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剧集的大热,英国卫报采访了刘慈欣,讲述了拍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后,刘慈欣提到了一个数据:
“《三体》在英语天下的销量超过了300万册,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出口文学作品的发卖量总和。”
前两天Sir聊文化出海。
看来,出海最成功的,还得是《三体》。
为什么?
由于这是少见的中国故事?
Sir倒是以为,最紧张的缘故原由还是在“科幻”这个词上面。
无论是在映的《沙丘2》,还是即将上映的《异形:夺命舰》,都证明了这种老牌科幻IP在大众之中的号召力。
毕竟仰望星空,是人类最初的本能。
这样的本能,不分中外。
然而。
看多了翻拍和续作,我们也会期待,会不会有一些更有创意的,更不烂大街的小众库存?
既然是对未知的探索。
那么“新鲜”这个词,是不是就无比主要?
如果你也抱着和Sir一样的想法,那么这部刚刚完结的8.3新剧,或许便是你要的那盘新鲜小炒。
一句话推举。
当《彗星来的那一夜》《寂静岭》《海市蜃楼》《胆怯游轮》领悟在一部作品里,会产生若何的化学效果?
群星
Constellation
当然不是抄袭。
毕竟剧本花费了编剧彼得·哈尼斯整整7年打造,更是拉来了靠《龙纹身的女孩》提名欧洲电影影后的劳米·拉佩斯出演女主,男主也找来了《绝命毒师》《风骚状师》里的迈克老爷子,诚意满满。
但元素拼盘却是对症下药,绝非空穴来风。
——你的确可以在一部剧里同时看到《彗星》的观点、《寂静岭》的双重天下、《游轮》多线思考以及《海市蜃楼》的人性塑造。
但这只是基本。
有趣在于,如果我们说经典之于科幻,正如细胞之于躯干。
那么这部剧的好玩就在于:
它用快要老化的细胞,造出了一杯新的血来。
01
“全宇宙最孤独的女人”
如果你是《三体》《沙丘》去世忠粉,那么《群星》的故事对你而言可能并不难明得。
但对那些科幻小白或是普通不雅观众而言,这部剧的质感与逻辑,那可称得上一句“烧脑”。
故事开始于一个太空舱内。
宇航员们劳碌着日常事情,除了两个人,一个是我们的女主乔安娜(以下简称为“乔”),一个是她的黑人同事。
乔忙着和女儿爱丽丝视频,妈妈上了太空,母女俩之间的间隔从韶光到空间,越拉越大。
而黑人同事呢?
他受咱们的垂老克指派,手上正忙活着一个精密又神秘的仪器。
溘然间。
机舱剧烈震撼,巨大的冲击将宇航员们冲得四散。
黑人手臂受到重击,严重到乃至须要截肢。
液体无法在太空中流淌,飞溅的鲜血凝成大颗水点,呈现诡异漂浮姿态。
彷佛也是从这一刻起,故事的走向也逐渐诡谲。
黑人抢救无效,去世亡就发生在短短几十秒之间。
而面临太空站全面的缺氧和失落压:
乔接到任务。
她不仅要找到撞击发生的缘故原由,还要在其他同事安全撤离后,留下来连续修理舱体。
你必须检测同盟一号逃生舱的破坏程度
修睦生命坚持和供电两大系统
这可是一个致命的任务。
生理上,你要有面对胆怯片的高压心态。
比如乔创造撞击机舱的不是别的,居然是一具女尸。
一句穿着苏联期间宇航服的女尸。
前
方
高
能
生理上,你要面临舱内缺氧、失落压、系统数据缺失落和陆地断联的现实。
当乔费劲巴拉修复机器时,地球上的人们创造断联无果,为宇航员提前准备好了悼词。
这里实在就蛮讽刺的——当你以为自己在做一项“为全人类”的奇迹时,却创造自己率先被全人类放弃了。
顷刻间,乔成为了全宇宙最孤独的人。
但好在女主总有一发金手指。
阴差阳错下。
乔居然恰巧记得缺失落的运行数据,捎上已经去世的黑人队友,成功启动舱体,重返地球。
面对宇航员的奇迹生还,乔的丈夫和女儿激动得眼泪哗哗,当局更是迅速派出大部队进行搜救。
科幻天下大女主爽文?
