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创造,除了标准混乱以外,不少商家在手机维修过程中还存在偷梁换柱、以次充好、小病大治等问题,亟待规范整治。

乱象

查询访问|换走好屏幕小病大年夜治别让手机进那间维修小黑屋 汽车知识

换走好屏幕 再加工卖钱

碎屏手机该当怎么修?拿着一部外屏涌现缝隙但不影响正常操作的手机,先后拜访多家门店。

在朝阳路上,一家中国移动业务厅内设有专门的手机维修柜台。
维修职员接过手机初步检讨后表示,“你这个内屏没问题,换个外屏就可以,240元,20分钟可以搞定。
”当试图讨价还价时,对方接着说,“表面那些便宜的,一样平常都不保修,在我这儿换的话可以保修三个月。
”进一步追问详细如何换外屏,维修职员言辞闪烁,“这你就不用管了,我们既然是做这个的,肯定有办法。

不远处,一家迪信通门店的角落里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柜台。
“你这只能换屏幕总成,也便是内外屏一起换,由于它们是一个整体,分不开的。
不过像你这种内屏本身没坏的,可以走兑换。

什么是兑换?维修职员阐明说,“便是把你的屏幕总成拆下来,连带内外屏一起换套新的。
这种比较实惠,厂家会拿你这块屏再处理。
如果你的内屏也坏了,换下来最低也要450元。

维修职员随手从柜子里翻出两个小包装盒。
“屏幕分两种,这种是国产屏,也叫组装屏,屏幕颜色会淡一些,兑换的话是150元。
”说完,他又拉开抽屉,从大略单纯气泡袋里取出一块没有任何品牌标示的屏幕,“这种是原压屏,跟你现在那个一样是原装的,你别看包装大略,质量有担保,兑换下来是200元。

维修职员取出一块所谓的“原压屏”

在抽屉里,类似这样的散装屏幕还有很多,彼此之间仅有的差异便是气泡袋上用暗号笔手写的型号简称。

“像你这种屏,之以是能走兑换,紧张是由于屏还有用。
加工完往后,就会跟这些原压屏一样。
”看有些迟疑,维修职员又补充道,“那些只换外屏的,好多都是小机器加工的,会炸胶,有点类似于贴膜没贴好,里面有气泡。
至于能用多永劫光,会不会出问题,都得靠尝尝看。
还是直接换总成好一点,拆装也方便,顶多15分钟。

维修柜台的抽屉里有大量包装简陋的“原压屏”

大约1公里外,一家开在便利店门口的手机维修门店同样供应换屏做事。
“你这内屏是好的,以是只收外屏的钱,总成一套换掉也就180元。
只换外屏这层玻璃的话,要去工厂才行。
”维修职员称,店里的屏幕总成有现货,但没有包装,“实在便是从别人手机上拆下来的,外屏换了新的,测试过没问题。
像你这个屏拆下来,也会有人给加工。

在另一个超市入口处的手机维修柜台那里,再次听到最初的说法。
“只换外屏的话240元,这边一下子就能给换完。
”维修职员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台小机器,“加热往后把表面那层玻璃分离下来,再重新装一层就行,担保不延误正常用。
不像有些质量差的,换完连指纹识别都用不了。

超市入口处的手机维修柜台

问题

管修不管用 再修还要钱

相较传统的线下维修而言,越来越多可供应上门、寄送做事的线上维修彷佛更加便利,乃至看起来更加专业,但暴露出的问题并不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对线上维修的质量提出质疑。
“当时手机只是屏幕碎了,但是仍旧可以正常利用,换屏后几天涌现不能听筒接电话,只能免提的情形。
于是又上门给我换了一次屏幕。
改换三天后,屏幕涌现高下双屏,并且颜色发绿的情形,再联系客服就说是我自己的问题,不予改换。

11月8日,投诉者创造手机不能开机,再三打电话给主监工作职员,越日事情职员再次上门后,确认手机屏幕无缺,没有人为破坏。
“公司质检部门看了手机破坏的录像,不给保修和改换,说如果想办理只能再次下单,付费才能连续修理。
如果再次交钱改换,再换到类似上面2块屏幕是不是还要交钱?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们把我的能用的碎屏拿走了,钱拿走了,我只剩下一个不能用的手机,现在已经无法开机了。

另一名选择在线下单维修的投诉者同样忧郁。
“当时说的是非人为破坏给予保修半年。
可是屏幕换了之后,手机一贯重启,一天能重启30次,对方也说不出缘故原由,又给换了一块屏幕。
之后,偶尔重启,想想也就算了,没再换。
现在倒好,我没摔屏幕,也没压着,就放在桌面上,准备插上充电器充电,结果一插上溘然黑屏,等再次点亮,屏幕就花了。
”这名投诉者联系了闪修侠的客服,“对方回答说是人为挤压造成的,我就这么正常利用,充个电而已。
如果要修,要再自费出499元换一块跟之前一样的屏幕。
这不是堂堂皇皇欺骗消费者吗?说好的180天保修呢?”

与上门维修比起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寄送维修更让消费者心里没底。
据杨师长西席反响,自己原来将手机寄过去是要改换手机外屏和背面玻璃,但拿反击机后,通过查询串号数据,得知手机除内存、硬盘外全部被改换。
他致电工程师无果,客服职员也未能做好售后做事事情。

提起寄送维修,程女士也忐忑不定。
“一旦手机离开视线,就不知道对方到底会做些什么,不只零部件可能被换掉,还会面临隐私透露的风险。

提醒

事先做备份 过程留凭据

事实上,线下与线上手机维修并非完备割裂,有时还可能形成联动。
日前,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一个线上客服低价揽客、线下门店虚假维修的诱骗团伙,在全国多地抓获以吴某为首的2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超过3000万元。

此案中,警方经由调查,创造“线上客服”会安排专人在各种搜索网站进行掩护操作,确保消费者在搜索干系手机维修关键词时,优先看到该团伙所开店铺和联系办法,并误导消费者将店铺当成品牌官方维修点。
等消费者主动联系后,客服会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一整套话术,针对手机故障给出低于市场价的报价,吸引客户前往实体店铺维修。
如果所在城市没有实体店铺,则会勾引客户邮寄手机进行维修。

而“线下维修”则由该团伙在各地招募开设的实体手机维修店铺进行,一样平常配备1名店长和3名工程师。
据办案职员先容,客户到店后,工程师首先会设法让客户认可所谓的“风险协议”,然后以检测维修为借口,将手机拿到里面的维修间操作,使其分开客户视线。
之后采纳虚构、编造、浮夸手机故障并制造黑屏、无法开机等假象,迫使客户赞许支付高额维修用度。
实际上,所谓的“原厂配件”都是假冒或者二手配件,有的乃至根本没有改换。
如果客户谢绝维修,工程师也会暗中将手机原装置件拆下更换,将原装置件倒卖获利。

“手机维修的问题实质上就在于信息不对称、收费不透明,手机到底坏在哪儿?怎么修?换了哪些东西?收多少钱?这些都短缺相应的标准,也就留下了许多漏洞。
消费者一头雾水,每每只能处在被动局势。
”作为手机维修资深从业者,赵强建议消费者事先做好数据备份,并将手机规复出厂设置或者开启“维修模式”,从而保护个人隐私。
在维修过程中,只管即便不让手机离开视线。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管理细则出台,从而推动行业净化,旋转人们对付手机维修的负面印象,也让消费者少走弯路。

此外,警方也提醒,无论选择何种维修办法,都要记住两点,一是选择正规渠道,二是在维修做事完成后,务必保留干系维修和交易凭据,便于事后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