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历史上这个城市不大,城门楼子既不算多、也不足雄伟,但每个城门的名字、叫法却不少。老百姓热爱这座城市,城门楼子都不按照官称去叫,各有各的昵称或说是俗称,你比如说原来临夏路南面的那个城门吧,官称叫靖安门,还叫过静安门、赐福门,可是它常年不开呀,锁地严严实实的,想去“上沟”、“下沟”等地赏一下盛开的梨花,你得从安定门或者西稍门绕一大圈子。老百姓气得弗成,按照赐福门的谐音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去世住门”!
用压得很“瓷实”的兰州话咬牙切齿地说出来,别有一番韵味。
广武门街道景象 1933年
“广武门”却是个例外。这座城门在道光年间也曾经称为“崇文门”,老百姓也有人叫它“新关门”,但以官称广武门叫它的人还是居多。多数韶光人们所说的新关或者广武门,不是单指的城门,而是泛指广武门里面周边这一大片区域。
广武门老城门楼子的中央位置,大概就在现在的河水道菜市场西侧,公交车站偏南一点这个地方。
秦安路,原来的旧道路是指从内城东门“来煦门”到外城“广武门”之间的这条路,也叫作新关街、新关大街、新关正街。1941年兰州建市之后,称为广武路。
瞭望居民区
秦安路南侧有个“福乐泉酒店”,以前的厨师长马林等人都是从悦宾楼过来的,手艺不错,买卖曾经也很辉煌,这两年让疫情闹的有点不太景气。酒店的西面有个小巷子叫做自傲路,光绪年间叫做忠信巷,可通往华亭街、新华巷、石头巷、五福巷等处。从自傲路到东城墙这一大块地方,原来是个演兵习武之地,规模和面积相对付东郊的教场要小的多,以是称为“小教场”。
七、八十年代,这一区域整体划拨给了省农业厅,经由大规模的改造培植后,里面拥有水库、锅炉房、大礼堂、食堂、办公楼、家属院等等完好的举动步伐,大院子的东面、北面各开有一个大门。以前的街道和院落,很多都是七上八下、高低错落不平的。新关这一带也是如此,两侧住宅区都比马路要高的多,农业厅北门,原来便是个南高北低的大坡道。七十年代,兰州墨水厂干部老郑,站在卡车车厢上到农业厅开会,上大坡进门时被颠簸出车厢掉在地上,未能抢救过来,给住在广武门后街的一大家子人带来了沉痛的打击,此后农业厅便将北门封闭,禁行。
有些院落要比马路赶过半房多
解放前,你细细数来,兰州城内的寺庙祠堂和监狱(包括军警宪特羁押场所)彷佛格外的多,仅广武门里里外外的寺庙就星罗棋布,从先农坛起,没走几步广武门后街口子就有一个,有人把立德巷叫鬼巷子,不知道和这座庙有没有关系;三中校园阁下有个昙云寺;其余一边有个马祖庙,兰州话叫马子庙;小北街内还有一个荣光寺。新关到东关之间,清真寺、寺庙、家祠举头就有。
再说监狱,在六、七百米长的新关街南侧就有两座,西面的一个人们听说过的比较多,由于它是“军统”设立的“秘密监狱”。还有一个“秘密监狱”是“中统”设立的,在庙滩子的东李家湾口子上。之以是人们听说过的比较多,基本上都是通过地下党或者是与监狱有关的回顾文章知道的。其实在当时,两个“秘密监狱”真的是很秘密的,一样平常人真没几个知道。
而新关街东头的这座监狱,想当年那可是没几个人不知道的,名气要比鬼鬼祟祟的那两个“秘密监狱”大的多。由于它占地面积广大,建筑宏伟,门面正规,大公至正地挂着大牌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的监狱。
1941年6月,现农业厅这一大片地皮之上,平地而起了一座崭新的监狱,这便是民国政府新建成的“新式监狱”,当时的典狱长叫刘世铭。在建监狱的同时还建有看守所。清朝和民国期间,国家层面上的监狱都从属于“法院”统领。这座“新式监狱”便是这个性子。
