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见过最难修的是什么车型?这车哪个部分是最难修的?
2.日系真的很结实耐用吗?你以为日系真的比德系更不随意马虎坏吗?
3.从售后的角度来看,建议买小众品牌吗?小众品牌维修用度到底是贵在哪里?
大众做事顾问目前见过最难修的是大众的1代和2代EA888发动机,漏机油、烧机油是常见问题了,轻微厉害点的开不到5000公里就开始报警。漏了就修,修了还是会漏,而且维修又费钱。拆火花塞随意马虎把点火线圈拆坏,换一套火花塞还要搭上1--2支点火线圈。
日系车也不一定故障率就低,还是要看用车环境和养护习气,有些小问题车主未必能察觉。
末了,不建议买小众品牌,一样平常省会才有4S店或者维修点,维修很未便利,比如安全气囊电脑板发生故障,一样平常情形花个几百块钱解码就完事儿,但去维修厂连数据都找不到,末了可能要花大几千改换新的电脑板。
别战胜务顾问别克车最难修的该当是1.6T的英朗和君威了。这款车问题是它的橡胶密封件寿命弗成,新车开3年,节温器、冷却系统回水管、水泵、副水壶等就随意马虎渗漏。开到4~5年时,机油格座里的密封圈也会硬化失落效,导致油水稠浊形成乳状液体,1.6T发动机须要拆装涡轮进行改换,以是用度也会比较高。
经由韶光考验,得出的结论这天系确实耐用,但条件是自吸发动机。都说大众烧机油,那是EA888的锅,同期间的EA111那款1.6L自吸就没见人抱怨过。后来掌握本钱太过分,这也是大众自己作去世,导致速腾断轴,帕萨特A柱弯折,活该在中国市场失落客岁夜量份额。
买小众品牌的群体,肯定是特立独行的,我以为他们是不会来看车fans的,不知道真实情形怎么样。站在售后角度,建议一样平常人随大流,根据销量榜来选,就算碰着问题,办理方案也会完善些。
小众品牌维修,关键问题还是韶光太长。记得之前有台昂科雷亮故障灯,维修技师光检讨加试车就耗费了5天,零件又等了15天,末了改换了一套喷油嘴。维修韶光太长,客户肯定一肚子苦水,但是在冷门车、冷门品牌上,便是正常流程。
维修厂机修师傅
在中国能见度最高的几大车系“中美德法日”,对付修理工来说,最难的造孽系车莫属,法国设计师刻在骨子里的浪漫造就了法系车独具一格的设计思路。如果还要在法系车里选一辆的话便是DS5,发动机是和宝马一样的1.6THP,车身和底盘及电气设备是范例的法系设计,线路颜色种类少且密集,排查故障本身就很费韶光,加上和THP发动机的线路混为一体,两种不同诊断思路也会相互影响,导致诊断韶光更长。
日系车相对来说故障率较低,行业内有这么一句话,“开日系车专修店会饿去世”。日系车设计和生产相对守旧,不像德系那么激进,用未经市场磨练的新技能,以是日系车零部件特点便是大略务实,用最大略的设计整出最实用的功能。德系车零部件特点是功能多且强大,相应的电子设备也多,故障率自然高一些。
大略赋一首打油诗来概括小众品牌特点。
汽车品牌上百类,
选择小众悔堕泪。
你若要问为什么,
质量不好还贼贵。
价格和质量是其紧张诟病,有名度不高还随意马虎被认错。如讴歌被认发展安,英菲尼迪被认成奇瑞,斯巴鲁被认成启辰,欧宝被认成众泰等。其余在二手车市场并不热门,以是保值率不高。
从售后角度来看,不建议买小众品牌,海内小众品牌配件选择性不多,乃至部分要从省外发货,等待韶光长而且价格高。比如,欧宝雅特中控CD机须要从上海发货,而且价格昂贵。
