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须要停滞事情接管治疗的,实施工伤医疗期,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滞事情接管治疗和领取工伤津贴的期限。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规定,职工因事情遭受事件侵害或者患职业病须要停息事情接管工伤医疗的,在歇工留薪期内,原人为福利报酬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具体工伤医疗期及待遇常见的25个问题汇总 汽车知识

歇工留薪期一样平常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形分外,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报酬,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报酬。
工伤职工在歇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连续享受工伤医疗报酬。

2.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劳动条约到期怎么办?

根据《劳动部关于过时终止劳动合同等问题的复函》(劳部发[1994]65号)精神,劳动条约制工人因工负伤,劳动条约期限届满,而医疗尚未闭幕的,劳动条约期限应予以延长,直至医疗闭幕。
企业在评残的根本上依据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3.什么是工伤保险报酬?

《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规定:职工因事情遭受事件侵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报酬。
工伤保险报酬是指职工因身体康健或生命,在事情中遭受暂时或永久的危害,而得到的物质或现金的补救和补偿,一样平常包括工伤医疗报酬、工伤伤残报酬和因工去世亡报酬。
其浸染是使伤残者的医疗救治、日常生活得到保障,使伤亡者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工伤保险报酬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

4.职工享受工伤医疗的报酬有哪些?

《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规定的工伤医疗报酬包括:医疗费100%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须要住院治疗的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炊事补助标准的7o%由所在单位发给住院炊事补助费;须要到所在地的市(县)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用度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个中治疗工伤所需医疗用度及工伤职工到签订做事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用度,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医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做事标准,方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对付不符合本条例规定和标准的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属于工伤医疗报酬范围的所需用度,原则上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5.《工伤保险条例》对安装配置赞助用具有何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规定: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须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义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赞助用具,所需用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6.《工伤保险条例》对生活照顾护士费是如何规定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规定,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须要生活照顾护士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照顾护士费。

工伤职工在歇工留薪期满后,要评定伤残等级,对付伤残程度严重的须要同时评定生活照顾护士依赖等级。
对付符合生活照顾护士条件的包办机构按月支付生活照顾护士补助费。

生活照顾护士费按照生活完备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的50%、40%和30%。

7.职工伤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享受哪些报酬?

《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规定,职工因工伤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事情岗位,享受以下报酬: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人为,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人为,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人为,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人为;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人为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人为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人为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人为的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人为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事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报酬。
基本养老保险报酬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8.职工伤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六级的享受哪些报酬?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报酬: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人为,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人为;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事情。
难以安排事情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人为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人为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人为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根据《江西省履行多少规定》五级、六级伤残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其年事(周岁)大于或者即是10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40个月、34个月的本人人为;距法定退休年事不敷10年的,每差1年扣减10%;不敷1年的按1年打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2个月、11个月的本人人为。

9.职工伤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的享受哪些报酬?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报酬: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人为,八级伤残为l0个月的本人人为,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人为,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人为;

(2)劳动条约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条约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根据《江西省履行多少规定》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其年事(周岁)大于或者即是10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28个月、22个月、16个月、10个月的本人人为;距法定退休年事不敷10年的,每差1年扣减10%;不敷1年的按1年打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10个月、9个月、8个月、7个月的本人人为。

10.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需治疗的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第36条规定: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须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29条、第30条、第31条规定的工伤报酬。
医疗费、康复性治疗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治疗期间享受歇工留薪期待遇,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需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赞助用具的,所需用度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

对付劳动条约期满终止条约的或在劳动条约期未满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条约的,用人单位支付给职工一次性工伤医护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职员不适用此规定。

11.关于职工因工去世亡有哪些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去世亡,其嫡系支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养活支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

(2)养活支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人为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去世亡职工生前供应紧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支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支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根本上增加10%。
核定的各养活支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去世亡职工生前的人为。
养活支属的详细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
详细标准由统筹地区的公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民政府备案。

伤残职工在歇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去世亡的,其嫡系支属享受该条第1款规定的报酬。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歇工留薪期满后去世亡的,其嫡系支属可以享受该条第1款第l项、第2项规定的报酬。

这里养活支属指:由工亡职工生前供应紧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支属,详细范围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2003年9月23日)确定。

