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杨思琪、杨喆
住宅楼外墙上乱成团的“外挂线”、小区内随处占道的“僵尸车”……这些老旧城区的“烦恼”,已成为当代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近日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采访时瞥见,步入“老龄时期”的老旧街区——抚顺街道,通过加快社区管理、改进居住环境等举措,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和“外挂线”“僵尸车”说再见
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安祥社区安祥街5号院,墙上、楼间的几十根电线结扎成捆、规整利落,不见昔日缭乱的“蜘蛛网”。
今年83岁的老住户蔡国成说,以前电线乱挂,有的还垂到地上,连单元门都推不开,“车过刮车,人过刮人,下雨天常冒火花,老危险了。”
“外挂线”是老社区的“通病”,归属多个部门,整治难度大。抚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单国鹏先容,以安祥街5号院作试点,专门组织成立整治小组,约请设计院研究整改方案,和多家企业反复沟通,通过拆补、系缚办法把外挂电线梳理完毕。
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办理,得益于抚顺街道实行的“齐心专心两体五会”模式,即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委为主体,以社区党建共同体为载体,组建环境整治折衷委员会等“五会”。
今年年初,抚顺街道联合城管部门,集中清理了45台没了轮胎、少了车座的“僵尸车”,扫清了“社区路障”。为搭建长效监督机制,“僵尸车清理”微信群成立,随时接管居民举报,防止“僵尸车”回流。
望着整洁的院区,在这里生活20多年的王汝兰感慨:“就像老树吐新芽一样,老小区换上新颜,连房价都涨好几万元,让民气里痛快酣畅。”
让轇轕化解在“情理”之间
抚顺街道抚顺社区一楼大厅设有一间“法律诊所”。抚顺街道与东北林业大学法学院采纳地校互助,每周都会有教授或学生来开展讲座,接管社区居民的法律咨询,勾引居民利用法律手段办理问题。
社区事情职员先容,此前一名社区环卫工曾被车撞,引发轇轕。社区理解后,耐心安抚当工作面绪。一名状师无偿供应了法律声援,帮助环卫工得到2万元补偿,得以尽快康复。
一边是专祖传授“说法”,一边是社区干部“讲情”,不少轇轕和抵牾化解在“情与理”之间。
抚顺社区党委布告郝丽影先容,“法律诊所”先后为社区居民供应法律咨询600人次,为32户居民供应法律声援,居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到提升,抚顺街道被评为“全国法治社区培植示范街道”。
“华龄港湾”唤醒“第二次青春”
12时,悠扬的音乐从抚顺社区排练室里传出,20多位大妈身穿洒脱的舞蹈裙,在这里排练蒙古舞《草原女儿》。被问及“中午怎么不安歇”时,她们异口同声说,舞蹈房档期太满,要抓紧安歇韶光好好练。
今年65岁的刘秀云退休10年来,参加了社区舞蹈团、合唱团。她说,自己在这里不仅磨炼了身体,还结交很多朋友,找到了“第二次青春”。
据先容,抚顺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到30%,老年人是社区事情紧张做事工具。抚顺社区集结2000多名老人,组织了22支文艺团队,每年开展“百天百场”文艺活动,还参加“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到北京、重庆、沈阳等地演出,带来退休之后的“新活法”。
与舞蹈房的热闹形成比拟,此时的棋牌室悄悄静。郝丽影说,久坐有害康健,为防止老人“连轴”打麻将,诱发疾病,每天11时30分到13时30分,棋牌室准点关闭。
这个名为“华龄港湾”里,老年活动红红火火。在抚顺街道党委布告刘福禄看来,基层社区事情要向做事化、平台化方向发展,只有立足社区实际、精准对接百姓需求,才能打造适宜居民生活、赢得百姓喜好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