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市场上,投资者是主要的消费者。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及沪深京交易所一贯在行动。本期,长江商报将镜头聚焦成本市场“打假”,助力投资者权柄保护。
长江商报 徐佳
上市仅三年,太和水(605081.SH)因多期财报表露不准确接连被罚。
继年初上海证监局对太和水出具《行政惩罚决定书》之后,日前,上交所对太和水发出纪律处罚决定书。
因公司虚增收入,干系财务信息表露不准确,上交所对太和水及时任多位高管予以通报批评。
长江商报把稳到,根据上海证监局查明的事实,太和水公开表露的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财报中的坏账准备、利润总额不准确。2021年2月,太和水在沪市主板上市,这意味着公司在冲刺IPO期间就存在信披违规的行为。
太和水为水环境生态培植和掩护公司。上市首年,公司古迹就“变脸”,2022年涌现亏损,2023年因订单不及预期估量连续亏损。粗略打算,上市三年间,太和水的净利润累计亏损约3亿元。
被责令改正后再遭通报批评
2023年7月,上市还不到两年半,太和水就因涉嫌信息表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备案调查。直至今年1月中旬,太和水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出具的《行政惩罚事先奉告书》。上月,该案已调查、审理闭幕。
上海证监局查明,2017年起,太和水在江西省抚州市承做梦湖及凤岗河水生态管理项目,太和水未谨严考虑凤岗河项目的管理争议对收入确认的影响,未按照干系规定恰当估计凤岗河项目的落成进度,虚增2018年收入798.96万元。
同时,太和水2018年虚增收入形成的应收账款一贯存续并每年计提坏账准备,导致公司公开表露的2018年、2019年年度财务报表以及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中的坏账准备、利润总额不准确。
上海证监局指出,本案违法行为超过新旧法。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太和水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同时,上海证监局还对时任公法律定代表人、董事长何文辉以及时任公司总经理、董事徐小娜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75万元、50万元罚款。
长江商报把稳到,早在去年7月,太和水就因上述问题被上海证监局责令改正,且干系任务人被出具警示函。
今年1月末,太和水还就上述项目的违规收入确认干系事变进行追溯调度。追溯调度后,相应调减2018年业务收入798.96万元,占更正前金额的比例为2.45%。
此外,太和水还调减2018年净利润619.35万元、占更正前金额的比例为6.33%,分别调增2019年至2022年净利润35.99万元、143.97万元、143.97万元、359.93万元,占各期更正前金额的比例为0.24%、0.89%、1.58%、2.20%。
日前,上交所对太和水的信披违规行为进行纪律处罚,对太和水及何文辉、徐小娜、时任财务总监姜伟予以通报批评,并将通报中国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2023年亏损额扩大至2.3亿
资料显示,太和水由高校教授何文辉于2010年创立。作为水环境生态管理行业的上市公司,太和水的业务紧张包括水环境生态培植和水环境生态掩护等。
长江商报把稳到,在IPO之前,伴随着水环境生态管理行业的高速发展,太和水的盈利能力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至2020年,太和水的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由1.87亿元、3821.3万元增长至5.6亿元、1.63亿元。
2021年2月,太和水在沪市主板上市。上市首年,公司古迹“变脸”,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低落17.8%、43.34%。上市次年,即2022年公司陷入亏损,当期业务收入同比低落55.37%至2.05亿元,净利润亏损1.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65亿元。
根据古迹预报,公司估量2023年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将亏损2.3亿元。以此打算,上市三年以来,太和水的净利润将累计亏损约3亿元。
对付2023年续亏,太和水称,报告期内,受宏不雅观经济、家当政策、竞争环境及地方财政等多重成分的影响,公司所处水环境管理行业投资需求减少,导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不及预期,公司业务收入减少,同时利润率也有所低落。
不仅如此,公司主营业务的目标客户或终极业主为地方政府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受外部综称身分影响,部分客户回款结算周期加长、回款难度增加,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和条约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古迹产生较大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市之前,太和水就已经存在应收款项高企的问题。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6月末,太和水的应收账款由1.56亿元增长至3.4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也由30.02%提升至32.02%。