在1903年的时候,清廷谕旨批准了对全国监狱培植及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并创建了一座京师“模范监狱”,作为全国统一的建筑模样形状和管理模板,1909年(宣统元年),甘肃先把监狱的名字改成了“模范监狱”——开拓培植跟不上,最少要把管理先抓上去。
民国成立后,政府接管前朝的成功履历,连续进行监狱改良,筹建各种“新式监狱”。甘肃于1912年3月23日(民国元年),改属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后,即在兰州建成新式的 “甘肃第一监狱”。
栽种的大片罂粟
1915年(民国4年)8月,甘肃各地“罂”花烂漫,政府明面上禁种罂粟、禁贩大烟,私底下却各显神通、大发其财。武都县禁烟委员丁延年便是此等虎狼之辈,因其千方百计的巧扬名目,探求各种情由敲诈打单农人王世清,激起当地极大民愤,被一大帮农人反抗围殴,乱拳之下,当场打去世丁延年所带爪牙8人,活埋丁延年等7人。王世清自首后,被押解到甘肃第一监狱关押了一年多,后来罚了三千两银子便开释了。
1917年(民国6年)11月11日,奉孙中山之命,甘肃新建右军中的同盟会员准备在狄道(今临洮)发动护法叛逆,甘肃督军张广建在兰州专门设置了一个督捕局,全力进行弹压。赵学普、边永福举义时中伏捐躯,胡登云兵败出走天水被杀,终因寡不敌众,事情没搞成。郑瑞青、秦钟岳、杨灿、边镇清等人均被捕,全部解押到甘肃第一监狱,后由陆军部军法处判处终生监禁。
兰州解放后,军管会“安字第一号”布告
1947年,遵照国民政府法律行政部训令,“甘肃第一监狱”改名称为“甘肃皋兰监狱”。兰州解放后,公民政府接管了这座监狱,11月正式成立了新型的兰州监狱,李正良任典狱长,郭海任副典狱长。监狱院子内同时建立了新兰州的第一个看守所——市公安局看守所(1955年监狱命名为“甘肃省第一监狱”,随后不久迁居至大沙坪)。
兰州解放后,军管会“安字第二号”布告
广武门的这座“皋兰监狱”建筑群整体布局为东西朝向,东头便是广武门的城墙,西头大门开在自傲路上。
由西向东从自傲路8号进入大门后,旁边是两个大花园子,沿中间道路直行到花园东头,劈面是横亘在南北之间的一道照壁,或者称呼为一堵墙可能更准确一些。顺着照壁往两头走,南北相对各有一道大门,进门后转一圈绕到照壁后面是一栋坐西朝东的大楼,楼前东北角、东南角各有厕所。穿过大楼再东行至一个十字路口,左面大门进去是“拘役监”,右面大门进去是女监。连续沿中线往东走,一座像个小礼堂一样的“教诲室”坐落于路中间,周围是大院子,教诲室北头与北监墙之间有水井一口。
有网友曾经讲述到:“广武门东城墙内,大概现林业厅区域,那里曾有一个大蓄池塘,池子四周有墙,墙的中间有个木栅栏的门,还有一个老头看门。谁家要用水,就去找老头,他拿钥匙给你开门。蓄池塘在80年代以前还在,一到夏天,附近大一些的男娃娃,总是偷偷地翻墙进池子里拍浮。”根据网友的描述,这个大蓄池塘的水源必是来自监狱的这口水井。
快乐童年
“教诲室”东面水平方向的南北两头,又是各一个朝西开的大门,门内通道沿监墙里面行走,分别称为“南、北更道”。站在“更道”里,监狱状况一览无余。南监墙在直线四分之三处,向外拐了一个东西长方形,(“更道”在此就有了一片空地)又偏离直线向北拐了进来,然后向东直到城墙。“更道”向东转角处是监狱院子里的“南伙房”,院子里往东依次是空园地、坐东朝西的“东工场”(犯人劳作场所)和“病监”。“病监”东西两侧是道路,南侧是一大片长方形空园地,北侧监墙是向外拐出去一个“刀把子”形状,墙内也形成了大片空园地。
“教诲室”与“东工场”正中位置是八角形瞭望塔楼,“教诲室”与塔楼之间道路两侧各有一个篮球场。
模范监狱建造模样形状
