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道在浙江事情期间,稽核湖州市安吉县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

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转化器是什么?如何转化?回答这个问题,须要从理论到实践,从知道到做到,不妨来看看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落的探索之路。

山高水更长看江西林改第一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探索之路 汽车知识

经由春夏酝酿,“江西林改第一村落”长水村落更显葱郁,20年来,从退耕还林到封山育林,再到植树造林,长水村落山更绿、水更清,全村落拥有12.4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高达93.7%。
2023年,长水村落村落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

然而,长水村落村落民也曾一度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他们是若何走出“发展的烦恼”?这得益于长水村落完成了从“核算生态产品代价”到“构建资源与产品信贷机制”的升级,村落民依托对山、水、林、田、房屋的代价评估,得到绿色金融信贷的支持,从而拓展村落庄生态家当,实现从“生态颜值”到“经济代价”的转化,长水村落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路径越走越宽。
2021年长水村落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向GDP的转化率达到13.5%,估量到2025年达到25%以上。

生态优先护绿固本

连绵的山、流淌的水、葱茏的树……连日来,徜徉长水村落,只见群山披绿,潺潺流水穿村落而过,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在村落口,红豆杉广场旁的小木屋里,村落民张绪红泡好一壶高山野茶,让游客品尝一份甘醇,同时向游客讲述长水村落绿色发展的故事。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的长水村落,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砍树卖钱。

“以前,我是做竹木加工的,生产一次性筷子、牙签等。
钱能赚到,但树也没少砍。
”张绪红回顾道,那时,村落民为了生活只知道砍树,却不知道种树,久而久之,山秃了、地也荒了。

“山里的树没了,大雨把泥巴冲进河里,河水越来越浑,松鼠、野猪等动物无处藏身,越来越难见到。
”张绪红接着说,再后来,村落民不断外出务工,村落里人越来越少。

走到举步维艰的转型路口,长水村落干群痛定思痛,决定调度发展办法。

2004年,长水村落开始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2.4万亩山林全部承包到户,426户村落民户户都有林权证,村落民“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的主人翁意识被引发,曾经的“砍树人”放下了斧锯拿起了锄头,从造林到护林,再到营林,他们变身“护林人”。
由此,“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履历传遍全国。

2017年,长水村落林权改革再升级。
武宁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构建起县村落庄三级林长组织体系,长水村落把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村落民的积极性更高了,走出了“山更青、权更活,民更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长水村落村落民的生态理念不仅落实在行动上,还写进了家训,挂在厅堂、刻在门口:“我们便是要让子孙后代都爱护家乡的山和水。

绿色发展渐入佳境

长水村落的野生红豆杉随处可见,村落口17棵树龄800年以上的红豆杉冠盖如云,尤为宝贵。

家住千年红豆杉群旁的卢咸成,把家里捯饬一番,一楼经营餐饮,二楼用作住宿,取名红豆杉饭庄。
为游客供应具有当地特色的土菜,他还发卖低廉甜头的红豆杉果子酒、野蜂蜜。
一年下来,他的收入多于外出务工收入。

看着卢咸成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不少村落民也随着做起了生态奇迹。

走南闯北的卢剑冰打起了“借绿生金”主张,依托山里繁茂的红豆杉,依山就势建造了28栋木屋,取名悦山居。
“网友们,看,这里空气清新,溪水潺潺,欢迎来度假。
”卢剑冰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直播“贩卖”家里的绿水青山,旅游旺季时,房源便供不应求。

当年,退出竹木加工行业的张绪红,另辟路子走上了“点绿成金”的幸福路。
他把目光投向了山里不起眼的野茶,先是自采出售鲜叶,后来收购村落民采摘的鲜叶制茶,还注册了品牌,仅去年茶叶发卖收入就超百万元。
“这可是大自然赠送啊。
”张绪红笑着说。

