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城市的特点便是,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不会有什么变革,当然鹿特丹这种不破不立的城市除外。
这两次来维尔兹堡的目的完备不同,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革:上次是为了纪念日来度假,出国和博士刚刚开始才半年,还在笨笨卡卡的学德语,上课补知识,用全力想融入德国人的圈子。那时的目标是用德语答辩;这次是出差,从荷兰开过来五个小时。博士毕业已经一年多,显然没有用德语答辩,也并没有完备融入德国人的圈子。事情快一年,常常跑德国,下下周还要来一次。
维尔兹堡市中央
生活便是这么奇妙,记得三年前第一次拜访现在的公司之后说往后肯定不会来,结果啪啪打脸。前几天刚刚在老板那拿到永久条约,拿到后并没有太大的感情颠簸。不过之前是有一丝丝小担心的,虽然知道肯定没问题,但是老板为人专断且感情化,以是做出什么事情都不虞外。老板还是非常认可的,并且聊了半天中国市场的事情。
稳定下来才有动力负责干工作。本日客户拜访比较顺利,过程一团和气。公司有个中国人,聊到知乎的时候想互粉,创造他对我已关注,我们都很意外——他以为见到了“网红”,我第一次见到关注我知乎的同行。第一次当“网红”,很欣慰很幸福,解释我的字没白码,真的有人看。
拜访结束后一个德国人送我出门,聊到之前的事情。他在学术圈干了六年之后,刚刚转到这里事情半年多。家庭缘故原由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做学术的时候生活事情分不开,现在五点钟一到,立时切换到放工模式。如果不是客户,真想跟他来个high five——完备赞许啊!
写知乎文章经营"大众年夜众号,看经济干系的东西等等,都是事情之后开始的。搞学术的时候以为除了paper都是“闲书”,如果看了就很有恶行感。事情之后,打仗到不同的客户,看到不同的需求,对声学有了更实际的认识。这种更现实的认识引起的知识获取是更有方向性和动力的。之前还在高校的时候,并不是很清楚声学到底有何用,对将来的事情也很迷茫。事情之后对行业看的愈发清晰,很多以前不想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本日客户声学组的boss所说,想掌握本钱,噪声问题就会涌现,以是声学工程师绝不会失落业。该公司环球员工两千多,做声学的就有一百多人。这个数目是惊人的,声学确实是被人越来越多地重视。客户是汽车主机厂的供应商,由于电动车大行其道,虽然恼人的发动机没了,但是不能被掩蔽的高频问题凸显出来。于是从主机厂带动各级供应商,轰轰烈烈地去办理这个问题。前段韶光和海内一个供应商谈天,他们正在建声学实验室并且大规模地购置设备,看来正如所说,声学工程师在一段韶光内是不会失落业的。
美因河,来日诰日拜访的客户就在附近
连续开车加客户拜访有些累,不知不觉写成了散文。觉得还不错,写严明的科普文(有时候也不太严明)之余写写随笔还是蛮放松的。
来日诰日拜访其余一个客户,下下周去亚琛的ICA,之后返国参加深圳的全国声学大会和上海汽车测试展,同去的同行吼一声,期待更多的互换!
喜好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并关注哦
今日头条:子鱼说声学
理解更多声学的科普、猎奇、冷知识、工业运用、前景等。
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