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增援齿轮厂的那些事。大致发生在1995~1998年间吧。
有时,“名声”在外,压力也大。修睦还好,修不好,真的挺尴尬的。好在对外增援中,每次都修睦了,便是运气好!
齿轮厂一台什么设备坏了?设备名称忘了,是一台数控机床,而掌握系统是专用系统,或者说是非标开拓的。
齿轮厂维修工没少下功夫,维修工程师带着维修班、精修班都忙活好几天了,也没有定位到故障。于是找到了我的导师,这年他已经是七旬老人了,他后来一贯事情到79周岁才离开岗位。起因是患了前列腺癌。我的导师在数控维修方面理论、实践履历俱丰,公开拓表过数百页的数控技能专著。
他们找到我的导师,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出行前先点将,他点名要带着来自我们轻轿发动机厂原电子室的两个人随行。这两个人个中一个是我,一个是一位工人技师,后来他也晋级集团高等工人专家,每月享受3千元津贴。
齿轮厂在城市的东北郊区,离集团总部这边很远。起个大早,赶他们早5点半的班车,来到车间。
第一天理解故障征象,在齿轮厂维修职员合营下,排查了大量常规“可能”诱因,终极基本确定有两块电子板卡坏了。
基本确定有两块板卡坏了
到放工韶光了,我们正常跟他们的班车放工回家。我当时就以为彷佛有些失落礼,我的导师怎么说也七十多了,怎么能让他跟员工挤班车,起大早,何况人家是来无偿增援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照样起早赶班车,来到车间。见到了我的导师,创造他气呼呼的。
车间主任过来陪同维修,导师对他说:不修了,要回家!
原来,他清晨赶班车的时候,司机以为他是蹭班车的,撵他下车。后来经由阐明,司机才知道是增援他们工厂的技能专家。但是过程中,闹得非常不愉快。可以理解,司机态度不好,也不能怪司机。
这是失落礼之二。你让老头目赶班车也好,怎么不交代一下司机?居然闹出这种事。
老师生气了,要回家,不修了。
导师一定也感想熏染到了工厂的失落礼,非常烦懑,武断要回家。车间主任劝不了,只好去找来厂长。厂长理解情形后,当面道歉,后来又找来司机道歉。司机也很抵触,说实话,这事真的不怨司机。
好说歹说,老头目气消了。从当天下班开始,工厂安排专车接送导师。我和那位工人年轻,连续坐班车。都是集团在职的人,这倒没什么,在哪里都是为集团干事。但老爷子毕竟是退休的人,人家是纯粹的无偿奉献,礼节上就不应该一样了。
我的导师还真不是摆谱。他退休时,在写给集团领导的一封信中表示,只要集团有事,他可以随传随到。由于他为集团事情了一辈子,对企业感情很深。
师徒协力,设备正常运行我们大致也忙了两三天,后来的测试中,那位工人技师修睦了一块板子,判断出一个破坏的芯片。我修睦一块板子,并识别出一个击穿了的传感器。大概率问题来自击穿的传感器,造成短路,破坏了上级检测板。故障在初期的摸索维修中,也可能扩大。
结合修板和改换备件,设备终于正常运行了!
停了几天的设备规复了生产,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停了几天的设备规复了生产
这次维修真的有一点朦朦的,好在导师在,有主心骨,修睦修不好,有“个高”的顶着。估计我们小辈自己去,未必能修复这么严重的故障。毕竟我们不是专业数控厂家和弱电维修职员,我们第一角色是设备用户,担当的是设备掩护保养和普通故障维修。
第二次增援,厂家已经修了三天,为什么还找我?一、两年后的一天上午,我在轻轿发动机厂担当主任工程师期间。再次接到公司指令,还是齿轮厂的设备坏了。这次是一台立式数控铣床,听说厂家已经在那里修了三天。工厂焦急了,再不修复,就要影响总装线装车了。
我心里犯嘀咕,机床厂家工程师都鼓捣了三天,把我找去,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硬着头皮去了,来到车间维修班。听班长向我先容故障征象,去了一趟现场看了看报警信息,并记录下来。
去现场看了报警信息,并记录下来
厂家来了两位工程师,也在现场,还在那里忙活。
班长大略先容了我,厂家工程师压力估计更大了,由于他们修不好,工厂又找外助了,但这个外助却是集团自己的人。
实在,我心里也毫无把握,该当是厂家两个人在这三天也没修睦的缘故原由吧,先入为主,认为问题小不了。这些都给了我压力,我能修睦吗?
