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每个80/90后以前都看过这个片段,换台的时候碰着这触目惊心的画面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没想到看完才知道是广告。
除了撞巨蛇,大运还找张柏芝拍过一组摩托车广告,没有了触目惊心的血腥画面,只剩下帅气和惊艳,结尾依旧是经典的”风驰天下,大运摩托”。
毫无疑问,这些广告的推广效果非常成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帮助大运汽车在商用车领域中曾取得不错的销量表现。
但说来大家可能不信,现在的大运汽车,不仅造重卡和摩托车,还玩起了新能源。
不是那种新能源卡车,而是真正的新能源乘用车。
前段韶光,品牌哥刷汽车之家的时候有时创造,最近冒出来一个叫“远航”的新势力品牌,车标长的像宾利。几款车型里有SUV也有轿车,关键还定位豪华品牌,卖得不便宜,价格30-60万。
经由查证,这便是大运汽车下面的新能源品牌。
是摩托车不好卖了还是重卡不喷鼻香了,大运怎么就想起来造新能源乘用车了呢?又是哪来的勇气敢定三五十万的价格?
这期视频,我们就借此话题,来全面理解下大运这个汽车品牌,是如何从摩托车到卡车,又为何溘然押注新能源乘用车的。
01
虽然大运的重卡有名度最高,但重卡并不是他们的发财业务,反而是摩托车。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这背后的故事还得从大运创始人远勤山提及。
远勤山,1968年出生在山西运城屯子,和大多数企业家的童年故事差不多,反正就各种穷苦不堪,对此不做过多描述。
17岁那年,远勤山辍学,挑着箩筐卖老陈醋、酱油、鸡蛋等小商品,干了一段韶光不赢利,又从养鸡场买鸡苗,骑着自行车拉到十里八村落卖。
那个年代道路不好,远勤山每天骑自行车累的够呛,每当看到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就非常倾慕,抱负自己也能有一台。
但那时当地一台嘉陵摩托车五六千,入口的上万元,他也只有倾慕的份。
直到一年年底,远勤山在广州打工的大表哥,骑着一台拉风的摩托车回家过年。
看着表哥的摩托车,他震荡的问到:表哥你发了什么财?怎么买得起这么贵的车?
表哥淡定的回答:在广州,这车不贵,只是咱们这卖的贵。
倒卖了几年小商品的远勤山瞬间领悟到,这个就叫做差价,如果去广州把摩托车贩卖到运城,岂不是就发财了?
1987年的大年刚过完,远勤山就借了三千块钱,随着表哥南下广州。
到了广州后,他创造这里的摩托车确实便宜,终极以2000元的价格,提走了一台国产的嘉陵七零摩托车。
但怎么把车运回两千公里外的运城,是个难题,如果找火车托运,用度又太高。
远勤山这小子也是个莽夫,决定直接北上骑行回家。
跨过粤北的崇山峻岭、绵延的衡山山脉、宽阔的长江、滚滚的黄河,一起险要奔波,历时六天五夜,他终于抵达运城。
事实证明,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这台摩托车在运城的第三天就被人以3500的价格买走,一千块纯利得手。
比较之下,那时普通人一个月人为才几十块。
面对这诱人的利润,远勤山修整几天后,又开始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不到一年的韶光,他赚到了一万元。
再后来,远勤山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于是拉来几个老乡一起干。
但那个年代,道路不便,沿途各种地貌又特殊危险,但凡碰着恶劣景象,搞不好会有生命危险,来回几次之后,军队里就有一半人不愿意干了。
远勤山只能带着几个坚持下来的兄弟,一干便是好几年。
1991年,已经赚了50万的远勤山,厌倦了奔波的生活,决定就此罢手。
他在运城的解放北路开了一家摩托车零售店,依赖人脉和当年的市场真空期,顺利成为国内外多个摩托车品牌在运城的发卖代理。
一年后,他就赚了200万。
他能赚这么多,实在不仅仅是靠发卖摩托车,而是依赖摩托车开展其它业务。
比如摩托车运输的木箱,结实耐摔,有的人喜好回收箱子用来储存或搬运物资,远勤山创造商机后,就顺便做起了卖箱子的买卖。
还有便是给省内摩托车买家送货的时候,返程的时候还要空驶,本钱比较高。他就顺便做起了物流的买卖,在送货的路线上,承接一些物流,靠运费狠狠赚一笔。
到1997年的时候,远勤山成立了山西运城工商通达经贸公司,业务遍布全体山西,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摩托车经销商,年营收高达20亿。
但很快,危急就来了。
9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深入让越来越多外资进入,摩托车行业竞争激烈,很多品牌打起了价格战,各地的经销商也越来越多。
特殊是98年,全体摩托车行业面临寒冬,远勤山的通达公司利润降落了四成。
意识到危急的远勤山认为,卖摩托车弗成,必须要自己生产才有话语权。
02
但是,他一个卖摩托的,压根不具备这个能力。
可命运便是让人捉摸不透,远勤山还在发愁的时候,一家名为北易的公司找上了门,希望他能和北易互助。
