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祖籍在美国
本日的中国,40岁以上的人都很难忘却那种车头尖尖,驾驶室、叶子板圆圆,线条流畅,跑起来马力十足,全国各地是随处可见的卡车,这种车便是解放CA10型卡车。
对付在中国枝繁叶茂的解放CA10型,很多人都知道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苏“蜜月”期间的产物,是前苏联制造的吉斯150型中型卡车的仿制品。这话说得精确,但并不全面。由于吉斯150型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毛子货”,而是苏联根据从美国得到的万国KR11型军用卡车仿制而来。因此,解放CA10型的真正祖籍在美国。
万国牌KR11军用卡车,是由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万国联合收割机公司生产的。万国联合收割机公司,在本日的中国即便是在业界也鲜有人知,实在这家公司在历史上很有名,在上世纪30年代曾生产过一款非常著名的卡车,即万国KB农用卡车。
万国牌KR11型卡车
最初多用于农业生产
万国牌KB农用卡车出身在1935年,也便是美国刚刚经历过经济危急的大冷落之后,它在当时的美国运用很广泛,乃至被誉为“罗斯福新政”后成本主义工农业复苏的象征。这种车在当时的美国用场也是非常广泛的。
厢式货车
工程车
半挂车
接济车
上世纪30年代末期,欧洲战役的阴云开始向天下蔓延,万国汽车开始研制了KB车的军用版本,即万国KR11型军用卡车,以装备美国军队。这种卡车采取国际公司FBC401型6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14马力,富勒5A430型5档变速箱,最大载重量为6吨。
万国KR11型军用车
万国KR11型军用车
万国KR11型军用车在太平洋沙场上
二战初期,美国尚未参战,但根据《租借法案》,万国KR11型军用卡车被列入对外租借的紧张卡车品种。后来,以精良的性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青睐。
1943年,苏美两国商定,将万国KR11型军用卡车转让给前苏联。斯大林汽车厂以此为原本,设计了著名的吉斯150型卡车,并由此奠定了战后苏联卡车技能发展的根本。
二、长在苏联
作为车坛名牌,便是站在本日的角度看,万国KR11型都是一种制造精良的卡车,它具有浓郁的时期烙印,无论布局、性能、还是不雅观赏性都独树一帜,无论是中间突出的闪亮发光的进气格栅、与车身融为一体的鼓腮式叶子板和流线型轮罩、整体式保险杠,还是都雅大方的仪表盘和豪华的真皮座椅,都充满了幽美华贵的美式风格,可称气质非凡。
苏联斯大林汽车制造厂生产线
苏联工人正在检讨新车质量
较早的吉斯10型卡车,把稳前脸
但是,作为当时天下第二工业强国的苏联,对工业产品的研发却有着独特的想法。万国KR11型生产技能引进后,苏联并没有照抄照搬美国的技能,而是结合本国环境特点和工业水平,以突出制造大略、性能实用为辅导思想,对万国KR11型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造,将美国技能和苏联汽车工业根本、环境特点、战时须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改型车更加适宜国情。
从外不雅观看,仿制的吉斯150型与万国KR11型原装车比较,两款车外不雅观基本相同,吉斯150型采取排量稍小的发动机,发动机舱比万国KR 11型稍小,前风挡旁边侧改成了单独可开启式。
吉斯150型的驱动形式与万国KR11型相同,为4×2,载重4000公斤,发动机额定功率90马力,利用5挡变速器,最高时速由万国KR11型的90公里降为75公里,百公里油耗29公升。
与万国KR11型比较,吉斯150型并没有利用大量的镀铬装饰配件,闪亮发光的进气格栅被换成深深的军绿色,鼓腮式的叶子板也在随后更新换代中改成了圆弧半抛形状,大灯阁下的赞助灯简化缩小,精美的仪表盘被改成圆形分散的简陋样式等……通过这些修正,吉斯150型一改万国KR11型的豪华外不雅观,构造趋于大略坚固、利用寿命长、更加适应粗劣道路等,这在当时的苏联人看来,也更加“靠近公民群众”,这也是该型车后来在中国长盛不衰的主要缘故原由。
一年之后,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在该车型的根本上,开拓了多种变形型,并以此车为底盘形成了弘大的特种车体系。
改名后的利哈乔夫汽车厂生产线,此时该车前脸已有改变
吉尔164型自卸车
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斯大林时期的统统烙印都被磨灭。斯大林汽车厂也改名为“利哈乔夫”汽车厂,品牌由ЗиС“吉斯”改为ЗИЛ“吉尔”,吉斯退出历史舞台。吉斯150型改称吉尔164型,外不雅观也有少许改进,水箱罩中网造型也改为竖条,保险杠工艺改为模具一次冲压成型。
吉斯150型与中国有相称渊源,这种车最早来到中国还是在解放战役后期,该当是苏军遗留在东北的。
在朝鲜沙场上,志愿军司机正在为军车做伪装
