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群,但见舞台之上,是一队接一队身着侗服、头戴银饰、面施淡妆的歌师在放声歌唱。悠扬婉转、跌宕起伏的歌声,如阵阵波浪涌向四方,让民气潮澎湃。
肇兴村落是一个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侗族村落寨。村落里正在举行的是名为“肇兴村落歌洪亮”的侗族大歌比赛。赛事一样平常在周五举行,每支歌队以村落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期从9支歌队中决出3支晋级复赛,目前已进行至第五期。
赛事实行策划杜冬先容,自2月中旬“村落歌”大赛举办以来,赛事组委会就不断收到省内外歌队的报名申请,参赛歌队从最初的30支逐步增长至目前的近100支,还有来自湖南、广西等地的歌队。“随着赛事的进行,报名的歌队还将不断增加。”杜冬说。
在第五期的比赛中,黎平县岩洞镇岩洞村落“一兜好白菜”歌队,以一曲深情动听的《青春恋歌》斩获了一等奖。歌队中最年长的52岁领唱兰承红笑着说,“能够跟来自省内外的歌队切磋互换,还有大批游客围不雅观,这比得到一等奖更让人高兴!
”
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先容,黔东南州的侗族大歌紧张盛行于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群众聚拢区,这里的侗族群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饭养身,歌养心。”
“侗族大歌有叙事歌、拟声歌、情歌、童谣等,以口传心授的办法代代传授,平时多在各村落传唱,偶尔外出展演。”唐大才说。这次黎平县联合企业主体举办“村落歌”大赛,是想以市场化办法促进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和互换,同时丰富村落庄旅游的文化业态,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领悟发展。
“将比赛舞台设在村落内的主街旁,好比固定举办的侗乡‘路边音乐会’,紧邻的侗族鼓楼犹如巨大的天然音响。”杜冬说,侗族歌队以富丽的衣饰、动听的歌声、幽美的舞步,不断吸引各地游客,赛事也成为一个区域文化品牌。
兰承红是岩洞镇有名的歌师。“精良的民族文化须要互换发展。”她说,通过参与“村落歌”大赛,与各地歌队互换学习,可以促进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参赛歌队不仅通过侗族大歌歌颂美好生活,还带来各村落的特色美食,如糯米饭、腌鱼、腌肉等与现场游客互动分享。
在肇兴村落开展文化研学活动的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学生宋佳宸表示,侗族大歌等侗族文化内容丰富、特色光鲜,点燃了现场的欢畅氛围,给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曾两次到过肇兴村落的词曲创作人邓耀邦评价,就像“村落超”等文体赛事一样,“村落歌”大赛也十分接地气,为游客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了肇兴村落的文化内涵。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在“村落歌”大赛等侗族文化活动的影响下,肇兴村落接待游客14.11万人,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将连续办好‘村落歌’大赛,更好助推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有效助力当地文旅领悟发展。”杜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