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日本对中华从不曾有一丝歹念,那为什么在近代,日本却那么想要侵略、征服中国呢?从国内的角度讲,在唐朝时,我们是泱泱大国,国力举世无双,而日本在我们眼中只是小小的一颗弹丸之地,文明落后。秉着和平的观念,我们慷慨地将自己先进的文化传授给他们,他们在唐朝时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学习中华文化和唐朝先进的地方。后来鉴真大师又不畏艰险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弘扬善心。在我看到的一本书中也这样写道:“众所周知,19世纪上半叶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东方文化的中心地位,引导着整个东方世界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方向,成为该地区公认的权威和顶礼膜拜的对象。地理上孤悬海外、独处一隅、疏离于中国中心边缘的日本源于文化的后起和荒陋,对繁盛的中国恭城遥望、崇尚有加,主动交通,从中国吸取了大量的文化涵养。因此,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东亚政治格局里,中国始终处于上势主导地位,日本处于下势依附地位;而且,在中国的传统国际视野里,日本的地位和影响是极其微弱的,甚至比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等其他亚洲国家都要逊色许多。但是,自从发生国家交往以来,中日两国基本能够和平相处、友好交往,一直保持着友善邻国的双边形象,形成了有好敦睦的历史传统(除却13世纪忽必烈东伐和前述16世纪丰臣吉秀私欲膨胀至极而致短暂的的脱轨之外)。总的来看,日本是在充满对中国的敬畏和尊奉的心理定势下,谦恭的走过了19世纪之前这么一个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对华沟通的。”[1]

  这也导致了现在部分学者认为我们在唐朝教出了一个白眼狼,现在整天打中国的主意。为什么我们会从一个被崇敬的对象变成一个被侵略者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是什么的介入吗?是西方列强,西方列强的介入将腐败的清政府的弱态展露无遗,所以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事情。而在我看的书中,也有着同样的观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真相,令日本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并无任何明显征兆的鸦片战争的突然爆发给日本的民间武士、知识分子和地方执政者以及幕府以很大的震动,甚至是相当大的打击,而中国的最终败绩更让他们如感晴天霹雳。日本社会的精英们急切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弄清楚其中的原委。大批介绍鸦片战争的书籍被引入,日本的知识分子自己也开始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当然此时的这些活动主要还是处于对中国的关切。毕竟长久以来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及其强盛和辉煌的国度。”[2]因此,日本人就派出了“千岁丸”号来上海考察中国国情“上海之行的中国印象出乎日本人意料之外,他们不仅看到了殖民地贸易的发展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的空前而畸形的繁荣,还看到了鸦片的泛滥、官场的腐败以及殖民者的傲慢无礼与清政府官员的奴颜面目,而上海的市政混乱、人心惶惶和糜集的难民,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病态。“清国当今,岂止心腹之病,病像已露于面容,显于四体,一指一肤,无有不痛之处,以上海一地而推查十八行省,大概可知矣”中国已不是一般日本人心目中想象的“天朝上邦“、圣人君子国了,而是蕴藏着大量严重社会问题并且面临着沦为殖民地命运的衰落中的国家。”[3]由此,日本对中国越来越不屑,终致甲午战争的爆发。

未来中日之战,日本必败作文 知识百科

  而在甲午开战前,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就是琉球居民被台湾人民杀害的事件。日本于是借此机会派了3600人进攻台湾,像是为琉球人民报仇,实则是试探清政府的实力,却没想到清政府会赔款道歉。经由这些事件,日本知道了清政府的无能。即使是这样,在甲午战争发动时,日本还是抱着灭国的危险来的。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以数千万人的性命做赌注。但他们胜了,出奇制胜。“从此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为之一变,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或文化上都轻视中国,并侮辱中国人为‘清国奴’(shankoro)。”(4)随后便有了攻陷满洲、侵蚀东北、九一八事变等直至中日全面开战。

  在对中国态度上,日本从多方面表现出了侵华、反华的立场。无论是政界,还是军队,或是学界,都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这有些令人费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侵华之欲?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个好战的民族。我们的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是以农业为主,追求和平和所谓“大同”社会,内圣外王,我们注重向内追求,升华自我,这也是佛教能在中国扎根的原因之一。我们不像游牧民族或是欧洲的海洋文明那样需要不断地向外扩张,中国气候适中,地大物博,足可以养活自己。我在历史课上学到,在中国的南宋时期,欧洲一个国王的生活水平仅相当于临安的一位马车夫的水平,这悬殊的实力差距也间接表明了我们爱好和平的观念,不然为什么欧洲没有我们的领土?既然如此,那日本如此强烈的情绪必定不是由中国引起的,看来问题根源是在日本了。那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下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是指人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及其替代物(如梦、癔症),它在每个人心理上构成了最大、最有力的部分,如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会被个体所觉察。”[5]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只是在使用意识而并未意识到潜意识的存在,没有让潜意识和意识进行很好的交流,而导致了言行不一,诸如笔误口误等事。由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交流不畅也会让自己不了解自己,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么,从而被潜意识带着走却茫然不知。就像是命运的安排,飘渺地不可捉摸,但又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我觉得日本人民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很可悲。在意识上,日本人是知道他们打不过中国的,不光是中国人多,现在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据说已达到了日本的2倍,而战争真正打的就是国力。所以在意识层面上他们应该是知道如果战争爆发是打不过中国的,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可能并不这么看,因为他们国土太小了,急切地需要扩张来保证生存空间。但由于没能与自己的潜意识进行很好的沟通,就被潜意识所操纵,一致地认为中国是一个日本开疆拓土的新大陆。