为防美军空袭,志愿军汽车兵不顾危险夜间行车
紧急装卸军用物资
新中国建立时,我国开始入口吉斯150型卡车,用于装备军队和经济培植。抗美援朝爆发后,为担保前哨运输,中国从苏联入口了大量军车,个中就包括吉斯150型、嘎斯51型等,年夜胆的志愿军驾驶员冒着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驾驶着这些性能优胜的军车,将大量军需品送到了前哨。
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苏长福
在中国,吉斯150型还创造了一个奇迹。解放军驾驶员苏长福,1951~1959年间,他驾驶吉斯150创造了原车发动机安全行驶50万公里无大修的全国最高记录,即是延长了近10个大修期。为表彰他的功绩,苏联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付与他名誉证书并予以褒奖,他的车也被北京军博收藏。
枝繁叶茂在中国
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朝鲜战役结束后,国家经济培植终于提到日程。
在苏联的帮助下,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156项大型工业项目陆续开工培植。1956年7月中国第一座设计年产3万辆卡车的汽车制造厂正式建成投产,吉斯150型全套生产技能也随厂进入中国,毛泽东亲笔题写厂名“第一汽车制造厂”。
毛主席亲自题写厂名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仪式
有资料记载,当以吉斯150型图纸生产的解放CA10型汽车即将试制成功时,毛泽东从“解放”“胜利”“提高”等好几个拟定车名中,圈定了“解放”。从此,这个响亮的品牌开始逐步享誉环球。
生产线上的CA10型
解放CA10型外不雅观和基本构造与吉斯150型相同,采取后桥驱动,直列水冷6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载重4吨,可拖带4.5吨重挂车。
早期车头标志
侧边盖繁体“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
早期的解放CA10型水箱隔栏与吉斯150型相同,但简化了事情台部分仪表和开关,水箱罩上方标志为“解放”小标与周围五星环抱,发动机侧边盖为繁体“第一汽车制造厂”。
一汽CA10型生产线
刚刚驶下生产线的新车
针对中国景象、路况,解放CA10型整车构造做了部分改进,如散热器风扇由4片改为6片,发动机正时齿轮润滑也进行了改进设计,改进型号为解放CA10B。1966年,解放CA10型水箱前罩改为一次冲压成型,整体效果更加调皮,车头“解放”及侧面板“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字均改为毛泽东手书体。
批量生产后的解放CA10型与苏联原型比较,时速有所降落,但却具有发动机开动后均匀性好、刹车系统安全可靠、构造坚固、利用寿命长等特点,更适宜我国大规模成批生产和原材料、燃料供应,以及公路、桥梁负荷等条件。
管道运输车
消防车
吊车
无论是解放CA10型还是吉斯150型,底盘适用性非常好,可方便的改装成为各种用场的汽车,如公共汽车、长途客车、加油车、消防车、救护车、运水车、倾卸车、起重车、工程车、冷藏车和闭式车厢载重汽车等。
雷锋同道当年保养解放CA10型
在当时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解放CA10型可以说是渗透到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外交等诸多领域,雷锋同道当年保养解放牌汽车的图片更是为公民所熟习。
一分钱纸币上的CA10型
解放CA10型还上了中国、阿尔巴尼亚的货币,1953年版公民币壹分纸币正面图案,便是一辆满载货色的解放牌汽车;阿尔巴尼亚1964年、1976年版面值5列克流利纸币,背面图案也均为解放CA10型。
约旦贩子毕特(左三)在1957 年第二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订购三辆解放牌汽车,这是该车第一次出口
由于非常适宜当时中国的国情,解放CA10型险些跑遍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乃至登上了号称“天下屋脊”的青藏高原,出口到了亚非拉诸多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奔驰在中华大地上的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解放牌。从1956年7月13日开始,解放CA10型连续生产了30年。1986年9月29日,第1281502辆解放CA10型开下了总装置线后,该型车终极停产。
解放CA10型在后期生产过程中也有少许改动,如换装105马力汽油机,但由于外不雅观没有大的改动,故人们习气上仍称“老解放”。(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