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西席最近每天车里都放《孤勇者》,无限单曲循环。

白璧微瑕孤勇者陈奕迅  第1张

陈奕迅的音域实在宽广,人到中年,嗓音又增长了几分阅尽千帆的沧桑感,没有歇斯底里,收放自若,不用刻意就把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立住了,难得,好听,动人心。

好歌先听曲,但是好歌歌词也必得耐品,才会百听不厌。

尤其是理解了词作者,唐恬的故事之后。
身处绝境,旭日而生,与陈奕迅相互玉成,于是佳作出身,都是让民气生温暖的故事,更喜好。

歌词大部分是乐不雅观积极的开口韵,"巷,样,望,场,裳,枪,邦,上"ang韵。
一股气流送出去,彷佛那一头就连着光明的太阳。

可是,在一小段旋律里,描述孤勇者困难奋斗过程的词,是闭口韵。
"呜咽""呼啸",这是那种含着悲愤力量,绝不屈从的觉得,与前文"孤身走暗巷"""对峙过绝望"不跪的样子容貌"是遥相呼应的,那种誓去世不从的坚持,去世磕到底的韧劲,玉石俱焚的决心,是要闭口的ye(与页同音)才能表现出来的,唱成yan(与烟同音),实在少了一丢丢执着的味道,十全九美,可惜。

这是初中根本知识,虽是小问题,但真不该错。

陆游和毛主席都写过《卜算子.咏梅》,陆游的闭口韵"边,主,愁,雨,妒,尘,故",把凄风苦雨中的梅刻画得淋漓尽致。

主席用的开口韵"到,俏,报,笑",把一个凌寒绽放的梅写得傲骨铮铮,活脱脱一个充满乐不雅观主义精神的革命战士。

再想想才女伊能静的"羽扇纶(伦)巾",像一碗米饭里吃出个石头目,咯牙,可惜。

还是爱听,爱之深,责之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