离开前请叫醒我》。
这些身边发生的小故事,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卢思浩离开前请叫醒我关于离去相遇和青春 休闲娱乐

在这位年轻的写作者眼中,过往的经历与影象是人生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是记录,也是分享,他希望给更多的人带来生活的底气,陪迷茫的人们走上一段路,使他们学会珍惜,在失落意的时候还能够内心平和,走出黑夜。

五年后,《离开前请叫醒我》再度修订重版,依然是讲述关于离去、相遇和青春的故事。
10月8日,卢思浩携新书与读者粉丝见面,谈起这次修订背后的故事和感悟。

卢思浩与现场读者合影

离去,是当代人的常态

比较于市情上常见的励志鸡汤故事,卢思浩的写作被读者认为是温暖的。
对此,卢思浩表示,他经历的离去比同龄人要多一些,又有独自一人长期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总是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愈是孤独,愈能敏感地捕捉到朴拙的情绪。

《离开前请叫醒我》出版五年后,借着重版的机会,卢思浩又一次回顾了墨尔本生活的点点滴滴。
或许大多数人都没有那样长情与怀旧,曾经的好友逐渐少了联系,各自的生活圈子不再有交集。
大家考虑的是孩子上学,群里面是其他爸爸妈妈
也有朋友认为“往事不堪回顾”,不愿再度公开与前女友之间发生的故事,担心影响到现在美满的婚姻生活。
曾经的好友生疏的生疏,告别的告别。
他渴望与故人重温书中往事,却创造和一半的主角已经失落去了联系。

“离去在这个时期成了一种常态。
”卢思浩说,这一代人有更多元的发展机会,不同人的不同选择一定伴随着离开熟习的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这是当代年轻人所付出的代价。
他以前不知道选择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离开意味着什么,如今开始有了体悟。
只管老家苏州张家港,离上海只有30分钟高铁的路程,然而他直至今日,来到上海还是少不了隔离感。

“离开前请叫醒我,原则上是一种接管;接管离开,否则叫醒这一行为就变得毫无意义。
”告别的苦楚不能避免,他接管了韶光带来的改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管每个人都希望与朋友久别相逢,但是每每分开后就再也不能遇见。
不经意的一次见面,或许便是末了一壁。

《离开前请叫醒我》

放下焦虑,一天也不辜负

1991年出生的卢思浩,写作的经历可以追溯到2011年,距现在已有将近十年。
经历不断增长,生活是若何,也逐步看得清楚了。

2020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具有寻衅的一年,对卢思浩和他的朋友来说,也是残酷的一年。
在过去的九个月间,卢思浩一位朋友的哥哥因新冠疫情去世,也有朋友经营的餐厅因疫情的不可抗力而倒闭,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看到周围朋友的各类境遇,卢思浩也不免产生无力感,直言韶光过得太快,变数太多,想要珍惜的来不及去珍惜,个体在时期的年夜水面前显得太微小。

“这天下变革太快了”,类似的感慨之余,人们裹挟着焦虑前行。
卢思浩创造,一起追随他的读者的年事也在增长。
他表示,几年前收到的微博私信大多倾诉校园生活的烦恼,如今他们的倾诉的内容大多是成年人的苦恼与烦忧。
令很多人感到痛楚的是,为什么别人过得好,而自己却弗成。

“现实和空想的差距令很多人不能知足于当下,并沉浸于回顾的美好之中,不断为现在的生活感到遗憾,是躲避现实,也辜负了当下的生活。

对此,卢思浩鼓励年轻人去接管自己,认可自己,喜好自己,方能投入事情生活,不再焦虑。
他谈起了亲自经历。
从前他讨厌自己,恨自己懦弱、敏感、矫情的性情,错过了很多机会。
后来逐渐接管了自己,也不再为过去错失落的机会遗憾。
“如果我小时候很会说话,大概率我就不会写作。
不矫情不会写作。
是缺陷让我走到这里,以是我不后悔。
”谈起未来的写作之路,他不避讳身为脱销书作家受到的诸多异议,并表示自己会坚持写作。
他坦言:“这条路会很漫长,我已经做好生理准备。

任务编辑:梁佳

校正: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