北易全名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由泰国正大集团下属的易初投资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的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伙创办。
在1998年的寒冬中,北易公司也一样陷入困境,旗下大阳摩托业务亏损。
1999年,远勤山与北易的股东正大集团达成互助,在广州合伙组建了广州大阳摩托,他任总经理。
为了打消各方面顾虑、折衷各方互助,远勤山立下多个军令状、做出许多承诺。
个中一条关于销量,是这样说的:大阳摩托年销量不敷50万台,配件贬价款足额退回。
接着,他就开始了运营操持。
比如引进本田的生产设备、通过此前的人脉一年把大阳摩托经销商扩展到500家、然后便是剧烈打广告。
还请来了国际巨星巩俐,一句“心随我动,大阳摩托”,瞬间让大阳摩托火遍全国,2002年销量52万台,达到了他当初立下的军令状。
和大阳摩托互助的几年间,远勤山摸清了摩托车的生产制造。
于是2004年,他其余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大运摩托”,广州大阳摩托也改名为广州大运机车有限公司。
然后还是和当年运营大阳摩托一样的套路,大力拓展经销商和打广告。
只不过这一次他选了张柏芝做代言人,广告词还是原来的味道:风驰天下,大运摩托。
大运摩托在远勤山的操办下很快辉煌起来,脱销外洋,每年光出口发卖额就有20多亿,还在2008年景为北京奥运会摩托车供应商和残奥会摩托车独家供应商。
03
摩托车取获胜利之后,远勤山不安分的心又连续躁动起来。
早在2004年,他就动手准备了制造重型卡车的业务。
在运城投资20亿建立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期培植占地1500亩,目标产值150亿。
但是,他这个决定长期被集团内部否定。
缘故原由有二,一是他这个造两轮的,哪有能力造四轮。
其余海内重卡市场,长期被重汽、一汽解放、陕汽等巨子霸占,且销量低市场狭小,很难有活路。
然而远勤山不赞许,他认为国家正处于大发展阶段,对重卡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
大运重卡投产前,确实碰着了很多问题,缺配套家当、却人才、却技能。
好在山西省领导给了很多支持,远勤山也比较灵巧,采取了当年很多汽车品牌都习气的“拿来主义”。
2009年,大运第一辆重卡出厂。
这里不是讽刺,实事求是的说,这台车基本是抄袭组装的,发动机、底盘、车桥都用别人的。
最直不雅观的便是驾驶室,采取的沃尔沃老FM设计,基本看不出来差别。
但这不妨碍他的成功,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箱+,这些主流配置,没有什么缺陷。
且连续发挥了打造爆款广告的天赋。
这一次,没请任何明星,而是花了三百万和殊效团队互助,整出了撞大蛇的经典片段,广告词依旧是原来的味道:风驰天下,大运汽车。
随后砸下1.5亿巨额用度,让广告登上了中心电视台及广东、山西、陕西、河南等十余家卫视频道,高密度、全天候循环播放。
短短1年多韶光,“风驰天下,大运汽车”的大运重卡就家喻户晓,也吸引来了全国各地不少精良经销商倾情加盟。
更主要的是,首款车的发布机遇,选的太精准了。
由于就在2008年,国家出台了四万亿投资操持,自2009年海内上马了大批基建项目。
重卡和乘用车不一样,那时候海内技能水平一样平常,一台重卡高强度事情个三年旁边,就会淘汰,海内上马这么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对重卡的需求是天量的。
更何况山西是煤炭大省,大规模基建对能源的需求大增,日益增长的煤炭公路运输使得大运重卡卖得很好。
结果第一年,大运操持的一万台产量就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了,第二年立马调成5万的产量。
后来,大运接连推出了多款重卡,牵引车、自卸车、载货车等等全都有。
借助摩托车业务的出口上风,又把重卡陆续出口到阿尔及利亚、伊朗、厄瓜多尔、埃及、巴西等国。
再之后,大运收购四川银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次年在湖北十堰成立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三足鼎立的卡车家当布局,重卡、中卡、轻卡业务也成功布局。
限于篇幅,下面不再对大运的卡车业务做太多先容。
大略总结一下,大运在10年到15年期间是比较辉煌的,但排名和市场份额也不是很高,一贯被重汽、一汽解放、陕汽等卡车巨子牢牢压制。
且大运的卡车,拿来主义也比较明显,比如N8系列用了良久的沃尔沃FM车头设计,中卡N6与东风天锦系列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说回当下,卡车市场的巨子集中度越来越高,大运这样的二线品牌,很难超出。
