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不雅观新闻 燕巧 拍照宣布

“车要进站了,准备干活。
”2月10日,正月初十下午15时37分,北京西开往成都的T7列车进站。
太和和同事一行4人,戴好安全帽和防护手套,相互检讨防护装备,从站台专用通道列队下到铁路股道间的步辇儿板上,沿着股道向上水井走去,准备给进站列车上水。

新春走基层|坐火车进出川都能喝上热水 揭密广元火车站一群给水人  第1张

51岁的涂太和是一名列车给水员,紧张事情便是给进站的火车上水,把地面的水通过管道运送到列车自带的水箱中,保障整列火车用水。
平时,在火车上接开水、洗手、冲厕所,这些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都离不开给水员的事情。

向霖谷 摄

今年是他从事上水事情的第30个年头。

广元火车站地理位置分外,是连接兰渝铁路、宝成铁路、西成高铁的多方向车站,也是一个主要的上水站。
凡路子宝成线、兰渝线的普速乘客列车进出川时都要在这里补足水,才能连续运行到下一个给水站。

春节刚过,给水员如何保障春运事情,川不雅观新闻走进广元火车站,探访他们的事情故事。

向霖谷 摄

保障乘客在冬天喝一口热水

列车停稳,涂太和从上水井取出水管,插入车厢上水接头,按下遥控器,清澈的水便注入到水箱里,上水过程中,涂太和又跑向下一节车厢,重复前面的流程,10分钟旁边,他卖力的4节车厢都“喝”上了水。
一趟列车4个给水员同时事情,每个人要卖力大约4节车厢的上水事情。

“上水动作一定要快,不然上不满水,车上乘客用水就成问题。
”涂太和说,自己的事情没什么技能含量,但是干活一定要麻利、动作要快。
“部分列车停车韶光短或是同时多辆列车进站,就必须要加快速率,才能正常供水,我们都是在争分夺秒抢韶光。
”涂太和说。

向霖谷 摄

虽说没有技能含量,但上水事情曾是个体力活。
“以前设备掉队,上水管道有几十斤重,上水井和车厢注水口有时候间隔远,都是拖着水管上水,并不轻松。
”而现在,上水井设备经由改造升级,水管变轻了,并且可以自动回卷,花费的体力少了许多。

虽然设备改进,但给列车上水是露天作业,要经受风雨的磨练。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我们都要给上水,不然乘客就没有水喝。

向霖谷 摄

最艰巨的是景象最冷和最热的时候。
涂太和脚下的装备一年四季都是一双防滑胶鞋,冬凉夏热。
“冬天的时候,滴水成冰,水管随意马虎冻裂,注水口也随意马虎结冰;夏天热的时候,室外温度达到40摄氏度以上,股道烫得下不了脚。
”涂太和说。

地处“川北门户”的广元冬季寒风砭骨,到夜晚,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下。
拉萨开往重庆西的列车凌晨1时40分驶进广元站。
由于西北地区气温低,水管接头早已被残留在管口的冰冻住。
上水前,涂太和和同事必须快速处理注水口的结冰后,才能注水。
“凌晨气温低,但是车次密集,零点到4点间有近20趟列车须要上水,是一天事情中最辛劳的时候。

向霖谷 摄

30年没回老家过年

春运期间,广元火车站上水班组均匀每天大概要为近70趟列车加水,火车上乘客增多,到达广元站的列车水箱险些都是最低线。
涂太和带领班组成员提前上岗,事先处理水井残冰,做好给水准备。
正值冬季,气温低,作业场堪称冰场。

向霖谷 摄

节假日乘客出行的时候,便是给水员最忙的时候,春节期间更是如此。
涂太和是四川德阳人,已经30年没有回过老家过年。
“越是别人的节日越是我们劳碌的时候。
”他说。

每趟列车进站,每位上水员都必须迎站和送站,冬季寒冷的景象让事情更加辛劳。
碰到列车密集或临时停车,涂太和和他的同事要连续在室外事情近3小时之久。
作业结束往回走的路上,大家常常都是浑身冰霜,累得迈不动腿。

春运繁忙,给水员要对每趟列车的编组做到心中有数,站登时位和上水车厢也都明确到人,避免忙乱导致上水失落误。
逐日12时至15时、23时至越日4时是涂太和最劳碌的韶光段。
每次上水,给水员要在股道上交往返回走4个车厢,每位给水员均匀每天行走超过2万步。
韶光久了,涂太和和同事们脚下都起了厚厚的茧。

一班作业下来,虽然脸上带着倦意,他们却说:“冬天能让乘客喝上一口热水,再苦再累我们也值得!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不雅观新闻】,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