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东林书院外弓河游园,一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洁公共座椅。魏琳 摄
1月10日午间,从位于无锡市梁溪区的薛福成故居,信步走到东林书院景区。这趟City walk全程不敷2公里,一起瞥见五六个小游园,每个游园内都有几张公共座椅。在解放南路与学前东路交叉口的小游园,一张可供三四人并排坐的长椅格外亮眼——椅面上镶着大块太阳能充电板,两侧各设一个充电区。将手机放到充电区,手机上立即跳出“在充电”图标。
这些多功能公共座椅,是城市向市民游客送上的一份知心关怀。2022年以来,无锡、苏州在全市域公共空间有组织、有操持地增设休憩座椅,打造“可以坐下来的城市”。从一张公共座椅,我们看出城市的“绣花”功夫。
“有座可坐”让城市更友好
行走在无锡街头,人们不经意间就会在花境小景边、游园公园里、校园大门旁与公共座椅相遇。它们坐着舒适、看着养眼,有的堪称点亮空间的“时尚单品”。在环湖路逐樱球场,3D打印座椅的外不雅观设计融入山水特色,吸引人们与座椅“同框”;苏嘉路上的几何造型座椅,由不同材质风雅拼接,色调温暖通亮,颇有当代艺术气息;马山梅梁路溜达道的公共座椅,造型融入马山山形与太湖水纹,彰显无锡特色风貌。
从2022年起每年优化提升2000张公共座椅,是无锡市为民办实事和“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操持的哀求。实在,这篇“座椅文章”的缘起,还是该市2020年起开展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操持。“全市陆续完成600余条背街小巷的环境综合管理,老百姓原来绕着走的地方如今变成闲步好去处,但也显现出公共座椅偏少、部分座椅破损迂腐的问题,有市民提出希望添些公共座椅。”无锡市城管局市容处副处长于健说。
无锡市城管局牵头,首先在小游园、开放式公园、主次干路、背街小巷、公交场站等区域加装、改造公共座椅。据不完备统计,到去年底,无锡新建改建公共座椅9028张。无锡还鼓励动员沿街商户将外摆空间向市民免费开放,欢迎路人坐下歇息。不仅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纷纭相应,一些背街小巷的个体小店还将店外共享座椅和店招店牌、橱窗展示一体化打造,存心扮靓门前空间,为小巷增加风景。
苏州园林绿化部门去年开始推进公共座椅优化提升。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城市绿化处副处长曹一达说,近年来城市绿化面积显著增加,大部分公共绿地按照人流数量、不雅观景角度、避风旭日等成分合理设置座椅,但部分区域也存在座椅数量不敷、分布不均、养护不到位等问题,涌现“坐不下来”“不愿意坐”的尴尬征象。为办理这些问题,苏州从道路绿化、滨水绿化、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等空间入手优化座椅设置,让人们能更好地“坐享”绿色。去年,苏州公共座椅新增3392张、改造660张。
在全市域推进公共座椅优化之前,苏州市吴江区2022年就排查公共座椅利用状况,目前已新增、改造700张座椅。2021年起,昆山市在口袋公园培植中即开始重视公共座椅的设置。“早前,我们做公园绿地养护时创造座椅不足,会加些座椅。后来,我们在绿化工程设计时就将座椅充分考虑进去。”昆山市住建局绿委办主任谭伟平说,“现在各地在建儿童友好型、老人友好型城市,如果公共空间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那都不能算友好。”
“坐得舒适”是个别系工程
公共座椅虽小,建好也有讲究。2021年体例的《无锡市城市家具导则》,对公共座椅的材料、尺寸等提出勾引建议。参与制订导则的上海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展陈所所长高瑜先容,公共座椅要兼具都雅和实用,在造型设计方面,以人体工学为依据,从高度、宽度和倾斜角度上确保大多数人就座舒适;在材质选择方面,宜选用天然防腐、不易开裂的木材,不易移动、毁坏的花岗岩;在整体布局上,椅面以暗榫办法连接条形木块,既能避免钉子伤人,也便于日后维修。
省方案设计集团技能研究与质管中央主任方案师汤蕾认为,设置公共座椅要根据其所在区域及附近活动人群的特点,因时制宜、因人而异考虑尺寸和风格。例如,在儿童活动较多的空间多设置一些卡通造型、色彩亮眼的小号座椅;座椅外不雅观要表示街区风貌、城市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要增强座椅的功能性,包括可充电、能照明,在椅边设置供老人撒手杖的孔洞或凹槽;等等。