显然故事没这么大略。
乔回到地球上之后,创造了几件奇怪的事:
首先是没人承认她创造了苏联女尸,尤其是俄罗斯航天局的女领导。
平时冷不丁的,已经去世去的黑人同事还会在面前闪现。
难道科幻片也玩诈尸这套?
回到家里,自己想和老公亲近。
结果人夫哥不但有点意外,乃至有点受宠若惊。
以及许多细微的小事。
比如女儿的家乡话是自己手把手教的,转眼之间孩子全忘了。
乔明明记得家里的车是红的,但面前的车是蓝的;
家里摆着一架自己的钢琴,但自己却不会弹钢琴;
冥冥中,更是彷佛有另一个“自己”,正逐渐取代自己。
在乔绞尽脑汁,冒死想看破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现实时。
剧集本身倒是足够坦诚。
不信你看看这些镜头。
暗示,就在画面之间。
02
睁眼,举头瞧新天下
要不怎么说烧脑。
科幻的难度不在它所带来的前卫天下不雅观本身,而是当不雅观众萌生出对新天下的一丝探求时,也很难用普世逻辑瞬间秒懂。
先揭晓原形:
乔的统统所见所闻不是幻觉。
她所处的这个天下,自她从太空回来后,就开始有预谋地分裂。
科学的阐明是,原来的独立宇宙分裂为两个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彼此按各自轨道运行,特定例模内相互影响。
还听不懂?
没紧要。
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垂老克饰演的航天局领导来到乔的家里,见她的女儿爱丽丝。
前者作为美国NASA领导,彰显人类科技的最高聪慧。
后者代表普罗大众,孩童的懵懂也是大多数人的懵懂。
他这样向她阐明这一征象:
“咱便是说,同一物质可以用两种状态存在——黑与白。
‘薛定谔的猫’听过吧?
猫是活着还是去世亡,取决于是否有人打开盒子。
黑白的剖断也是一样,黑还是白,只有被不雅观测到的时候才知道。”
平行宇宙与物质双态让所有怪象都有理解答。
比如乔影象中的车是赤色的(面前是蓝色),有钢琴但自己不会弹琴。
原形是她原来的车真的是赤色的,也的确会弹琴。
但就在上太空后。
由于物质的不同状态被引发出来,因此乔也好,这个天下也好,全部分裂为两份乃至是多份平行宇宙。
比如A时空里,乔生还,黑人去世亡。
这是我们最先知道的一种情形。
但在B时空里,就变成了乔去世亡,黑人生还。
与此同时。
由于A时空的乔肉体幸存,从而成功让B时空的灵魂得以寄生(设定是肉体去世亡,灵魂便无法存活)。
这才涌现两份时空影象被打乱,现实BUG的重置。
详细到生活里呢,便是车的颜色改变、乔会不会弹琴、女儿会不会说瑞典语……
更细节的Sir也不多说了,做了个表格,你们自己看吧。
设定明晰后,统统迷惑也都不复存在。
俄罗斯女指挥官否定女尸存在,是由于那是另一时空的自己。
身为前苏联的航天员,她必须咬去世这个震荡天下的秘密。
丈夫对乔的示爱感到惊喜,是由于两口子原来同床异梦。
老婆常年不回家,婚姻早已有名无实。
黑人在女主面前闪现,也是由于他在另一个时空里压根就没去世。
当然了,同一韶光他存活的那个宇宙也瞥见了闪现的乔。
二人大眼瞪小眼,都像是大白天见鬼。
还记得剧集一开始吗?