比如重卡销量,常年徘徊在6、7名,且与前五差距很大,拿2023年1-10月的数据为例,第五名福田卖了7.68万台,第六名的大运纵然销量大增,也只有2.2万台旁边。
总的来说,大运卡车实力肯定是有的,销量也中规中矩,但想再进一步,险些不可能。
至于大运摩托车业务,已经成小透明了。
04
基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大运在汽车领域的主营业务,要么是结束不前,要么是逐渐掉队,说直白便是到头了,必须做出改变了。
而现在的汽车市场,风口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新能源呀,大运肯定想入场。
其余,这期视频前面如此大篇章先容远勤山的创业经历,大家该当能看出,他的创业进程太顺利了,每一个转变都对时期精准拿捏。
相信在远勤山眼中,或许有几分「以历史,知新替」的意味,现在连续押注新风口也是如此。
当然,还有一点,新能源乘用车是每个省乃至每个市都想拥有的朝阳家当,对付家当转型困难经济发展较掉队的山西省来说,恐怕当地政府也在不遗余力的推动支持大运的转型。
以是,我们就见到了大运的新能源乘用车业务。
OK,大运的乘用车,实在发展的挺早,开头提到的高端品牌“远航”是后话了。
早在2020年5月,国产新能源还在群魔乱舞的时候,大运就正式推出远志M1、悦虎等车型,前者是MPV,后者是小型SUV。
对付这两台没什么好说的,设计一样平常,配置一样平常,价格一样平常,定位更是一样平常,纯粹是守旧的试水产品,销量同样一样平常。
举个例子吧,近一年,远志M1销量只有几百台。
便宜的小车悦虎,销量还可以,最近也能卖出个一千多靠近两千台。但总体来看,和主流品牌比较,差的太远。
先期试水之后,这两台车的品牌也基本被玩废了,想连续也不得当。
更何况,国产新能源,有比亚迪这个卷王在,中低端车型竞争太激烈。
大运想要连续,就得冲高,于是“远航”品牌就出来了。
远航出身于2022年景都车展,环球首发四款车型,包括远航Y6、远航Y7两款豪华轿车,远航H8、远航H9两款豪华SUV,均是C+级,定价区间30-60万。
这车标、这造型、这定位,这价格,有一说一确实有高真个觉得。
只是,车还没造出来,就高调发布四款豪车,配上这宣扬图,越看越有点恒大当年PPT造车的味。
当然,人家不是PPT,车已经在最近的广州车展上预售了。
下面详细看车子本身。
博世的电子电气架构、一体化智能底盘集成技能、高等驾驶赞助系统,本特勒的防堕落全铝合金底盘,华为的整车域掌握器、一体化热管理技能、中心网关、智能转向系统,阿里斑马的智能座舱。
以及今年必备的800V高压电池、超1000公里的续航、8155的车机芯片等等都有。
就两个字形容:堆料,能用钱办理的事情,绝不bb。
但是啊,这车子险些没得自己的东西,又深入贯彻了创始人的“拿来主义”精神,和恒大的“买买买”造车太像了。
如果没有自己的技能,纯粹靠买的话,就不可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中,没有必杀技,拿什么冲高端呢?
说到高端,品牌认可度也是关键,大运一个造摩托和卡车的二线品牌,又如何让中产阶级信赖呢?一个产品是否高端,决定权不是品牌,而是消费者。
这里大胆预测一下,远航上市后,会不会再次复刻大运当年的经典广告模式一飞冲天?
车卖得怎么样先不说,给B站up主留下整活的素材也不错。
不开玩笑说个正经的,卖车的条件是有发卖渠道,4S也好,商超体验店也好,至少要铺开,不然人家想买也找不到。
但远航品牌,线下店少得可怜,全国仅9个省有,且基本就省会城市有一家,很多大省如湖北、河南一家都没有,乃至上海都没门店。
OK,说到这里,有些太过于调侃了。
但也实事求是的说,新能源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前有比亚迪这样的巨佬及大批传统油车大厂,后有如日方升的“蔚小理”等新势力,现在华为和小米两大搅局者也势必要盘踞高地。
以是,大运远航,你拿什么打?能打过谁?
05
末了,百花齐放才是春,新品牌初期一定缺少上风,但只要肯投入不放弃,未来还有机会。
汽车市场也须要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流入,这样才能保持活力,让利消费者,将国产车发扬光大。
其余,运城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大运汽车是运城的大运汽车,运城是大运汽车的运城!
”
可见大运汽车对付运城或山西省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在此也祝愿大运汽车,未来能担负起帮助山西家当升级的重任,带领山西在新能源浪潮中霸占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DoNews:产品堆料、拿来主义,大运汽车还能“风驰天下”?
中国质量新闻网:逆流而上,大运汽车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
卡车拍档:「小镇故事」从摩托发展到重卡的草根品牌—大运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