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王昊飞、张博宇、魏蒙
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的许多村落屯,每逢凛冬时节曾因景象寒冷、人气不旺,成为“寒”山村落。近年来,在冰雪经济和村落庄振兴计策的驱动下,这些“寒”山村落正在变“暖”。
夜幕降临,寒意陡增,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的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雪具大厅里,上海游客陈海乐脱下雪具、收起雪板,在手机里找到一个标记为“柴火炖”的电话拨了过去,“老板,今晚还是两个大人、两个小孩,给我们炖只鸡。”
10分钟后,陈海乐的电话响起——一辆车已经在门口等待,载着他们一家来到1公里外的东岗镇果松村落用餐。餐馆老板娘孟宪芳身着“东北大花被”图案服装,激情亲切地把他们迎进屋内。这处由山村落民居改造的餐馆内热气蒸腾,灶台下的柴火哔啵作响,大铁锅内咕嘟嘟冒着汤泡。
“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天过来。滑了一天雪,晚上吃这种热乎乎的东北菜,身心都放松了。”陈海乐说。此时,村落里近半数民居改造的田舍乐院内都已点亮红灯笼或霓虹牌匾。夜风吹动着炊烟气息,一束束车灯移动在起伏的村落路上,点缀着山坳间又一个热闹的夜晚。
陈海乐用餐的“老关东泉水柴火炖”内有30多个灶台,此时“火力全开”,一个个大铁锅里分别炖着鸡、鱼、排骨、豆角干、宽粉等食材,围锅而坐的游客正大快朵颐。孟宪芳的电话还是接个一直,她说:“进入雪季之后,来滑雪的游客越多,我们就越忙。”
以前,果松村落只是长白山区一个客迹罕至的小村落,村落民生存长期依赖栽种人参或外出打工,每到冬天算夜雪封山时这里更显冷僻。近10年来,一些企业相继来到长白山区投资冰雪经济,加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来这里滑雪、赏雪、体验民俗的游客日益增加,为这些“寒”山村落带来了“暖”机遇。
“我原来也是在表面事情,6年前回到村落里开始经营这个餐厅。”孟宪芳说,现在村落里差不多一半农人在参与冰雪干系的旅游做事,很少有人出去打工了。
像果松村落一样借助冰雪经济实现由“寒”到“暖”转变的偏僻村落,如今在长白山区不胜列举。
距果松村落约37公里的兴隆乡南天门村落,这几天也欢迎着新的游客。南天门村落东侧去年建成的文艺范儿民宿“贵本山居”内,旅游项目卖力人刘丁齐向游客先容着玄武岩铺就的墙壁、崖柏雕琢的墙饰、落叶松做成的吊灯。“这些都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创意,连我们的火炕都是黄泥稠浊村落里栽种的艾草砌成的。”她说。
相较于毗邻雪场的果松村落,南天门村落更显偏僻。刘丁齐先容,虽然没法近水楼台借力雪场,但村落里近年来一方面挖掘着自身的资源上风发展旅游,一方面依托线上推介持续刷存在感,使许多游客乐意在数九寒天里来到南天门村落看一看高跷秧歌、品一品人参烧酒……
刘丁齐曾经在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从事产品推介,几年前,跟随爱人回村落创业。他们将自家改建成了民宿,还联合村落民成立了贵本旅游专业互助社,依山傍水吸引游客来打卡。“只管这段韶光受疫情影响客人少了一些,但是我们对村落庄旅游的前景充满信心。”她说。
寒冬里各式各样的“暖”元素,正成为“寒”山村落实现振兴的新抓手。除了吃暖锅、喝暖酒、睡暖炕、体会“暖”做事之外,长白山区天然的温泉也是当地村落庄发展经济的一张“暖”牌。
抚松县神仙桥镇神仙桥村落以氡温泉有名。近日带着百口在长白山区滑雪度假的广州游客刘建冲说,非常遗憾这几天商家停息业务,没有体验到雪窖冰天间的室外温泉,但这一趟从学习滑雪到打卡村落庄,确实不虚此行。“期待明年再来长白山滑雪时能填补没泡到温泉的遗憾。”
“柴火炖”的包间里依然鼓噪。陈海乐见告,返回上海之前,他们一家还要到附近的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落打卡。“希望能够领略到这里的冬季风光和民俗文化。这里很冷,但是这里也让人觉得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