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说到这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冰冷”和“冷漠”,由此又联想到“温暖”、“温情”,而媒体的一则新闻报道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人间冷暖。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事件发生的几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不闻不问选择了离开,直到一位拾荒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离世。这就是当年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
当我在网上看到相关报道和视频的时候,也深深地被震撼了。稚嫩的生命被无情的车轮反复碾压,惨状令人心酸。相续经过的路人竟然视若无睹,那种冷漠令人彻骨。事件在10几个小时内激起了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各类媒体的评论报道铺天盖地,那种激愤令人动容。
看着视频或照片,我一次次倒吸凉气,因为这一幕实在让人难受。头一辆面包车像是没有看到女童一样将小悦悦卷到了右侧车轮下,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后轮再次碾过小悦悦的身体。紧跟着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也像没有看到一般,右侧前后轮两次碾过小悦悦的双腿。几分钟内,先后有18位路人经过,周边还有一些商铺,但是没有一人伸出援手,也没有人打电话求助,就这样看两眼,走开了。如果在小悦悦被第一辆车撞倒后,经过的前三个人能把小悦悦救起,她完全可以避免被第二辆车碾压。但是,没有,没人停下来去关心一个弱小生命的罹难,没有人流露出一丁点儿人性的仁慈和善良。
冷!此时此刻,人心是否已被冰冻?仿佛世间的冷盖过了暖,在这冰冷的钢铁城市中,是否还有一丝微微的火光?我想人世间最最寒冷的不是冰天雪地,而是如同这一刻般人性泯灭的人间地狱……
最后,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阿姨把小悦悦抱到了路边,喊来了小悦悦的妈妈,才将小悦悦匆匆送去医院。一位捡垃圾的阿姨,这位俗世里被视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此刻却是世上最为可敬而高尚的人。
暖!此时此刻,人心被温暖呵护着。在这冰冷的钢铁城市中的星星火光终于燎原成席卷全国的热浪……
至今,这件事是我对人间冷暖最强烈的感受。
篇二:人间冷暖
春天渐渐来了,可寒冬似乎还有些许留恋。所以天气稍稍有些冷可是......
就在一个寒冷的早上,我在柏油大路上顺便买了一份报纸。我快速的浏览着,就在一处显眼的位置我看的了一条消息,霎时一阵阵寒意直逼我心——在某市一地铁口一位白领,因为赶时间早上没吃早饭,所以休克在了地铁站,可没有一个人去扶他,有人拨打了120,却有7、8个人从他身边走过,可没有一个人敢去扶他过了40分钟左右,救护车赶来了可是......
通过这件事华人们不得不该思考一下,可现在的人们已不再思考扶不扶,而是在思考扶了之后的后果。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春晚的一个小品《扶不扶》里面有一位骑自行车出来的大叔说:“我以前是开大奔的。”这不禁让我思考:究竟是不是这些不愿意扶的人不对呢?他们不扶是因为那些“碰瓷”者多了,导致了人心变冷,让人们不敢去扶,这不禁让我感到心寒意冷。我记得曾有一位同学下课时的一句玩笑话:“什么叫富人,不是开跑车,也不是有许多别墅。”“那是什么?”我们问到。“嘿嘿,那就是在中国处处扶人。”在学生间的这句玩笑话,却该让我们华人思考思考了。
可是,如今还是有许多的人很善良,他们愿意去帮助别人,可又像小品《扶不扶》里面的一个人物一样,在你扶之前你可以拍张照做记录以防万一,可那些光说不做的人啊,你们的行为跟让人气愤。不要让人情变冷呀!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些一心想发横财的人,让大家都充满了警惕,可你们是在害人害己呀!就像那位白领因为大家不敢去救助,导致一个有可能存活的生命消失在这世界上,这是你们在害人。有如果那些“碰瓷”者有一天如果你们真的倒下了,却没有人救助,这就是在自掘坟墓——害己。
可是也有许多热心人。他们值得我们学习,而那些不愿伸手的人,也不必责怪,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
热心人们请你们传递你们的爱吧!还没醒悟的华人们你们醒来吧!走向迷途的人们回来吧!————请让我们一起努力别让世界太冷!
