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位于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约200公里,是连接南疆北疆的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军队屯田驻守,三十里户是当地的一个村落落,刀郎采风碰着老人的地方。

刀郎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老人和他讲了8000湘女上天山的故事,刀郎冲动的哭了。
刀郎第二次来的时候刚好遇上了老人的葬礼

没有一小我可以活着离开这个世界刀郎奇台三十里歌词解析 休闲娱乐

歌词逐句解读

1

他撇下朝夕相处的一村落人走了

(老人走了,离开了朝夕相处的一村落百姓)

倒卧在堂屋中间的门板像一捆柴草

(堂屋地上有一块门板,他躺在上面,就像一捆常见的柴草)

一块门板,没有棺木,解释老人很穷,可能还无儿无女;柴草,指活着像荒草,去世了像柴蒿的平凡人,感慨生命的薄弱。

堂屋是传统中国民居中的礼仪空间,一样平常设计在房屋中间,平时洞开,用于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等,与当代住宅中的客厅不同。

人们念叨他是个年夜大好人

(村落民们以为他是个年夜大好人)

帮他挖了一个坑

(以是自发的帮老人收拾后事)

老人是守墓人,可能无儿无女。

刀郎采风的时候,守墓老人见告刀郎许多动听的故事,以是这里的他可能是守墓人,可以是8000湘女,也可能是些阔别故土,守护边陲的人们,还有那些代代相传戍边的屯田户

(汉代以移民屯田戍边,从此代代相传)

2

虽然忙劳碌碌的生平啊

(尘归尘,土归土,老人忙劳碌碌了一辈子)

倒也一事无成

(什么也没留下,走了也就走了)

这也是绝大部分人普通人,生平的缩影

人们皮毛缠绕的颅里

(皮帽下的脑袋瓜里)

有一座延绵的山

(奇台三十里便是一座延绵的青山)

山脚下抵挡风的骆驼 草是动人的碱泉

(骆驼草带刺,但能抵挡风沙;碱泉很咸,但他也滋润津润了地皮)

骆驼草,一栽种物,既能给骆驼吃,又能防止地皮沙化;碱泉,新疆几亿年前是海,以是地皮的盐碱度很高,以是叫碱泉。
用动人来形容碱泉,解释人们像骆驼一样对生活的哀求非常的低

白发苍苍的山顶

(白雪皑皑的山顶)

是他祖传高悬的墓园

(是老人祖祖辈辈安葬的地方)

山脚风吹草低,是他们生活的家园;山顶白雪皑皑,是他们灵魂的归处,祖祖辈辈都是这个传统

人们对去世亡的理解,便是埋在祖坟里而已

这里描述军屯的地理环境,一座延绵的骆驼草,动人的碱泉,白发苍苍的山顶,祖传高悬的墓园,沙梁旁炊烟,构成了一幅俏丽又艰辛的图。

3

光天化日的沙梁旁

(老人的葬礼办完了)

他们又点燃了炊烟

(人们又回归了昔日的平淡的生活)

沙梁:状如脊梁的沙丘。
李季 《五月端阳·羊羔》诗:“黄沙滚滚似海浪,沙梁上走过来一个少年。

现在他该当就在山顶墓园驾着青烟

(在袅袅青烟中)

他忽而轻盈的落在坟头上

(老人的灵魂忽而飘在天上,忽而落在坟头)

像一个神仙

(像一个逍遥的神仙,不舍拜别)

他对家园的守护,对故土的留恋

4

村落民们终于散去拆掉灵棚

(大略的葬礼,便是他们生平的闭幕)

唢呐摘掉了铜碗 去乞讨柴米和油盐

(人们拆掉灵棚,收起唢呐,连续去讨柴米油盐的生活)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去世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唢呐摘掉了铜碗,唢呐前面圆的那个叫铜碗,摘掉铜碗便是指把唢呐收起来了,

命中注定在这荒漠湖畔干涸家园

(命中注定来到这荒漠的湖畔,这里是他此生眷恋的家园)

听苍松嶙峋的黑岩 诉说蜜语和甜言

(听松树和石头会跟自己谈天,这是只有他们才懂的浪漫)

平凡的生活便是这般的乏味,也是如此的浪漫,这既是伟大的义务,也是事先说好的命运 。

5

纵然他永寄孤独的墓堆

(纵然在无边无涯的孤独中徘徊)

任韶光去蹂躏他所有的相

(纵然光阴抹去他所有生存过的痕迹)

(他们身前和身后,肉体和灵魂,都如此眷恋,如此虔诚)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他依然舍不得那个地方

他依然留恋这地方,留恋这人间

在这样一个荒漠干涸的地方,守着这些苍松和黑岩,以及这一片国土,纵然这样,这位逝去的老军户,他依然不愿意拜别,还要坚守在这个地方,这个富有义务的地方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他们仍旧矢志不渝的守护家园,纵然生命离开这个天下,灵魂依然眷恋这片地皮)

一天又一天

一年一年又一年又一年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年 一年

他依然舍不得那个地方

一天又一天

一年一年又一年又一年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年 一年

又一年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年 一年

又一年

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年 一年

一共有36个一年,你数数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