看了一个半小时英文解释书,现场维修半小时定位故障回到维修班,我找到解释书。继电电路图倒没什么,很随意马虎看懂,倒是先容系统的是一个一百多页的小册子,64开的小本子,而且是英文原版。
维修工看不懂英文,也问不出什么。我就根据故障征象和报警信息,逐页查找干系章节阅读下来,边阅读边用汉语翻译要点。
我边看边用汉语翻译解释书要点
我见告班长,我写汉语,是为了他们往后能看懂。班长说,他们的技能员就没有人教他们这些,维修班从来也没人研究过这个英文解释书,由于也看不懂。
这样过去了一个半小时,大致有了方向判断:到现场要检讨位置环参数设置、传感器反馈旗子暗记等是否正常。
现在回忆,我都惊诧当时的直觉怎么这么准。
现场开机,不管报警,直接打开参数表,检讨位置环参数。包括丝杠螺距、每转脉冲数、传感器数据等,按照参数,该当安装的是2560脉冲/转的传感器。
来到机床后部,检讨与伺服电机同轴匹配的传感器,创造居然是1280脉冲/转的传感器!
怎么可能?参数和传感器不匹配,位置环肯定报警啊!
位置环反馈超差嘛!
伺服电机位置编码器与参数不匹配
问维修工,原机器怎么可能器件不匹配?见鬼了?
维修工说:厂家工程师为了验证故障,从别的同类设备上换过来一个传感器,还没有换回去。
“这不就对了吗!
那个位置传感器呢?”我问。
队长带着我来到其余一台机床,这台机床上装着移过来的故障设备传感器,同样无法事情。
我让班长拆下来检测。位置传感器拿下来后,用万用表丈量了一下电源地对电源正、旗子暗记真个电阻。结果创造电源正对地直接短路,零欧姆!
位置编码器电源正对地短路了
我见告班长,位置传感器肯定坏了,这是故障的根本缘故原由。而换过去的传感器之以是不好使,是由于参数不匹配,两个传感器只管形状一样,但电气参数不一样。
班长问怎么办?我说改参数。
来到故障立式铣床边,进入系统,修正参数,把精确的位置环参数(传感器每转脉冲数)写进去。
再试车,设备运转起来了!
班长眼睛里放光,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我的眼神,充满了佩服。
数控铣床规复了正常运行
实在,我一贯的讲解,他听的云里雾里的,并没有理解。但是看到设备好了,这复书任了我是真的懂数控了。
厂家中年工程师说:“我是新入职的!”
我见告班长,终极办理办法,便是买个传感器。如果厂家不单独供应,就得连电机带传感器一起买。当时的厂家便是只卖总成的,为了赚牟利润。
厂家工程师也一贯在关注着我们这边,维修工递话说,我这边已经找到问题了。
厂家工程师还有点不信,他们折腾三天,我这才两个小时,就找到了缘故原由。跑过来问,我大致向他们说了我的判断和理论上的阐明。
设备实实在在的好了,就摆在那里,不由得他不信。
这时厂家工程师脸挂不住了,觉得说话都有点结巴。个中那个主修的中年工程师(厂家的中方工程师代理)连连阐明:“我也是刚招聘入职的,报到不到一周,对设备还不熟习。”
厂家工程师说他是新来的,不熟习设备
无语。你再不熟习,也比我这个只看了一个半小时英文解释书的人强吧?何况你入厂还有培训,又在故障现场泡了三天!
这类设备维修思路无非是:
先现场理解故障征象和查阅故障信息提示;
再根据维修履历和对事理的理解,遐想到故障方向;(以是学习事理很主要)
然后去查解释书,理解大致的操作、诊断方法,当然如果是你熟习的设备,可以省略;(以是,事先阅读解释书很主要)
按照解释书去核对、修正现场参数和检讨外部器件,排查、确认故障点。(常常亲自动手很主要,积累实践履历,而不是总当帮手。)
这不便是正常的维修思路吗?
类似的滥竽充数的厂家工程师,我碰着过三次,终极都不得不立足于自己办理问题。
朋友们,你们说,我的经历是靠运气呢?还是靠勤奋学习和积累?我以为两者都有,但最主要的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