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篇

当代制造成主导

运城撤地设市20年​现代制造成主导 汽车知识

陈永年

中铝山西新材料热电分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BOT项目  高志勇 摄

  沧海桑田,历史巨变。

  撤地设市20年来,运城工业经历了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化蝶蜕变,形成了门类较全、构造合理、特色明显、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当代工业体系,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支撑。

  撤地设市20年来,运城紧抓家当转型和项目培植,在提升家当根本能力、造就壮大新动能上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构造优、质量高、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规模带动

“百强企业”多起来

  2001年是“十五”操持的第一年。

  当年3月7日,运城市召开全市工业经济事情会议,会议哀求通过吞并、重组、联合等办法,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在“十五”末发展一批产值达50亿元—100亿元的“航空母舰”。

  这次会议,被《运城日报》提炼成《全市工业经济事情会议发动身动令 营造“航母”,造就“巨人”》的标题,刊发在头版位置。

  只有对当时运城工业体量的准确认知,才会理解当时人们对“大”的急迫感情。

  2000年,以4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力军的运城工业,工业增加值为59.8亿元。
2019年,运城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增加到522家,但工业增加值却提高了近7倍,达到407.5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也由2000年的166.5亿元增加到2019年年底的1999.9亿元,实现利税由20.2亿元增加到148.6亿元。

  数字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源于运城工业新发展的一批“航母”“巨人”。

  近几年,全市发卖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越来越多,2016年22家、2017年29家、2018年34家,2019年达到了41家。
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2017年景长到2家,分别是大运汽车和建龙集团;2018年再增2家,分别是阳光集团和高义钢铁。
特殊是山西建龙,2019年营收规模更是超过300亿元,成为全市工业的“旗舰”。

  在2019年年末公布的《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中,我市取得了“五个第一”:百强企业数量达到16家,全省第一;企业营收总额打破1000亿元,全省第一;两年新增百强企业7家,全省第一;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家,全省第一;山西建龙业务收入315.7亿元,全省第一。

  20年来,从“小舢板”发展到“五个全省第一”,背后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决议确定与得力推进,是全市高下共同努力结出的丰硕成果。

  今年运城市“两会”确当局事情报告,哀求连续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浸染,推进培植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家当集群、佳构钢家当集群和铝镁合金家当集群,同时力争山西建龙年发卖收入打破400亿元,宏达钢铁打破100亿元,全市“百亿”企业达到5家,新增10亿元企业3家—5家。

构造联动

加速工业新型化

  撤地设市20年里,“大运汽车”绝对算得上工业领域的巨大成果。

  最新版的《运城市志》记载:2009年9月25日,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一辆重卡顺利下线。
10月26日,“大运”重卡项目在运城正式投产,时任省委布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省委副布告、省长王君为“大运一号”重卡揭幕。
2010年9月27日,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展览会在南昌市举行,大运作为山西省唯一汽车企业参展……

  从此,大运汽车成为运城乃至山西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涌如今中国乃至天下舞台上。

  2000年以来,全市工业坚持以构造调度为主线,以项目培植为支撑,新上了一大批带动浸染强、家当关联大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如大运汽车10万辆重卡、山西建龙1500mm热轧卷板生产、中电投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200MW风电、中铝80万吨氧化铝、复晟铝业年产80万吨氧化铝、芮城光伏领跑基地1020MW发电、大唐2×60万KW发电、阳光20万吨苯加氢等项目。

  同时,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事情,陆续引进了中铝、大唐、中盐、中国五矿、汇源、石药等一批500强企业落户运城。
全市冶金、焦化等传统支柱家当进一步巩固提升,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等新兴家当进一步造就壮大,工业经济构造日趋合理。

  20年来,我市持续履行“两化”深度领悟和智能制造提升行动,不断增强信息技能在工业各领域的运用、渗透和领悟,全市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国家、省、市三级试点企业分别有12家、35家、30家。
个中,通过“两化”领悟管理体系认定的有15家,打造了5家上云标杆企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达到8家。

  以大运汽车为例,目前关键设备的智能化率达到60%以上,制造过程的数控化度达到50%以上。
高效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全面运用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职员减少30%以上,产品合格率提升20%,能源利用率提高20%,运营本钱降落3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

  随手翻阅报纸,2001年的新闻是《361座土炼油炉灰飞烟灭》《闻喜22家造纸厂被吹灯拔蜡》……这两年的新闻是《“光伏领跑”开启芮城转型发展“新时期”》《运城清洁能源开拓“风”起“电”涌》……新闻标题的变革,显示着运城工业聚焦前辈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聪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

  平陆凯迪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方案装机容量100兆瓦,估量投产后年发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
芮城的“光伏领跑基地”,总投资88亿元,分两期培植,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
截至2018年,芮城县清洁能源发电量达9.08亿千瓦时,超过全县用电量7.21亿千瓦时,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仅2019年一年,大运新能源汽车、蓝科途锂电池隔膜、芮城光伏二期、华兆东南装置式建筑等405个家当转型项目全面推进,高技能家当投资增长了41.9%。

创新驱动

激活发展新动能

  地处平陆县的山西复晟铝业有限公司,是海内氧化铝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公司目标是打造“建立在大数据上的聪慧工厂”。

  公司中控室内矗立着一个超大的显示屏,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个车间的画面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在氧化铝车间,一个班组3个人6台电脑,借助分布在厂区的1.3万多个监测点,全厂周遭5公里范围之内都在其指挥、掌握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第一韶光就会创造并得到及时处置。

  公司信息部经理沈亚先容,按照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打算,一样平常的公司须要4000多人,而他们只须要400多人。

  以技能和研发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终极动力。

  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创新能力培植,全市共举办了13届产学研互助与互换洽谈活动,约请了国内外200余所有名院校、科研院所的500余名专祖传授进行互助互换,签署互助协议630余项,办理了一批技能难题,极大提升了科技竞争力。
我市还陆续成功举办了全市智能制造复晟铝业现场推进会、山西省铝工业发展峰会、全联冶金商会年会等一系列产学研活动,积极推动运城企业加强对外交流与互助。

  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能中央分别达到4家、39家和99家,90%的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关系,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高档院校为依托的发达发展的产学研互助体系。

  更深层次的创新,是打造更顺的系统编制和更活的机制。

  2001年,当时尚无一家年产值5000万元、利税300万元以上企业的万荣县,成功引进一个总投资1.58亿元,投产后年产值4亿元、利税8000万元的高科技恒磁企业。
此事在运城引起轰动,《运城日报》连续刊发《恒磁何以栖万荣——万荣县创新企业发展环境的调查与思考》和《恒磁征象见告我们什么》两篇文章,在全市引发了优化营商环境、重视民营企业发展的大谈论。

  2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重视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着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多种所有制经济发达发展。

  撤地设市以来,全市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拍卖、破产、吞并、重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全市90%以上的国有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熏风、制版、丰喜、亚宝等企业纷纭走出运城乃至国门,实现了低本钱扩展,熏风、关铝、亚宝成功上市,特殊是阳煤与丰喜、石药与银湖、北京建龙重整山西海鑫集团等大手笔互助,为全市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快速发展积累了宝贵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