从无锡、苏州两地实践看,公共座椅的选址布局也很主要。1月9日上午,在昆山城市公园,看到几位老姐妹把湖边一张座椅当道具,轮流坐上去拍照,定格欢快光阴。谭伟平说,湖边这张座椅是事情职员现场踩点、亲自感想熏染后增设的,看到它成为人们安歇、赏景、打卡的“公共道具”,事情职员也以为很愉快。无锡将座椅的新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桥下空间利用、小游园等项目培植结合起来,既让座椅适得其所,同时也降落了建造本钱。
公共座椅并非伶仃举动步伐,而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昆山市长江路看到,街道沿线支配着精美花境、立体花箱,路边座椅呈直线形或折角形,线条简洁、外不雅观朴实。透过疏朗的行道树,阳光照在坐着歇息的路菊芬身上,她在阁下的利得国际楼里做保洁有5年了。“以前安歇时,下楼走一圈就回去,去年这里装了凳子,我打扫完就出来坐坐,晒晒太阳透透气。”路菊芬说。
苏州园林设计院株式会社设计师沈骏先容,长江路是昆山城市中央大道。他与同事卖力个中长约6.5公里的“太仓塘—中环南线”路段景不雅观改造设计事情。他们将道路两侧全部建成慢行绿道,还设置1个综合公园、6个口袋公园和4处综合驿站。考虑到周边商业办公区、家当园区人口多,特地在该路段设置80余张座椅。坐在这里,“路菊芬”们可以尽情享受“绿色福利”。
“让人们‘坐下来’,并非增加座椅即可,还须要系统考虑。公共座椅一定要融入城市慢行系统,也要与盲道等无障碍举动步伐衔接,便于更多人利用。公共座椅还可与周边的电子显示屏、共享书架等举动步伐结合,让人们坐下后可得到更多公共做事或信息资讯。”汤蕾认为,“在城市培植中重视公共座椅这个细微处,反响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培植理念,也对城市风雅化管理提出更高哀求。”
“坐得长久”还需共治共享
谭伟平创造公共座椅还有另一重浸染——激活街道空间。“在老城区,原来居民们很少在街上逗留。现在,午饭、晚饭后,很多居民坐在新增的公共座椅上谈天交谈。”谭伟平说。
精心设计和设置的公共座椅,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给城市增长温暖,理应得到爱护。为避免“重培植、轻管理”,无锡去年制订城市家具长效管控机制,明确所有城市家具在交付时需确定管护任务主体。公园内的公共座椅由公园任务方卖力管护,道路两侧小游园、公交站台等场所的公共座椅则由环卫工人卖力保洁。城管巡查职员在日常掩护中创造问题,将通过“聪慧城管”系统下派给任务方,及时整改。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政务类公众年夜众号等渠道,宣扬公共座椅优化提升的案例和成效,匆匆进社会"大众对这项事情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辅导市(区)健全绿色空间内公共座椅的养护管理机制,明确管理单位,加强日常巡查,修复更新破损老化、利用感差、与环境不折衷的座椅,以长效管理更好地发挥座椅浸染。
去年11月,无锡市城管委办公室委托第三方开展2023年无锡市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问卷调查,从“环境面貌、根本举动步伐、市容市貌、生态环境、绿化景不雅观”五大方面理解群众的满意度,回收1.2万份有效问卷。对“根本举动步伐类”里的公共休憩座椅,绝大多数受访者勾选“非常满意”,但优化提升公共座椅这项事情不会就此止步。
无锡市城管局先容,“聪慧城管”的市容采集员会对座椅数量和位置是否合理做动态监测与评估,在人多的地方考虑增设座椅,将无人利用的座椅移到须要的地方,减少资源摧残浪费蹂躏。在“坐下歇歇脚”的需求基本办理后,无锡还要只管即便知足市民对公共座椅提出的功能需求。于健见告,为座椅增加充电功能,便是回应市民在“无锡城管”微信"大众年夜众号留言提出的哀求。经由综合考量,无锡市城管局选取部分职员较多的游园安装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充电座椅,有的充电座椅还兼具路灯功能。在具备条件的区域,也考虑配置垃圾箱、饮水器等做事举动步伐。此外,今后会开展公共座椅“认捐认养”,让更多力量参与到这项民生实事中,更好地实现公共做事的共建共治共享。
理解到,无锡、苏州均初步操持2024年新增及改造2000张公共座椅,连续改进城市公共空间的休憩环境,让“可以坐下来的城市”温暖更多人。(魏琳 白雪 徐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