12.职工在抢险救灾中或因公外出期间着落不明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规定:因工外出期间,由于事情缘故原由受到侵害或者发生事件着落不明的应认定为工伤。
职工在抢险救灾中或者因公外出期间着落不明的,单位、职工支属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根据公民法院发布去世亡的讯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认定该职工因工去世亡。

按照1987年1月1日《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不知着落1年为着落不明;2年为失落踪;4年才可发布去世亡。
按照民法规定发布去世亡需具备三个条件:

(1)公民着落不明满4年;

(2)需由短长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请;

(3)由法院依法定程序发布。

职工因事情缘故原由赴外出差或被安排赴外单位事情区域办事,因发生意外事件着落不明的,根据《劳动人事部关于职工失落踪后的人为、保险福利报酬如何处理的复函》规定,从事件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人为照发,从第4个月起停发人为,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养活支属按月支付养活支属抚恤金。
由于不是法定的去世亡,以是暂不按因工去世亡处理,但是对付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等到公民法院发布之后,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39条规定处理。
但是对付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纵然着落不明未达到法定发布去世亡的韶光,也可按因工去世亡的规定处理。

13.哪些情形下停滞支付工伤保险报酬?

《工伤保险条例》第40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环境之一的,停滞享受工伤保险报酬:

(1)损失享受报酬条件的;

(2)拒不接管劳动能力鉴定的;

(3)谢绝治疗的;

(4)被判刑正在收监实行的。

14.造孽用工单位伤亡职员如何进行一次性赔偿?

关于无业务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业务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件侵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与用人单位利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去世亡的,用人单位给予一次性赔偿问题按以下规定处理: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63条规定,无业务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业务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件侵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去世亡职工的嫡系支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报酬;用人单位不得利用童工,用人单位利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去世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嫡系支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报酬。
详细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去世亡职工的嫡系支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嫡系支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根据《造孽用工单位伤亡职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规定,一些造孽用工主体,即无业务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业务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在其职工发生工伤时,由该单位按照国家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给予一次性赔偿。
国务院于同年修订的《禁止利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2002年10月1日),哀求任何单位都不得利用童工;利用童工造成童工伤亡的,由单位按照国家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给予一次性赔偿。

15.造孽用工单位一次性赔偿的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造孽用工单位伤亡职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对付无业务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业务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件侵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利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去世亡的,用人单位要给予一次性赔偿。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件侵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用度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额应该在受到事件侵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去世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职工或童工受到事件侵害或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提高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照顾护士费、住院期间的炊事补助费及所需交通费等用度,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一次性赔偿按照所在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均匀人为为赔偿基,打算标准如下: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受到事件侵害或患职业病造成去世亡的,按赔偿基数的1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

16.职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退休后患职业病的,其工伤报酬如何支付?

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对打仗粉尘、放射性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在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办理退休手续前,应进行职业康健检讨,并将检讨结果奉告职工。
被确诊有职业病的应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报酬核定手续,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报酬;被诊断为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在医学不雅观察期间不得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其退休后确诊为职业病的,可以办理工伤认定,享受除一次性外的其他工伤保险报酬。
用人单位在与职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办理退休手续前未进行职业康健检讨的,职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者退休后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由原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工伤保险任务。

17.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件报酬如何处理?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在海内发生并由外方支付赔偿的工伤事件报酬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8]9号),在海内发生由外国人造成的工伤事件,并由外方给付赔偿金的,被侵害职工的工伤保险报酬应参照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职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险字[1992]16号)、《关于外派劳务职员因工伤亡保险报酬问题的复函》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
外方支付的赔偿金,属于人身侵害赔偿性子,应归被侵害职工所有。
同时,该职工应从外方赔偿金中偿还企业为处理该工伤事件垫付的医疗用度、工伤津贴的用度。

18.外派劳务职员伤、残、亡善后问题如何处理?

