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宝武湛钢的无人化码头,在夜晚阴暗的灯光下,吊运行车在头顶来回穿梭,巨大的机器臂抓着重达数吨的冷轧钢卷,一卷一卷平稳地放入货轮的仓库,定睛细看,空中行车驾驶舱内却不见人踪,这难道便是传说中的“黑灯工厂”?

“黑灯工厂”是对聪慧工厂的一种生动描述。
同以往的工厂不同,“黑灯工厂”没有太多工人,生产操作由机器按照程序自行完成,而生产工人则可以从低端重复的劳动和危险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更具创造力的事情。
“黑灯工厂”的背后,覆盖了大量目前最前沿的技能,包括AI、物联网、云打算、大数据、5G等等。
这些技能的集成,让工厂生产运行效能得到大大提升。

走进聪慧钢城打造黑灯工厂中冶赛迪点亮钢铁分娩聪慧时代 汽车知识

在数字转型时期潮流中,中冶赛迪不断践行“黑灯工厂”理念,将60余年积淀的钢铁冶金领域知识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能紧密结合,以创新为抓手,构建“平台、大数据、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五位一体的智能化能力体系,完成一个又一个钢铁生产智能化打破,让无人化自动运行的“黑灯工厂”一步步向现实靠近。

湛江无人化码头

01、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的核心基座

2021年智博会,中冶赛迪在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自主开拓的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环球钢铁工业唯一全流程实战运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受到广泛关注,中冶赛迪也被评价为设计院向智能化数字化企业转型的典范。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聪慧制造的核心技能之一,不仅能将原材料、产品、智能加工设备、生产线、工厂、工人、供应商和用户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能利用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互联信息,以更高的层次给出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和加工过程,提升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程度。

中冶赛迪高度看重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技能的安全、自主、可控,在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拓中,冲破传统ISA95信息化架构,采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扁平化系统架构,办理了钢铁企业传统多层系统架构的纵向数据衰减和横向数据孤岛的问题,搭载一系列钢铁核心组件,使平台可以高效采集和处理海量数据,具备跨工序、跨系统的参数体系,让行业数据发挥出应有的代价。

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智能制造办理方案的核心底座,为钢铁企业供应全新的、完全的智能制造办理方案,已在宝武集团、南京钢铁、永锋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开展了深度规模化运用,推动了钢铁企业组织架构重塑,实现技能提升、流程优化和扁平化管理,成为目前流程工业起步最早、运用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经济效益最突出的平台。
2020年,在工信部组织的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上,中冶赛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钢铁一体化生产智能管控办理方案”荣获全国总冠军,代表了当今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前辈水平。

水土云中冶赛迪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中冶赛迪已形成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铁区一体化、钢轧一体化、智能生产管控中央一体化产品架构,积极打通智能化大数据与钢铁工业深度领悟的通道,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投入行业运用,推动了钢铁生产的智能化变革,在无人少人、降本增效、精益管理、实质安全等方面成效显著。

02、铁区一体化:告别“脏、累、险”,实现效率变革

铁区生产覆盖高炉、烧结、焦化、球团、石灰窑、质料厂等多道工序,生产能耗在全厂能耗中占频年夜,作业环境涉及高温、煤气、烟尘等多种危险源。
在传统炼铁作业中,各操作岗位分散于现场一线,事情环境恶劣,事情内容重复呆板,且大多数生产操作依赖工人履历。
传统铁区生产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一体化高效集中掌握提出了急迫的需求。
中冶赛迪基于大数据一体化管控的聪慧炼铁集控产品实现了铁区管控一体化、操作集约化,大大减少作业区数量,提升人事效率、生产效率,首创铁区生产新模式。

宝武韶钢聪慧中央——中冶赛迪总承包培植的钢铁行业首座铁前聪慧集控中央,打造了中国钢铁智能制造领域里程碑式的标杆

在宝武韶钢,中冶赛迪成功打造了环球首个钢铁聪慧中央,原来分布在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大工序、30个别系、42个中控室,全部整合融入占地1600平方米的聪慧中央,400多名员工从涉煤气等重大危险区域撤出,实现5千米以上远间隔大规模集中掌握。
在铁区和能介区生产现场,统共安装了1600多个摄像头,采集画面在聪慧中央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并通过视频联动技能进行自动弹窗报警,提醒操作职员第一韶光处理,安全得到了实质的提升,管理也更加人性化。
一体化管控让数据在统一平台汇聚,也让各操作区事情职员的协同模式提档升级,为生产顺利平稳运行供应了强有力的保障。

项目投产后,生产指标明显优化,吨铁本钱降落25元,均匀日产量提升500吨;彻底创新了钢铁生产组织模式,作业区数量低落60%,人事效率提升40%,总体劳动生产率提升近40%。

在宝钢湛江钢铁,中冶赛迪建成了钢铁行业首座智能化质料场,实现了对湛江质料场的精确、实时管理,大幅提高作业质量。
以往钢铁质料场在盘库过程中,只能依赖人工丈量,过程辛劳不说,而且丈量准确性依赖于工人履历,偏差最大时可达几千吨,严重影响生产安排。
而湛江智能化质料场可以通过激光扫描仪自动天生质料堆三维模型,电脑在模型根本上实时算出每个质料堆的体积,从而打算出它们的准确重量,丈量偏差能够掌握在1%以内。
湛江智能化质料场还实现了堆取料机无人化运行,操作职员不用在现场操作,只须要在集控中央远程掌握操作堆料取料即可。
湛江智能化质料场的无人堆取料作业能够自动方案作业策略,担保物料堆存的整洁划一,减少沿途洒料,大幅提升料场利用率。
项目建成后,劳动生产率提升80%,质料场利用率提升20%,盘库效率提升90%。

