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赛区位于小海陀山区域,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培植难度最大的赛区。
国家高山滑雪中央培植有7条赛道,全长约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国家雪车雪橇中央采取天下顶尖的赛道设计,由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互异的弯道贯通成型。

赛区内7条内部道路和11条索道将两大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落及山地新闻中央连接起来,运动员在3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赛区内的任意一个场馆任意一个赛道。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四大年夜场馆周全落成记者探访揭秘 汽车知识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于德泉先容,延庆赛区不仅立足于保障赛时需求,对付赛后的可持续利用也做好了远景方案。
国家雪车雪橇中央专门利用比较平缓的部分赛段设计了大众体验道;国家高山滑雪中央的施工道路也将保留下来,改造成大众雪道;延庆冬奥村落未来将作为旅游接待酒店,毗邻的山村落西大庄科村落也将被提升改造为冰雪文化民宿。

国家高山滑雪中央共培植有7条赛道,从山顶倾斜而下。
新京报 王嘉宁 摄

国家高山滑雪中央

7条赛道最大垂直落差超900米,11条索道可换乘

今日,北京迎来今年最强寒潮,位于延庆小海陀山区域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央气温低至-27℃。
在现场看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央7条雪道从山顶倾斜而下,事情职员正在操作压雪车对竞技结束区的雪面进行掩护,一台造雪机仍在进行喷射事情。

据于德泉先容,国家高山滑雪中央共培植7条赛道,赛道全长约10公里,最大垂直落差超过900米。
其赛道是海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天下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园地之一。

目前,国家高山滑雪中央7条赛道及附属举动步伐全部完成培植任务,并于今年11月通过国际雪联的园地稽核认证。
附属建筑、道路系统、索道系统、通信系统、电力系统和造雪引水系统已全部完成并投入利用,国家高山滑雪中央已具备办赛条件。

延庆赛区培植单位北控京奥培植有限公司干系卖力人先容,为了担保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国际雪联对雪道硬度有严格哀求。

“根据比赛哀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雪被称为冰状雪。
冰状雪可减小雪板和雪道之间的摩擦力,使雪道不易被毁坏。
这样,无论选手第几个出场,雪道状态都是相对完美的,可以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据其先容,冰状雪的制作过程相对繁芜,首先经由人工造雪完成雪道造型,接着将雪道打开翻出下层雪,再均匀连续地向雪面注水,增加雪的含水量。
注水后通过压雪车反复翻压将湿雪搅拌均匀再压平,经由板结和下沉,表层雪风化形成软雪,再经人工多遍打消,终极才能形成专业的雪道。

除了7条专业赛道,国家高山滑雪中央还包括高山集散广场、媒体转播区、山顶平台出发区、竞技结束区等,可供应8000个不雅观众席位。
这些功能区散落布局,沿山体地形穿插叠落于山谷之中,通过预制装置式构件,必要时可以分解移除,规复地形原貌。
山顶的出发平台,赛后也将成为不雅观景平台。

此外,理解到,赛区内共培植7条内部道路,总长约14公里,确保赛区内的职员和物资运输。
国家高山滑雪中央内共设计了11条索道,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个换乘站,运动员从冬奥村落出发,可以在30分钟内抵达各项目出发点。

国家雪车雪橇中央赛道,由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互异的弯道贯通成型。
新京报 王嘉宁 摄

国家雪车雪橇中央

16个半U形弯道贯通成型,时速可达到130多公里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央下方,国家雪车雪橇中央宛若一条巨龙静卧在山脚下。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央出发区看到,几名事情职员正在对赛道进行清扫和洒水养护,两名运动员在对雪橇设备进行调试,准备上冰演习。

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雪车雪橇中央将承担雪车、钢架雪车、雪橇三个项目的全部比赛。
雪车雪橇项目被誉为“雪上F1”,是冬奥会中速率最快的项目,时速可达到130多公里。

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央赛道采取了天下顶尖的赛道设计,全长约1.9公里,垂直落差超过120米,由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互异的弯道贯通成型,包括一个在国际上都非常少见的360度回旋弯道。