篇三:人间冷暖
寒风呼呼地吹着,铺天盖地地向城市袭来,高大而冰冷的高楼丝毫没有被呼啸的狂风吹得动摇,而正在路上行驶的人们,却被狂风吹得站不住脚跟。狂风之后,天上竟飘飘散散地下起了雪。在这冰冷刺骨的天,即多了一层冰霜更多了一份诗意。
而路四周的楼房,却漠然地立在那里,任由雪散落在它身上,安要做的,就是为楼中的住户们遮风避雨的“家”。而房中的人们却感不到温暖。温暖的墙隔住了两户人家,本是一同长大的好友,却因为一堵墙渐渐地疏远了。老人们更不觉温暖,原本的小矮屋是老人们的乐园,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说话,逗鸟,但因为这高楼,他们的腿脚本不方便,这样上下的折腾,使他们吃不消。再也找不回一起住在四合院的感觉了。小孩子们也对着计算机,与他们的“朋友”聊天,尽管可以听听见他们的声音,但却因因为是音响复述了话,而变得沙哑起来,尽管可以看见他们的面庞,但却因为摄像器代替了双眼而变得模糊起来,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却碰不到,摸到的只是一台冰冷的显示器。
雪越下越大,整个城巿都变成了白茫茫的一大片,飘落的雪乘着风挂在树梢,挂在碧嫩的小草上,挂在人们窗外的屋檐。人们再也按挎不住心中的喜悦,都走出了高楼,来到街上。多年未见的老友,又再一次在雪中相聚,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再回想起小时候的故事,都不怆然涕下。老人们也又在树下相见了,只是,那里没有了他们的小矮屋,他们一样很开心地述说着多年来的往事,这么多的故事只能一个人憋在心中,找不到说话人,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当初一起喝茶、说话、逗鸟的老友。小孩们也蹦蹦跳跳地跟在长辈身后。当看见那张每日都会在因特网上见面的朋友时,也雀跃地拉起朋友的手,在雪地里玩起了游戏。这时,他们才发现朋友的声音并不沙哑,而是清脆悦耳;他们的脸庞并不模糊,而是天真烂漫;他们的手并不冰凉,而是温暖的有血有肉。
高楼依旧冰冷地立着,而街上的人们却沉浸在欢乐中。那面温暖却冰冷的墙,挡住了多少人还温暖的心?那场冰冷却温暖的雪,还给了多少人片刻温暖?人们的笑震落了树上的积雪,给这个寒冷的冬添上一份暖意。
篇四:尝人间冷暖,品世间百态
前些日子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新闻,那条新闻是这样的:一个老人走着走着突然摔倒在地,有个小伙子正好看见了,就去扶了起来,并把老人送到了医院。结果老人醒来后,一口咬定是那位小伙子把他撞倒的。这小伙子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后来有一位央视的记者化装成一个普通人单独与老人谈话:
央视记者:那天是谁把你撞倒的?
老人:没有人撞我,是我自己摔倒的。
央视记者:那你为什么说是那个小伙子把你撞倒的?
老人:因为我家里没钱,就只能说是他撞倒的。
……
后来央视记者就拿着这段录音放给老人和老人的家人听,老人却一口咬定这不是他说的,就是那个小伙子把他撞倒的。
在现今的社会当中,不是不做好事,而是好事根本就做不得。为什么说好事做不得?不是做不得,而是不敢做,这好事怎么就不敢做呢?就拿上面的新闻来说,在路上你看见老人摔倒了,好心把老人扶起来,结果老人却说是你撞的,你还敢扶吗?正如春晚的小品《扶不扶》的名字一样,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充满了玄机,你不扶不对,扶了也不对。
在大街上走着,我会看见有些人会避开乞丐,而且还露出厌恶的表情。我想说的是,乞丐也是人,他也不愿意做乞丐,他只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去做乞丐。同样都是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有尊严乞丐也有尊严,你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去瞧不起任何一个人。
人间冷暖,世间百态。现在的人们,整天都在为“钱”而奋斗,已经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诚信还有爱。试想,如果有一天,人世间一个好人也没有了,每个人见面只是敷衍的问候一句,并没有真情实意,那么,这样的社会还可以呆吗?
当我们看见有老人摔倒时,主动去把老人扶起来,老人站起来后对帮助他的人说声谢谢,这样的社会难道还会冷吗?当我们看见乞丐时,不要带着怜悯的眼光看他,而是尊重地向他递上几块钱,这样的社会还会冷吗?当我们看见事故现场,而受害者被冤枉时,主动站出来说清自己所看到的事实,这样的社会还会冷吗?
国家富强需要社会安定,社会安定需要人文素质,人文素质需要你我一起努力!
正如《爱的奉献》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一点点,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五:人间冷暖
人间总是伴随着冷与暖的,而这种“冷”与“暖”并不是气温上的差异,而是人们的心灵。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而人也是世界上最残忍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正是当代的“活雷锋”,而有的人却在这个世界上充当着“周扒皮”的角色,我并不想批判什么,更不想讽刺什么,可是事实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曹植一句话说得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是三聚氰胺,地沟油,皮鞋制的胶囊与酸奶等,哪一样不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而制造出来又用在什么地方?我想我不说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制造出来这种东西的制造商,可能会多获利,但制造商可能没有想过,他制造的这种东西,坑害的是几代人!
