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我作为守备2师政治部主任,代表师里参加完金平县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成立大会,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下连队了。
我这次下部队的目标,是走完守备6团所有的一线连队。我们本日要到距团部最远的顶青连。这个连距团部80多公里,是者米拉祜族乡的一个村落,当时还没有通公路。汽车只能到老集寨,然后徒步10多公里山路才能到连队。团政委陈宁万陪同我们前往,他让我乘坐他的三菱越野车,我乘坐的北京212让其他同道坐。
北京212越野车,从1965年开始当选定为部队指挥用车,这也是当时县、团级以上干部的座驾
百万大裁军前,昆明军区在边防培植上是下了功夫的,各种物资都向边防倾斜,每个边防团都配备了2辆三菱越野车。陈政委是一位脾气直率,长于动脑,考虑问题细致,表达能力较强的领导。一起上,他向我先容了团队、金平县和我们所要到的连队情形。他对各种情形熟记心间,非一日之功,解释他平日看重学习,深入基层。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建筑在山顶上的老集寨粮站,陈政委嘱咐随行,将事先准备好的干粮拿出来,摆放在塑料布上。粮站事情职员为我们送来了热开水,我们在山头上吃了一顿别开生面的野餐。这时,来接我们的战士,牵着4匹马也到了老集寨。我们让他们一起共进野餐。由于要赶路,吃完野餐,稍停少焉,就出发了。
我骑着这匹叫“老毛腿”的马到顶青连
战士们让我骑一匹名叫“老毛腿”的高头大马,说这匹马脾气温和,走路平稳。过去,我在95团任政治处主任,拉练时也是骑马,虽然骑术不精,但能胜任。我骑在“老毛腿”的背上开始上路,走了几步,感到非常稳当,果真是一匹长于侍候人的好马。
从老集寨到顶青,险些都在翻山越岭。上坡时身体向前倾,下坡时两脚要蹬紧,身体向后斜。马驮着我,我依着马,彼此互助得很好,马没有疲倦的样子,我也没有不适的觉得。在近3个小时的韶光里,我都没下马背。在轻微平缓一点的路上,还挥鞭策马,让马小跑一段。
下午5时许,我们翻完了末了一座山,面前是一个小小的坝子,坝子里种满了晚稻,四周是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植被,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宛若飘浮的玉带。大概是刚下过雨的缘故原由,坝子里空气湿润,纯洁的湿气加上充足的氧气,使民气旷神怡,我不禁激情大发,又一次任性地让马奔跑起来。听到“老毛腿”喘起了粗气,我才松开缰绳让马信步缓行,逐步地走向连队。
连队营房依山而建,坐落在一个小坡之上。新建的砖房呈粉墙、平顶,掩映在四周成长着亚热带乔木的树林中。营区配有中型柴油发动机,可供夜间照明。连队距乡里有8公里,每逢赶街可以到乡上购买一些主副食品,以填补连队养殖不敷。战士们的炊事标准比野战部队略高,每天可以吃到一顿串荤菜。连队长年累月生活、演习、执勤在偏僻的大山之中。由于阔别上级,以是,哀求边防连队的干部,独立事情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处置突发事宜的能力都要强。同时,连队还要安排好课外活动,使课余韶光丰富充足。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愉悦官兵的身心,而且可以缓解阔别城镇的寂寞。
我们在顶青连住了两个晚上,和每一个干部见了面,通过一对一谈心,理解他们的情形,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又与几个有代表性的战士进行交谈,对连队的一日生活制度,战备执勤状况,形成了初步的意见。这个连队虽然交通不便,阔别州里,但干部战士都能精确对待,生活演习,管理执勤都不错。不敷之处是没有其他连队比拟,连队培植的标准不高,课余活动不足丰富,距一流连队的标准还有差距。