垂老克曾指挥黑人完成的那个神秘实验,实在便是全剧最大的核心诡计。
这个仪器能检测到物质的两种/多种状态,从而侦测多重宇宙并可视化。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细节不断暗示多重宇宙的存在。
比如一幅变幻的画。
画的内容是欧洲民间传说里的生物,换生灵(Changeling)。
这种小妖精会入侵人体,靠寄居在人类肉体上生存。
有了换生灵的存在,你无法分辨面前的这个人灵魂到底是善良的天使还是诡异的精怪。
再便是打光和滤镜。
剧里用了大量的红蓝比拟,来衬托双天下的平行设定。
一方面当然是和其他颜色细节呼应(比如家里车的颜色),但另一方面,也很难不让人想起《黑客帝国》的虚实二象性。
在《群星》的观点里,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分裂,衍生出另一个完备不受自己操控的“自己”,这在许多科幻设定里都有所影射。
由此,我们能瞥见许多熟习的名场面:
乔和其他人深处同一空间,其他人却看不见自己(《寂静岭》)。
多重宇宙使得人物命运、故事走向都发生了巨变(《彗星》);
A时空的灵魂存续并不影响B时空的肉体去世亡(《胆怯游轮》)。
但这仍旧不足。
除却强设定与严丝合缝的逻辑闭环,以及对经典公式的致敬之外。
一部好的科幻作品。
还须要一些游离的、发光的、优柔的、未能被轻易捕捉的东西。
03
人类群星闪耀时
Sir一贯以为,对付科幻作品来说,视觉奇不雅观只是入门,故事编排才是重点,而故事之下,其核心,永久是“反思”。
不仅是对付科技的反思。
更是对付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哪怕是《三体》这样的“唯科学论”作品,其骨子里也是对现实天下的反响,否则就没办法阐明故事里有那么多的人性阴郁。
而《群星》呢?
它所思考的,实在是人的情绪。
剧情设定是。
在特定的场所或是极度的情绪颠簸下,人类能瞥见另一个自己。
比如垂老克明明侦测到了新物质却无人承认,失落败与对成功的狂热让他通过镜子与另一个自己打了照面;
乔意识到面前的爱丽丝不是原来的女儿,原始的母性让她听见另一个时空女儿的嚎叫;
黑人在祭奠的玫瑰树之前瞥见了另一个天下活着的乔,恍惚间他以为那是自己抛弃队友的愧疚产生的幻觉。
故事见告我们人类拥有两个时空。
但事实上是。
强烈的情绪与执念,足以超越时空。
妈妈,你是幽灵吗?
而在两个时空的选择中,我们也能看到在另一种极度的状态下,人性被放大的得失落心与不甘。
垂老克什么都想要,既想要A时空辉煌的造诣,又想要B时空活着的亲友;
乔既舍不得原来的女儿,却也对新的爱丽丝和家庭产生了感情;
他们贪恋着已经拥有的人生,同时不断美化着另一个自己没做的选择。
就这方面来说,Sir更乐意称之为情绪的量子态。
同样是一方黑,一方白。
身在个中感想熏染不到,失落去后却求之不得。
这样的思考不仅仅是有关情绪,也关乎其他更多、更大的选择。
就像剧中人碰着的难题:
两条路。
救宇航员还是救机器?要家庭还是要奇迹?
要影象的圆满还是真实的残缺?要虚幻之生还是真实之去世?
如果是你。
面对人生的岔路,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
说到末了,还是夸一夸《群星》的结尾。
很多人说这是为了续集挖坑。
但Sir却以为。
这可能是最浪漫的宇宙情话。
末了的画面里,本该在B时空去世去的乔,流着鲜血拿着女儿的照片。
脸上只有平和与从容。
由于那一刻,乔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不是去世亡。
而是用另一种办法重生。
于是她看向屏幕那端说,爱丽丝,妈妈的宝贝。
此时,你乃至不用去阐发她到底身处哪一个时空,由于这一刻她便是乔,她只有一个身份:
母亲。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超越死活,睥睨银河,那便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
是的,当维伦纽瓦的《沙丘》通过喷鼻香料把力量从机器归还给身体,实现最豪华的个人崇拜复兴;当《流浪地球2》主打大国速率,把人对科技的奉献和科技对文明的反哺都投注在MOSS和太空电梯的新征程上。
《群星》却瞩目于一张微小的相片。
纯挚地说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
以至于整整8小时的作品,这成了唯一一个不用逻辑,只需直不雅观堕泪的瞬间。
以是这大概便是科幻最强的力量吧。
科为逻辑,幻为柔情。
前者见告你人类面对去世亡会舍不得天下,舍不得影象和肉体承载的统统。
后者却说,没有关系。
就算分别,我们也终会不才一个维度相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