  由于日本国土太小了、人又多、发展也快,他们的国土已不堪重负,潜意识上认定只能通过侵略扩张来获取生存空间。加之中国地大物博,虽然人均生产总值要远远落后于日本,但因为人多,生产总值据说在世界上已名列前茅。而且因为人太多了,势必鱼龙混杂,而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机制的体现,必然会让那些基层人民变得碌碌无为,甚至走向自我毁灭。那么在大多数日本人的眼中,中国就显得那么不堪。百姓浑浑噩噩,手里又有大把的钱,地域广阔,且国政自宋之后便崇文抑武。而日本是一个小岛国,为了生存,他们每个国民都十分平均、严谨。所以在严谨的日本人面前,这样的中国怎能不让他们看轻?可是他们不会想到,也永远想不到,他们所看见的不是整个中国,它们所看见的只是占绝大部分的基层人民而已,就如一座金字塔,越底层的部分所占的体积越大,而中、高层其实只占了一小部分而已。其实中国的中层人士就和全日本人民的数量及水准相当,那些高层人士更是所谓隐者,神龙见首不见尾。只有在国家,民族的危急时刻才会出现,并足可改变局势。

  就拿近代的抗日战争来说吧,抗日战争前期怎样?小半个中国都成了日本的地方,战势一边倒。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军队确实达不到日本同期的水平,即使现在发动战争,我相信也是一样的情况。但战争真正打的是什么?是后勤,是国力!中国太大了,日本毕竟只是一个小岛国,打着打着,他的国力跟不上战争的消耗,自然,局势就转过来了。最后,我们终将会把日本再次打败。

  战争并不是一个好的手段,那么有没有和平的解决之道呢?也就是如何让日本打消侵华的念头呢?我觉得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让中国变强大。历史上中日最为和平的是什么时候,是唐朝,因为在唐朝中国强了日本太多,日本只能称臣。到现在也是一样,要想达到和平,就要让中国强盛。让中国强盛自然不是说说就能达到,需要有具体方法。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所以让中国强盛的关键就是在于青少年,而让青少年变得强盛的最好办法就是教育。好的教育会影响几代人,而这几代人就足能带领中国蓬勃发展。对于教育,我想提出以下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1.多学习自己的文化。中华文明有着5000年的传承,自然有它的道理,西方的科学并非是唯一的真理。西方文化固然有它的长处,可那是对应着它们自己的体制,资本主义与民主。在这种条件下,它所产生的文明肯定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再加上众多的人口,要想做到像欧美那样的民主是不太现实的。那怎么办?我们的祖先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一笔财富。宋朝的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国家,尚且我们还有更多的更为经典的典籍。诚然那时的国情与现在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也不能按照当时的方法来教育现代。但如果那些典籍不能与时俱进,那还算是经典吗?所以我建议在中小学教育中引进中华文化教育,因为大多是文言文,不懂也没关系,“经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以后的生活中自然会一点一点的明白,而在这领悟的过程中,就会走向正途。

  2、在学校进行分班教育。好处就不用我多说了,不然好的吃不饱、差的消化不了。而且自然界一直也是优胜劣汰的机制,分班教育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相对较弱的学生则也可以开开心心地过完每一天,不用再为知识而烦忧。人各有命,要学的自己会去学;不想学的给他时间让他醒悟,不必施加压力。有些认为知识没用的也不用逼他去学,让他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自己开心了,就好了。成功了就幸福了吗?不一定。幸福了就成功了吗?是啊,问心无愧就行了。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一大堆的条条框框,限制这的哪的,多不好。或许是我对教育这行不了解,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苦衷。但我觉得,中国那么多的人口,怎么可能没有些特别恶劣的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更何况这里有十几亿只鸟。有些人自甘堕落,没办法,你有再多条款他还是会堕落。还是那句话: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何必去强求,人各有命。好的人能出淤泥而不染,太多的规矩会限制他们。若以我的观点来看,学习了传统文化,自然就不会偏离正道。

  3、加强体育锻炼。中国自宋以来就崇文抑武,这我前面也已讲到。可正是因为崇文抑武,让我们国民从身到心都变得弱小。我们应该崇文尚武,能文能武,在学校中就是增加体育课。我认为增加体育课并不会影响学业成绩,而且身体好了自然学习领悟能力等也会上去。在宋朝以前,我国古代的文人都是能文能武的,像诗仙李白啊,孔子啊等等,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好了,国家也自然强盛了。

  对于中日关系的今后发展,我认为会有以下的几种可能。1.中国强盛,日本不敢妄动,和唐朝一样与中国友好共处。但由于岛民的生存危机感,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如目前的移民南美洲诸国。2.日本与中国开战,损伤了国力,又要再消耗几十年的发展,便宜了西方国家。而且弄得不好可能会引发世界大战,又是一场浩劫。3.日本国民加强了与自己潜意识的的沟通,意识到了他们不可能战胜中国,与邻国友好共处才是对国家和人民最好的选择。

  在此上三种可能中,我最倾向于第一种,因为第三种是属于他人的事情,我们无法干涉。第二种是上天的旨意,我们无权选择,只有迎战,“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唯有第一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是我们能做到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自己的未来、为国家的强盛、也为世界的和平,去超越自己,发展自己!

  景芳中学初二(六)班周君毅

以上就是小编给您带来的未来中日之战,日本必败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指南,请继续关注美德网初二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