第三天一早,我们离开顶青连。当天下午,来到前哨阵地那发连。这个连的阵地构筑在山头上,战役战术位置十分主要。既可以严密监视当面巴楠棍浅近纵深情况,又可以瞰制金水河、藤条河两个方向行动。连队营区暗藏,周围被胶林覆盖。
今日巴南棍检讨站,1979年对越反击战,11军从这里向越南打破
1979年中越反目,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蚕食我边疆的一个例证,便是在距那发阵地不远的藤条河越方一侧筑水坝,让河水冲击我方河堤。守卫这个阵地的是该团持续。1979年作战,这个连担当攫取当面巴楠棍之敌的主攻任务,他们敢打硬拼,不怕捐躯,连队伤亡虽大,但是绝不畏缩,在友邻合营下,终于拿下了仇敌阵地。呈现出付与“开路英雄”称号的乔胜清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1979年2月17日下午,我随军前指行动,在这个阵地下面的山坡上和衣露宿了一个晚上。现在,这个连队的培植有了很大改进,军用公路修到了连队,防御工事坚固配套,营园环境得到美化,连队配备了电冰箱、发电机、电视机。看到前哨阵地生活执勤条件有了变革,我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当晚,我们在离阵地不远的营部所在地磨石沟住宿。第二天一早,在营长吴正林的陪同下,我在营部四周转了转,重返故地感慨万千。6年前,我曾在这里的岩穴中住了10多天。这个可以容纳七八十人的岩穴,如今空空如也。真有“物是人非万事空”的觉得。在山沟的另一侧,新开凿了好几个岩穴,洞中放置着152加榴炮。一旦须要,便立即拉出岩穴进入炮位,压制对方火力。这种大威力的火炮,过去在军炮兵团才装备。我为边防部队独立作战能力得到提高而感到高兴。
中越边疆界河藤条河一角,河右岸为中国
早饭往后,吴营长带我们来到了白石岩前哨排。这个排的艰巨程度超出我的想象。阵地构筑在山顶,住房建筑在阵地下方反斜面的山坡上。房屋是用木柱和竹竿搭建起来的吊脚楼。屋中用油毛毡铺成,屋内地面悬空,四面墙壁透风。人在屋内走动,会发出胳吱胳吱的响声。这种屋子挡雨可以,遮风弗成,夏天不隔热,冬天不保温。房屋已经迂腐,看来,前哨排的战友们,在这样艰巨的环境中生活,已经很永日子了。
我问吴营长:“这个排的住宿条件这么差,上面知道不知道?”他回答我:“营房部门已经看过,列入了培植操持,很快就会办理。”
我在守备6团住了几天,到了每一个前哨阵地,知道了一线连队的详细位置,环境条件,干战情形,紧张任务。我的心中有喜有忧。喜的是近几年,从总部机关到各级各部门,对边防部队培植都十分重视,一线部队的生活、执勤条件有了明显改进。忧的是进展情形烦懑,还有顶青这样不通公路的连队,更有白石岩前哨排这样住宿条件极差的连队。同时,体会到边防部队的艰辛和可爱。这些一线连队的官兵,在阔别人烟的山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可亲、可敬、可爱。能和这样的战友共同守卫边陲,我感到十分荣幸。决心更加努力地搞好事情,为边防一线做好事,办实事,使他们的物质条件进一步得到改进,精神生活进一步得到充足,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1985年12月到守备六团一营前哨排理解情形
我决心在最短的韶光内跑遍全师所有的一线连队,尽早取得边防事情的发言权。
不久,我到了毗邻守备6团的绿春独立营。绿春县城建筑在大山脊梁上,听说原来由6个村落庄组成。1958年设县,上报县名为“六村落”。周总理根据该县“青山绿水,四季如春”的景象地理特点,亲自把县名定为绿春。李仙江是红河的一级支流,江水流经绿春,进入越南,注入红河。绿春与越南莱州的国境线,有一段就以李仙江为界。守备2师成立之初,绿春独立营有5个连队,个中有3个一线连。一个驻平河,距营部65公里,一个驻二甫,距营部116公里,一个驻江城县曲水,距营部160多公里。我先到平河连队,这个连在平河镇附近,能够利用赶街的日子,购买连队所缺的物品,生活还算可以。只是该连前哨排,距连部有一段间隔,相对说来更艰巨一些。
