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拼20多年,当过学徒,跑过运输,做过主管,也拿过高薪,终极决定从事玻璃行业。”曹义保先容,自己在多行业的打工经历是笔宝贵财富,使自己找到了人生定位。他于2017年6月还乡创业,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创立了沅陵县首家玻璃制品公司,今年6月,他又投入100多万,在借母溪大水坪村落开设扶贫车间,把工厂设在穷苦户的家门口,成为“百企帮百村落”行动中的一员。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人生
曹义保家住沅陵借母溪乡曹家村落,兄弟姐妹6个,他排行第5。贫瘠的家境,使他早早考试测验了生活的艰辛不易。16岁那年,他辍学加入外出务工大潮。
一无学历,二没技能,初出家门,曹义保干的是力气活。他先后辗转于甘肃、浙江、广东等地,干过工地、进过厂房、当过发卖、做过主管,居无定所,收入微薄。
2002年,不甘平庸的曹义保辞去主监工作,主动到人才市场应聘,并成功加入永昌玻璃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普通包管,始与玻璃结缘。
这家国营公司在当地排名前五,实力雄厚,技能过硬,曹义保扎根一线,从普通员工做起,他手脚勤快,能吃苦刻苦,很快就闇练节制了生产工艺及流程,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技能骨干。
公司高层非常关注这位任劳任怨的年轻技能员,感到是颗“好苗子”,不仅帮助他报名参加课外培训,而且送到职场参加职业经理人学习。学成归来,他先后担当公司生产总监、副总经理,这一干便是9年。
“透明天下有乾坤。”曹义保与玻璃打交道多年,对制作工艺技能出神入化,并闇练节制了该行业市场状况。至此,他找到了适宜自己的行业,誓在“透明天下”里闯出一片天下。
招商环境优秀,解了后顾之忧
“薪资再优、职务再高,也只是一位打工仔。”公司开出的50万年薪,不可谓不丰硕,然而,曹义保感到打工不能干一辈子,自个创业才管长远。由此,他萌生了还乡创业的想法。
2017年,沅陵县政府到广州招商,双方“一拍即合”,当场签订意向协议。
不久,曹义保专程返回沅陵,通过调查市场,实地稽核,漫谈互换,他对县委、县政府在鼓励老乡返乡创业的优先政策上很满意,对市场前景也颇为看好。
“厂房俊秀,内部空间大,走水、通电政府有专人管。”开工设厂盘根错节,曹义保原以为困难重重,没想到一起“绿灯”。
商粮局、工业园管委会等多部门主动上门做事,积极折衷各方办理问题,政府对入园企业免租三年,还优先安排公司管理职员、技能骨干的子女在城区重点学校就读,彻底办理了后顾之忧。
签订入园协议后,曹义保从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和职员招聘、技能培训,到公司正式投入生产,只用了短短二个月韶光。
“盘点建厂一周年收入,当初的决定是对的。”曹义保先容,公司去年10月份正式运转以来,年产值达2000多万,纳税100多万。目前,公司有5个生产车间,厂房面积8000平方米,驻园区内员工82人。
饮水思源,富有良心
“多亏有公司做后盾,我的家才没坍塌。”益新公司管理职员杨德开,家住沅陵县二酉乡棋坪村落,公司成立之初他慕名加入,成为返乡务工职员。去年,杨德开的妻子不幸患上尿毒症,公司嘘寒问暖,帮钱帮物,让他深切感想熏染到大家庭的温暖。
来自泸溪县的公司开介技能工杨北洋,去年十月来到益新公司事情,小伙子技能博识、事情负责,现在月人为能拿到4000多元。今年7月份,公司组织所有员工和部分客户赴借母溪景区旅游,他非常生动,希望扎根益新公司,并在沅陵安家。
曹义保成功创业的故事,在他的家乡借母溪传为佳话,今年6月,他主动加入沅陵县“百企帮百村落”军队,这位从大山走出的田舍子弟怀着一颗戴德心回报家乡。
他先后投入100多万在借母溪大水坪村落设立益新特种玻璃扶贫车间,技能培训80多人,达成就业55人,吸纳穷苦户18人。扶贫车间采纳计时上班制,员工人均月人为2500元以上。
“企业讲诚信才能持久,商家凭良心才能恒远。”曹义保先容,沅陵县城乡面貌日月牙异,玻璃市场需求逐年增大,之前县域所需全部外购,交通本钱大导致价格高,交货韶光长。益新公司刚好补充县域企业空缺,沅陵公民足不出县就能买到质量上乘,价格优惠的玻璃制品。
“除了汽车玻璃,其他行业都是我们生产的范围之内。”曹义保决定采纳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沅陵县三维技校及沿海公司达成培训协议,瞄准玻璃生产技能前沿,打造适应时期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将沅陵益新玻璃推向全国乃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