护生态便是富口袋,返乡创业的村落民万里云苦心研究找到适宜武宁栽种的南方红豆杉,便在“添绿增金”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从红豆杉栽种造就到技能开拓,再到园林绿化、生态康养,他的生态奇迹初具规模。

村落民们加倍笃定“守绿换金”道路可以长远,2021年村落里建起了长水菌草园。
菌草园内,树上长着铁皮石斛、林下生出茶树菇、秸秆堆里长出姬菇……村落民们不禁惊叹,长水村落可谓处处生“金”。

“为了让村落民端好‘生态碗’,吃好‘生态饭’,镇里大力推动长水村落农旅领悟。
”罗坪镇党委布告赵钢说。
2021年,长水景区旅游公司合时而生,推动村落落变景区,并实体化运营,2020年长水村落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游客数量达30万人次。

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动共同富余

高处俯瞰,沿河而上,红豆杉乐园、养生谷、星空营地、蜜蜂园、循环家当园、菌草园等相继在村落里落地生根,让小小的长水村落抖擞出新活力。

活力源自主异。
2020年,长水村落绿色家当虽然初露头角,但是村落里生态家当仍存在发卖难题、村落集体经济由弱转强仍需时日,“两山”转化的钱从哪里来?时任村落委会副主任的卢咸锋顾虑重重,恰逢南昌大学江西生态文明研究院郑博福教授一行前来武宁县开展江西省重点智库课题调研,县发展改革委向调研组先容了武宁“两山”转化与生态产品代价实现的上风和困境,并约请调研组到长水村落实地稽核。
卢咸锋陪同郑博福进组入户,直奔问题,探求对策,他们一拍即合,依托长水村落这块试验田推进产学研领悟,加快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说干就干,郑博福首先领着20多个师生在村落里进行了全面“扫描”,对每户村落民的林、地、池塘等资源进行精准确权,给山林、房屋、特色产品等精准核算生态产品代价,用两个月韶光摸清了长水村落的“家底”,为绿水青山打算出“身价”。
“长水村落林权改革后,村落民虽然有了林权证,但因地皮、山林边界不清、权属不明等缘故原由,导致生态产品的代价很难变现。
”郑博福说。

村落民“家底”摸清后,2021年5月,武宁县与南昌大学开展校地互助,创新成立了全国首家生态产品代价转化中央。
在这个转化中央,村落民的生态资源不但可以进行抵押、流转、入股,生态产品还能通过中央交易、收储,可质押、可融资。
“这个转化中央可以让资源、资产、资金流动起来,村落里真的盘活了。
”村落支书卢咸锋说。

2021年,村落民万里云购买6万余株红豆杉苗的资金没有着落,他十分焦急,当得知可以通过生态产品代价转化中央申请贷款,他立即提交了贷款申请,银行很快把资金拨付到位。
“这次贷款不须要永劫光评估,发放贷款也很快,这对付农业企业来说便是‘及时雨’。
”万里云说,发放贷款快的缘故原由是,生态产品代价转化中央随时可以对他家林地进行生态代价核算。

作为村落里的养蜂能人,村落民况宏刚一贯计算着转型升级,迫于资金困境,让他时常望“蜂”兴叹。
2021年,他同样通过生态产品代价转化中央申请贷款,蜜蜂养殖规模从数十箱扩大到260多箱。

受益的不仅是村落民,长水村落集体经济也同样迎来发展契机。
2021年,村落办企业依托村落属资源得到贷款后,建成千亩生态循环家当园,涵盖生态果园、蜂蜜园、鱼菜共生园、菌草园等,村落集体经济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5倍多。

如今,越来越多人看到了长水村落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图景,武宁的东山村落、双新村落、北湾村落先后踏绿前行,等待他们的是村落庄振兴、共同富余的新征途……( 朱力 陈化先 李芳)

版面编辑:熊亚光 舒艳秋

制图:戴思洁

编辑:孙沐雨

复审:查婧雨

审签:邱虎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