最边远、最偏僻的就数二甫连了。从平河到二甫的道路,是我们军队近年来建筑的,通往边防一线连队的道路。道路等级4级下限,路面坑洼不平,坡度忽高忽低,弯道随山形变革。大多数路面仅够一辆卡车通过,还常常塌方。雨天“水泥路”,晴天“洋灰路”。89公里路程,我们的北京212小车,走了4个多小时。二甫属半坡乡地域,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不到10人,周遭十几公里看不到一个村落,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连队待在这里。说这里是陆上孤岛,一点都不为过。战士们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用战士们的话说:“这里是清一色的雄性天下,连老鼠也是公的。”连队的猪和牛都是放养,也没有什么人来偷窃,这里最缺的便是文化生活。
接着我又到了该营5连,也便是驻江城县曲水镇的连。虽然曲水连与二甫连卖力守卫的国境线连在一起,但是两个连队之间不通公路。曲水这个连队在守备2师成立时,才从思茅军分区所辖江城团整编给绿春独立营的。为了加强这个连的领导力量,师任命了军政本色都较强的焦林到这个连当连长。从舆图上看,二甫到曲水只有40多公里,驱车前往则要绕道走200多公里。从二甫到曲水,必须先回绿春,而后再经江城县城到曲水。这样,我们从二甫到曲水要两天的车路才能到达。
从绿春到江城只有100多公里路程,我们早上从绿春出发,中午11点多钟就到江城县城。到了兄弟部队的辖区,出于礼貌,我们进团部打了呼唤,被留下来吃中午饭。吃完午饭,告别主人,就直奔曲水连所在地了。这个连实际是在三棵树,距曲水镇还有一段路程。连队的营房也是近年来建筑的楼房,看上去条件还不错。辅导员姓刘,身材瘦削,申报请示情形条理清晰,在连队威信较高。在交谈中,知道他身体不太好,家属一个人在曲靖,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有转业回家,照顾家庭的想法。
我对他说:“你的情形我知道了,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能够理解。你各方面的本色都很好,连队须要你。焦连长新来,希望你们相互取长补短,把连队带好。”
他向我表态:“请首长放心,自己身在连队一天,心就会在连队一天,守卫好祖国的南疆。”他带我们看了设置在十层大山土卡上的界碑。这个界碑的形状与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界碑的形状不太一样,其他地方的界碑是四棱形,而土卡的界碑呈三棱形,分别用中越老三国笔墨雕刻在上面。由于这里是中老越三国国境线的交汇点。站在这里可以“一眼望三国”,当地人把它称为“鸡鸣三国”。
在红河前哨我方一侧不雅观察越方动向
这里还成长着一种在其他地方没有听说过的植物,叫作大树花生。这栽种物有着洁白挺立的树干,可以长到20多米高,密叶组成的树冠如擎天巨伞,果形果味如花生一样平常。可惜我去的时令不是摘果期,以是无福品尝这种果实的美味。这个连队在我师的韶光不长,一年往后回归江城团,不再属于我师建制。
回到师部往后,我把一线连队急待办理的问题向有关科室进行了通报,希望引起他们的重视,能办理的尽早办理,不能办理的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反响,列入操持加以办理。我认为机关对基层的做事,不应该各不相谋,不应该对不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采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论是部门首长,还是机关干部,下基层创造问题回机关后,都该当向有关的部门和科室通报。这样才能做到机关一盘棋,心往一线想,力往一线出,把我们守卫的千里边防线培植成钢铁长城。我常常下部队,常常把下基层理解到的问题,向有关科室通报。理解的人认为我为基层卖力;不理解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手伸得太长,管了其他部门的事。但是,我并不介意,只要基层的困难能尽快办理就行。
【深耕战役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