《劳动部关于外派劳务职员伤、残、亡善后处理问题的复函》(劳险字[1992]16号)中规定:对我国外派劳务职员发生伤残、去世亡事件的善后处理问题,应参照《国务院关于驻外、援外职员在国外捐躯、病故善后事情的暂行规定》(国发[1981]147号)规定的原则处理。
详细见地如下:

(1)外派劳务职员伤残或去世亡属于国外有关方面造成的,外派单位应积极索赔,不应为外方承担侵害赔偿任务。
外方付给的赔偿金,原则上应归当事人或其家属所有。
但单位已垫付的诉讼费(包括索赔支出的用度)、医疗费、照顾护士费、治疗期间人为以及事件善后处理等用度,应从国外赔偿金中扣还。

(2)外派劳务职员在国外发生伤、亡后,应按照因工伤亡对待。
国外赔偿金与海内工伤保险报酬相重复的用度可酌情扣发。
但国外赔偿金中的精神丢失赔偿不作为重复报酬打算。

(3)国外没有赔偿金的,按海内工伤保险报酬处理,所在单位应给予适当照顾。

19.承包后招用工人发生工伤应由谁承担任务?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用工主体的复函》(劳办力字[1993]17号)、《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用工主体的复函》(劳办发[1994]109号)和《关于私人包工卖力人工伤报酬支付问题的复函》对此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1)包工卖力人是国有企业的职工时,招用工人应由企业卖力,并签订劳动条约,被招用工人的工伤报酬应由企业卖力。

(2)包工卖力人是社会上的职员的,如果是经劳动部门批准具有用工权的,其招用工人的工伤报酬应由包工卖力人承担;如果是未经批准造孽用人的,首先应接管劳动监察机构的惩罚,然后承担其招用工人工伤的报酬。

(3)对不按国家规定实施无效承包活动的单位,劳动监察机构应按规定予以惩罚,用人单位造孽用人的,工人的工伤报酬应由该单位卖力,包工卖力人造孽用人的,工人的工伤报酬应由包工卖力人承担,如其确实无力承担,由发包方的单位承担。

(4)包工卖力人是发包单位职工并属于合法承包者,其本人的工伤报酬由发包单位卖力。

(5)私人包工卖力人与发包单位没有劳动关系,而只订立了经济承包条约,若承包条约中对其工伤问题有明确约定,从其约定;若承包条约中没有约定,则由其本人承担自己的工伤报酬。

20.因工致残职工被判刑解除劳动条约后报酬如何处理?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因工负伤致残的劳动条约制工人被判刑后可否享受因工负伤报酬问题的复函》(劳办力字[1993]16号)精神,考虑到因工负伤的工人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以是在解除劳动条约时,由单位按照其伤残程度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费,详细标准按当地规定实行。

21.职工高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件如何处理?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在高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紧张任务交通事件后报酬享受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7]115号)规定,凡是职工在高下班必经路线途中遭受非本人紧张任务的交通事件后负伤、致残或者去世亡的,无论该职工及其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该职工都应认定为工伤,并享受有关的工伤报酬。
如该职工及所在用人单位已参加了工伤保险的,有关的工伤报酬按当地规定实行;如该职工及所在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的工伤报酬则由该职工的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在高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件侵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
这里“高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事情的高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高下班途中。
“受到机动车事件侵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件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件造成的。

22.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是指哪些人?

《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规定,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是指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该规定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个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

该规定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该规定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3.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在那些情形下,可申请养活支属抚恤金?

《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范围规定》规定,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依赖因工去世亡职工生前供应紧张生活来源,并有下列环境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养活支属抚恤金:

(1)完备损失劳动能力的;

(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5)工亡职工父母均已去世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6)工亡职工子女已经去世亡或完备损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7)工亡职工父母均已去世亡或完备损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24.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在那些情形下停滞享受养活支属抚恤金?

《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范围规定》规定,领取抚恤金职员有下列环境之一的,停滞享受抚恤金报酬: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备损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去世亡的。

领取抚恤金的职员,在被判刑收监实行期间,停滞享受抚恤金报酬。
刑满开释仍符合领取抚恤金资格的,按规定的标准享受抚恤金。

25.享受抚恤金报酬的资格和条件如何认定?

《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范围规定》规定,因工去世亡职工养活支属享受抚恤金报酬的资格。
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终极结论。
(3)职工因工伤报酬给付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但是,职工与社会保险机构发生的工伤报酬给付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职工可向社会保险机构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