在现场看到,这一赛道是一个半U形混凝土浇筑构造。
“国家雪车雪橇中央赛道是在混凝土里预埋偏差不能超过5毫米的冷凝管,通过在表面制冰终极形成的。
”据北京北控京奥培植有限公司干系卖力人先容,这1.9公里长的赛道浇筑要一气呵成,一次成型很难。

国家雪车雪橇中央出发区,事情职员正在进行赛道掩护。
新京报 王嘉宁 摄

据其先容,国家雪车雪橇中央赛道施工由赛道根本、支架支撑安装、制冷管道安装、喷射混凝土等多道工序组成,很多施工工艺和技能在海内尚属首次。
个中,喷射混凝土是赛道构造施工中最主要的工艺。

“混凝土喷射手可以说是赛道施工的‘灵魂’。
喷射手必须经由现场喷射演习不少于200余次,累计喷射合格试验段长度超过3000米,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央赛道正式喷射手。
”该卖力人见告,正式进入赛道喷射施工之前,经由20轮淘汰制技能选拔,终极选出21名喷射手进行赛道喷射施工。

赛道制冰事情包括制冰、修冰、补冰、清扫和洒水养护五个环节,冰层厚度由于比赛项目及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墙段的制冰手腕也截然不同。

国家雪车雪橇中央赛道成立了专门的制冰修冰团队,节制了从结霜形态判断制冰条件、通过掌握温度实现冰面“微整”等多项技能,于今年9月完成制冰事情,并成功通过国际雪车、雪橇联合会园地认证。

延庆冬奥村落运动员房间样板间。
新京报 王嘉宁 摄

延庆冬奥村落

无障碍设计,运动员30分钟内可到达赛区内任一赛道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央东侧,延庆冬奥村落半开放式的建筑庭院依山而建。
在现场看到,延庆冬奥村落以“组团”形式散落在山林间,共有6个居住组团和1个“公共组团”,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

“居住组团”紧张为居住功能,冬奥会期间可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供应571间房、1686个床位;冬残奥会期间将供应247间房、683个床位。
“公共组团”紧张为综合做事功能,将为运动员供应比赛装备保养、餐饮、休闲等综合做事。

走进延庆冬奥村落内,在一座座合院天井中,就地取材的原生态石块砌筑了树木的“安乐窝”。
施工过程中开挖出来的碎石也被制作成“石笼墙”,与门廊的原木色门窗相呼应。

据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干系卖力人先容,在设计施工培植过程中,为了能最大程度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原生树木作为延庆冬奥村落最紧张的景不雅观被原地保留下来,并按时令和树种特点进行浇水、施肥、治疗病虫害。
一些无法原地保留的树木,就近地移植或者迁到专用地块进行保护。
施工结束后,被移栽到山下的部分树木也将再度回迁。

在一间无障碍样板间看到,面积47.5平方米的房间被划分为客厅、卫生间和两间寝室。
卫生间设有多处无障碍举动步伐,寝室内安装了国际化插座与电话接口,担保来自天下各地的运动员都能正常利用电器。
房间中还配置了奥林匹克网络电话接口与电视接口,方便运动员进行国际通话。

据悉,延庆冬奥村落毗邻国家雪车雪橇中央和山地新闻中央,运动员在3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赛区内的任意一个场馆任意一个赛道。

例如,从延庆冬奥村落出发至国家高山滑雪中央高山滑雪速降项目出发区,运动员可从海拔900米的冬奥村落西侧的主缆车站出发,乘坐索道到达海拔2198米的山顶出发区。
索道在满负荷运营的情形下,约30分钟即可到达。
高山滑雪运动员比赛结束后,既可以通过索道原路返回冬奥村落,也可以通过回村落雪道,从比赛结束区直接滑行回到冬奥村落。
而参加雪车雪橇比赛的运动员,可乘坐摆渡车用约5分钟韶光到达国家雪车雪橇中央。

新京报 吴娇颖 拍照 王嘉宁

编辑 白爽 校正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