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四班班长的先容,我脑海里立即浮现三个字——“条记本”。难道这与之前小余找我申报请示有关?
今年,为了提升教诲效果,在我的倡导下,连队开展了“我为连队献一计”活动,哀求大家有什么想法就直接写在教诲条记本上。
一天,小余兴冲冲地拿着条记本找到我:“辅导员,关于上周的教诲,我有些想法想和您分享一下。”由于当时正忙于其他事情,我随口回了一句“我很忙”,匆匆写了一个“阅”字,就把条记本还给了他。
回忆当时的场景,小余接过本子后,变得很失落落。事后他再没找我,我也就没放在心上。现在结合四班班长的反响,我想问题的症结可能便是这个:我的一句“我很忙”,挫伤了他的积极性。
实在,“我为连队献一计”活动开展之初,我激情亲切很高,对官兵们写在条记本上的见地建议总能负责阅读、写下评语。但后来,随着各项事情压茬展开,我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末了写的评语简化成一个“阅”字,与官兵们的互换也越来越少。
第二天,我找小余谈心,证明了我的判断。我当即阐明了当时的情形,向他诚恳道歉,并鼓励他连续为连队培植贡献聪慧。
随后,我也作出改变,努力做好事情统筹,便是再忙也要留出韶光仔细阅读官兵的见地建议,撰写评语,对“金点子”提出表扬。随着越来越多的见地建议被采纳,我创造大家的事情劲头更足了,连队各项事情都有明显转机。
这件事情让我感触良多。提见地建议看似很平常,却反响出官兵们参与连队培植的渴望与激情亲切。我们总教诲大家要以连为家,要有“主人翁”意识,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作为连队主官,该当好好保护战士们的积极性,他们的想法无论对错,都要及时回应,不能用一句“我很忙”搪塞过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发官兵们投身连队培植发展的动力活力。
(孙晨、本报特约魏宁邦整理)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