也许大家对这些事情已经麻木了,但这种事情并非能就此打住,我们再想一想,那位被撞倒的女童,为何来来往往十多辆车,好几个人,都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却是最后一位拾荒的老人救助了她,是因为别人都没注意到吗?不是,而是人们不想给自己带来麻烦,而触动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心不是铁打的,但为了利益,有些人的心可以改变。
我们再想一想,狗,可谓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但有些人却不这么想,我亲眼目睹过一次杀狗的过程。很残忍,如果杀狗的人能痛痛快快的给狗一刀,让狗痛痛快快的死,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把狗的舌头勒住,把狗折磨死,让狗含着痛苦死去。人类这是什么,是欺负狗不会说话!
近几个月来,我们总能将暴力,虐待,幼童,幼儿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山西太原,老师连扇不会算“十加?”的女童几十下耳光;广东肇庆,老师把不能自行大小便的幼童绑在粪盆上;浙江慈溪,老师用胶带封住吵闹女孩儿的嘴巴;山东济南,老师对15个孩子实施蹲厕所,抓头发看恐怖片;我真的想发自内心的问一句:“这些虐待幼童的幼师人性何在?
人间到底有多“冷”,我想大家现在可能会明白一些,也许,“医治”那些我刚刚“提到的,还有未提及的一些人”的心灵会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会对他们有一些启示吧,更盼望着我下一次写作文时不会再提及这些了,心情也不会这样沉重了。
篇六:蓦然回首,遇人间冷暖
三分乍暖,七分微凉。初春。
又是一年花起花落,又是一年初春时节,春来了!
悠远的古城内,洋溢着幸福而绵长气息。青石、粉墙、黛瓦是古城不变的容颜,剪纸、对联、灯笼,是崭新的面貌。走在自戴望舒的小巷中,踏着斑驳的小石板路,空气中弥漫着清香。颐一路芬芳,迎一路熙熙和风,我闭上眼,阳光温热,落在肩头,暖暖的。
蓦然间,春意凛然。家家户户,可见之处,皆为一片喜庆祥和,门户上灯笼高照,倒贴着大大的福字,寓意福到,喜迎新春。
似几日的温热已是足够,初五便已感到些许凉意,一股凉风肆虐地横行着,这刺骨寒风渗进这世界,亦渗进我的身体,慢慢地,渗透了我的心。启窗而望,我望见天空中阴霾密布,年的气氛却不减分毫,各种杂乱的声音遍布各个角落。闭窗,我远离了这喧闹的世界,取一撮茶叶,入水,茶叶急速上升,又迅速下沉。独饮一杯,味涩微苦,亦似人生。蓦地,觉得这杯茶中承载的太多,这初春,也不再温暖。
走在熟悉的乡间小道,道路本不宽阔,又是春节,来拜年的人,实在不少,自然是经常堵塞。这人来人往的,也就这一条道,罢了,只得就这么走着。倏地,我的眼神不经意地瞟在前面,发现一座小桥边上,堵塞十分严重。可为何,还有如此多围观者呢?快步向前走了几十步,向前一挤,眼前的场景令我心头一酸。那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脸上一道道岁月留下的辙痕,浑浊的双眼似流下一滴滴泪水,这位怕是有古稀之年的老人身着着单薄破旧的棉衣,衣服上一块块补丁显出他家境贫寒。最令人心痛的是,在他两裤腿处,空空如也,他依靠着粗糙的双手,撑着一条椅子,一下一下,艰辛地前行着,与四周高挂的红灯笼,人们崭新昂贵的新衣服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感受到四周的眼光,老人加大了力气,瘦的皮包骨的手上,鼓起了青筋,椅子发出咔咔声,承受不住这样的重压。
四周围观者越来越多,却没有人愿意上前扶老人一把,被堵住的汽车显得不耐,不断发出那聒噪的嘀嘀声,甚至不顾一切去想办法从老人身旁呼啸而过,这是对于一个脆弱老人自尊心的践踏,是人心的泯灭。那凛冽的寒风撕碎了我的心。
终于,我的心中有了答案,我不再去想是否有什么结果,但若此刻,我不伸出我的双手,我无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快步上前,一把扶住老人的双手,依稀可见他饱经风霜的脸上,那几处泪痕,我一下握住了他的双手,感受到一股冰凉,我甚至觉得自己的双手,握住了老人的心,我想用自己双手的余温,去温暖他心房。我的动作感染了一些在心头徘徊的人,他们纷纷上前,与我一起将老人连带着椅子移到一旁。这时,脆弱不堪的老人,身体微微颤抖,眼角边,流下一滴滴晶莹的泪花,那一滴滴泪花中,包含了太多太多。叹世道不公,使他流落街头,形单影只。这泪水氤氲了我们,亦氤氲了世界。“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蓦然回首,在温暖春日里,品味到人心的冷漠悲凉。
蓦然回首,在冷漠社会中,触摸到曙光的温暖照耀。
以上就是小编给您带来的高三作文人间冷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更多指南,请继续关注美德网高三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