塔楼向五个方向辐射监舍楼,称为五翼监道。个中四个斜向的监道建造模式相同,均为一头连接塔楼,另一头连接“更道”。监舍楼内中间是通道,两边是号室。
辐射西北方向的为“礼”字监;西南方向为“义”字监;东南方向为“廉”字监;东北方向为“耻”字监。北侧的“礼”字监和“耻”字监住看守所犯人,关押未决犯。别的三个监道为监狱用,关押已决犯。
监舍楼南北两侧背靠“更道”各有工场15间,工场东西两头与监舍夹角处均为厕所,塔楼有道路通向工场。沿“耻”字监东北头的东侧斜向建有看守所“北伙房”。塔楼辐射正东方向的监舍,在西头三分之一处和东头设有门锁,东头监道门出去表面是活动场所和“东工场”。“东工场”背后即东头城墙根的“病监”只与南北“更道”相通。
五十年代初,从广武门这座监狱里,还扯出一桩轰动全国的大案。扯出这根大案线头的是一名正在服刑的外役犯李跃臣,此人老家是河北蓟县的,跑到新疆盛世才部队的警务团混了个小排长,后又调到新疆省会警察局干上了巡警。解放前看到形势不妙,又跑到了兰州,在一家私人汽车修理厂隐姓埋名混起了日子。兰州刚一解放就被群众揪了出来,经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后,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经由改造后,因表现积极就成为一名外役犯,每天在警察的带领下赶着马车到黄河拉几趟水,顺便采买些东西。
黄河拉生活用水
这天途经民国路(现武都路)中段的亚洲电影院,被一口熟习的东北话吸引住了,侧脸一看,又是一个熟习的身影正在电影院门口检票。但那一张大麻子脸实在不是熟习的那个人!
李跃臣赶着马车一步三转头的回到监狱,又在思想上激烈地斗争了几天,牙一咬还是向管教职员作了申报请示。
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管教职员听完后惊吓得真是不得了,火速奔往上级机关当面作了详细申报请示。一个由专业职员、骨干力量组成的专案组迅即成立并展开密查。不永劫光便案情大白,原来这个大麻子检票员正是一个残酷的刽子手,中共代表、我党高等干部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都是被其亲手杀害的,在新疆犯下了滔天罪过,对我党犯下了累累血债!
1948年,历任国民党军队上校团长、迪化市看守所长、新疆监狱典狱长、省会警察局局长兼迪化保安司令的芦秉林,带着一大一小两个老婆一起亡命,从张掖潜入兰州,而后化名为关贤知,在广武门后街买下了一座独门独户的四合院,住进去后便紧闭大门,移祸于人。和两个老婆过起了隐秘的日子。在此期间,芦秉林让老婆炒了豌豆,自己以毛巾捧着刚出锅的、滚烫的豌豆,一阵鬼哭狼嚎之后,将保养精细的一张脸硬是自伤自残悟成了大麻子。
老四合院
兰州解放后,街道上每天是宣扬、敦促特务自首登记的,小院子时时有拍门查人口的,整的几个人每天都是胆战心惊的,偷偷摸摸的日子是过不下去了。芦秉林壮着胆子到街道报名参加了招工考试,被任命后便成为了亚洲电影院的检票员。哪能想到在千里之外迢遥的兰州,在人潮涌动、繁华热闹的民国路上,竟然还能被正在下狱的、新疆警察局自己部下的小巡警创造。
解放不到半个月就有3000多名旧警、旧职职员主动到军管会公安机关自首登记
芦秉林的结局可想而知,公安机关顺着绳头上的第一个“蚂蚱”,提溜出了一串潜藏在各地的“蚂蚱”。在新疆军、警、宪、特各症结位子上任过职的数名刽子手逐一落网。
1955年12月28日,关押于广武门监狱的反革命分子芦秉林被判处去世刑实行枪决。别的血债累累的罪犯也分别在张掖、武威、乌鲁木齐、辽宁等地被抓获处决。
图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