比亚迪做事顾问我一共做了3个品牌,从斯巴鲁、凯迪拉克到如今的比亚迪,这三个品牌都碰着过奇奇怪怪的车。
斯巴鲁期间碰着一台STI缝合怪,车身是牛鼻子期间的翼豹,动力部分用的是STI的机头,底盘又用WRX的,最搞笑的是那个车主是二手接盘过来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哪个配件用哪个车架号,那台车的故障是拉缸以及底盘异响,大致问题知道,难点在于到底该给这个车用什么车架号的配件,结果便是师傅抬上抬下发动机3次,历时2个月,末了发布“我们斯巴鲁4S店搞不定这台车”,直接没收客户钱,客客气气送走,客户也不止一台车,以是也倒以为无所谓,末了给了我们做事满分。
在凯迪拉克时也有一台怎么修都搞不定的神车,铂金的CT5,1500公里新车。从涌现故障到末了出厂历时近2个月,而且交往返回不同的故障。表现在车辆熄火后无法启动,第一次涌现时,拖车到店里,技能总监用了2天韶光专门找故障,愣是没找到缘故原由。末了申请厂家技能增援,按厂家辅导检讨,又花了一天韶光,还是搞不定,此期间又涌现新问题,钥匙无法解锁了,又只能先办理解锁问题,检讨创造整套一键启动系统都没反应,只能索赔订货,向厂家订购了新的钥匙以及车身线束,到货后创造新钥匙无法匹配,厂家技能老师也懵逼了,又全部排查一遍,疑惑在运输过程中可能晃动坏了,又重新订货。维修期间客户到处找关系向我们施压,全体售后都是精神紧绷,焦头烂额。
前后折腾十几天,换了一整套一键启动系统,修睦之后,客户开回去7天不到,再次涌现故障,偶尔启动一下,偶尔又熄火,又把这个大神抬了回来,换了车身电脑以及发动机线束,排查、维修、订货,半个月又没了,这次客户去世活都不接走车了,一定要我们连续试车,前后用了靠近5箱油,十几天韶光,我们都以为没问题了,客户在这个期间受不明晰,找工商局和政府关系,一定要退车,按三包法又达不到退车标准,售后领导真是看到他都怕了,末了结果便是退车,除掉购置税以及保险,接盘给第二任车主,后面的故事我就不大知道了,那时已经从凯迪跑路去了比亚迪,听说彷佛第二任的晦气蛋故事还偶尔有。
日系结实耐用得分几个情形来看,我在斯巴鲁呆了近4年,斯巴鲁的故障都相对单一,比如轴承磨损、衬套分裂、避震漏油这些,都是一锤子买卖,换完了,他又能给你造个几年。
从售后的角度来说,小众车型有几个问题,配件少、配件贵、懂的人少,问题也相对多难以诊断。我表弟买了台18年阿尔法罗密欧的朱丽叶,纯洁意大利味道,水箱漏水,发动机防冻液渗漏,后视镜折叠异响,这种我完备无法想象的问题都涌现了,紧张是这玩意还没多少人会修,末了只能去阿罗4S店,跟阿罗的钣金师傅谈天时,他说也常常碰到表面修理厂拆阿罗保险杠,把保险杠扯断掉只能送4S店的情形,由于阿罗保险杠上有个特殊薄弱的支撑点,是扣在车身上的,拆装的时候,稍不把稳把塑料固定点扯断就晦气了,没做过这个车,或者不是专业的,常常忽略这些细节。
小众品牌的维修用度也贵,紧张在于很多配件没有第三方渠道或者是海内副厂件。比如我自己的斯巴鲁翼豹,一个发动机塑料下护板,厂家订货辅导价是430元,比亚迪汉200块钱不到,而且3天就到货,轮窝的挡泥板340元,比亚迪只要130元,同样的车身辅导价造成的配件价格相差别常多。而且小众品牌的很多货,咸鱼上的价格比4S店还贵,末了只能通过4S店订货,偶尔碰到晦气配件海内没货,要从日本或美国订货,周期长达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