截至2023年9月末,太和水资产总额18.45亿元,个中应收账款5.46亿元,占比依旧达到29.6%。
“康美案”余波中兴
马兴田等被追偿29亿
长江商报 沈右荣
震荡成本市场的“康美案”,有了后续。
3月12日晚间,已被ST的康美药业(600518.SZ)发布公告称,公司向马兴田、许冬瑾、邱锡伟追偿权轇轕一案获备案审理,涉案金额26.07亿元。同时,公司向广东正中珠江司帐师事务所追偿3.41亿元一案也获法院受理备案。
2016年至2018年,马兴田实际掌握的康美药业,大规模财务造假,震荡成本市场。
终极,马兴田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另有10名干系任务人被判有期徒刑、处以罚金。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并非虚言。
向干系方追偿29.49亿
锒铛入狱的马兴田,正面临巨额资金赔偿。向他追债的,是他一手创立的康美药业。
马兴田于1969年出生于广东普宁,1997年,时年28岁的他创办康美药业。1998年,康美药业成功研发出以络欣平、利乐、诺沙为代表的国家级新药,并被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2001年,康美药业上岸A股市场。
在中药饮片生产发卖得到成功之时,马兴田提出做大做强中药饮片、走规模化之路的目标。2005年1月,康美药业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饮片物流配送中央,经营配送各种规格中药饮片4000余种。2005年9月,投资4亿多元的康美中药饮片二期工程建成,康美药业中药饮片年产能10000多吨……
谁曾想,浩瀚光环加身的马兴田,在康美药业上市20年之际,身陷囹圄。2020年7月10日,马兴田被采纳逼迫方法。
2021年,法院一审判处马兴田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表露、不表露主要信息罪以及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惩罚金120万元。二审法院坚持了一审判决。
马兴田之妻、康美药业原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许冬瑾也被判刑。
2022年8月,康美药业原董事长马兴田等被实行超30亿元。
康美药业最新公告显示,2021年11月12日,法院讯断公司向约5.2万名投资者赔偿投资丢失约24.59亿元,马兴田、许冬瑾、邱锡伟(时任董秘)等承担连带了债任务。公司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完成了上述赔偿。2022年4月27日,康美药业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马兴田、许冬瑾、邱锡伟支付公司已经承担的干系资金合计约26.08亿元,法院已备案。此外,公司还通过法院向广东正中珠江司帐师事务所(分外普通合资)追偿约3.41亿元。两项追偿合计达29.49亿元。
扣非四年累亏449亿
造假手段惊人,给康美药业造成了严重后果,外界最为直不雅观的感想熏染是,康美药业巨亏。
根据监管部门调查,曾经,康美药业大肆造假。2016年年报,康美药业虚增业务收入89.99亿元,虚增业务利润6.56亿元;2017年虚增业务收入100.32亿元,虚增业务利润12.51亿元;2018年虚增业务收入16.13亿元,虚增业务利润1.65亿元。
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假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合营业务收入造假假造发卖回款等办法,虚增货币资金累计886.81亿元。
2016年至2018年,康美药业还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供应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公司对此巨额造孽占资未表露。
康美药业造假大案震荡成本市场,终极,除了马兴田夫妇外,另有10名干系任务人被判有期徒刑、处以罚金。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当时一审法院讯断,康美药业的独董也要承担过亿元赔偿。此事,还引发了A股公司独董辞职潮。
受上述造假事宜影响,康美药业元气大伤。2019年至2022年,公司主业连续四年亏损,扣非净利润共计亏约449亿元。2023年,公司估量亏损6.5亿元至9亿元。
独家深度推举:
李宁回购难止跌市值缩水2100亿港元 22亿港元买楼逆势涉足地产前景难测
莱茵生物产品跌价预盈7149万降40% 秦本军操纵市场被罚207万禁入市场5年
翰宇药业扣非连亏6年研发投入低落 曾氏兄弟五轮转让加减持套现21亿
首富钟睒睒精于营销困于营销 水和药撑起4500亿财富面临新寻衅
长城汽车销量目标连续三年不及格 魏建军再寻衅190万辆被指好高骛远
贵州茅台积极改革上市累赚4238亿 董事长年薪100.78万居行业第八
复兴通讯四季度扣非突降51% 基金连续两季减仓大股东套现百亿
东方精工10天8板否认直接关联英伟达 扣非三连增负债率降至38.52%
天富龙6.57亿躺账面仍募3亿补流 朱大庆掌握93.9%股权IPO前套现5.43亿
上汽集团前2月新能源车销量增62% 智己汽车获80亿B轮融资加速出海
高新发展进军算力股价大涨4倍 靠诉讼及“卖子”打破赚超3.3亿
中炬高新被举报酱油蚝油造假骗补 内斗8年扣非低落痛失落“老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