湛江聪慧质料场

03、钢轧一体化:用“机警”解放“人智”

钢铁生产工艺多、流程长,个中的轧制环节长期以来是钢铁生产中对自动化程度哀求最高的工序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轧制精度和速率的哀求不断提高,人工操作难以知足生产的实际需求。
中冶赛迪在钢轧领域推出一系列智能管控产品,实现钢轧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落人工本钱,重塑一线工人事情环境。

2019年12月,中冶赛迪承建的宝武武钢有限热轧操控中央投运,首次实现了行业内热连轧产线的稳定高效远程操控生产。
在2250轧线操作区,以往分散的粗轧、精轧以及卷取共7个岗位合并至3个岗位,轧线作业职员可以实现全线信息共享、实时协同作业;在2250和1580热轧加热炉区,原来的6个岗位被合并至2个岗位,轧制节奏掌握、自动烧钢、自动装/抽钢、电子围栏等智能掌握技能,实现了轧制节奏的智能掌握,工人在现场的自行操作也转变为远程的集中监护。

中冶赛迪打造的武钢热轧聪慧集控中央,首次实现宽带钢热轧生产线远程操作轧钢

智能化改造不仅让机器操作代替了人工一线操作,还利用人工智能技能、智能化决策模型赞助工人进行智能化决策,用“机警”赞助“人智”更上一层楼。
在武钢操控中央运维区,中冶赛迪利用质量自动剖断、设备自动诊断、水量自动平衡等智能化技能,实时网络质量、设备等关键部位的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精准推送,一旦设备涌现须要改换或维修的状况,运维区域的操作工会提前收到干系信息,从“事后破案”变成“事前预警”,点检事情实现了实时化、可视化、智能化。

在宝武八一钢铁,中冶赛迪培植的行业首个智能热轧钢卷库正在有序地运行。
来来往往的行车不断将钢卷夹起、放下,完成一次次入库出库的过程。
然而这些行车并没有驾驶员在现场驾驶,而是由事情职员远程监控,当人工远程下达指令之后,行车会自动进行卸卷、倒卷、装车作业。
传统的人工驾驶行车每每会对汽车厢体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损伤,而该系统能够适应高温、繁芜环境,智能优化作业路径,通过高精度定位掌握,保障行车安全、高效、可靠运转,彻底肃清钢卷货色及设备损伤。
这套热轧智能化钢卷库系统实现了行车、调度、库房管理无人化,库区作业职员减少50%以上,库区整体作业效率提升10%以上,综合能耗降落5%-10%。

中冶赛迪培植的八一钢铁热轧钢卷库聪慧仓储项目

04、全流程管控一体化:打造统一平台的新时期聪慧钢厂

智能质料场、智能炼铁、智能轧钢、智能钢卷库、聪慧铁水运输、聪慧水集控……中冶赛迪通过多年的创新与实践,终极连点成线,实现了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上的全流程智能管控,让全厂生产数据在同一平台汇聚,让厂区每一块物料都实现信息回传,数据不落地、流程无断点,描述出工业4.0时期聪慧钢厂的崭新面貌,为高质量精益生产创造了可能。

2020年,中冶赛迪打造的行业内首个基于统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流程数字钢厂——永锋临港智能工厂陆续上线,数字化的智能管控贯穿“铁-钢-轧”全流程,真正实现钢铁生产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

在该项目中,中冶赛迪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开放运用平台、统一生产协同平台,连接了全厂质料、炼铁、炼钢、轧钢、能源、物流、安环等各生产工序的设备超过3万台,实时数据超过50万,让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数字化,为事情职员合理决策供应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中冶赛迪开拓生产、设备、能源、物流、安环等12大类智能运用app,为进厂、库存、加工、出厂每个生产环节供应了数字化支撑,让钢铁工业生产、管理效率实现新的飞跃。

中冶赛迪培植的山东永锋临港家当园智能工厂项目

同年,中冶赛迪还在镔鑫钢铁启动了首个运行钢厂全流程数字化改造项目,承担了印尼德信全厂智能化项目,将智能制造产品推向外洋。
这意味中冶赛迪在打造“黑灯工厂”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黑灯工厂”承载着人们对智能化、无人化生产的想象与期许,这些期许背后是社会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也是不断优化劳动环境、以人为本的人文空想。
中冶赛迪作为国家冶金培植国家队领跑者,从未忘却国家与时期授予的义务,从操作无人化到协同自动化,再到决策自动化,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丰富和发展着“黑灯工厂”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培植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前辈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领悟。
习近平总布告强调,要促进数字技能与实体经济深度领悟,赋能传统家当转型升级,催生新家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立足新时期,中冶赛迪将不断自主创新,以信息化、智能化技能重塑钢铁工业的生产、管理、运营,让“机器聪慧”解放人力,让数字力量赋能行业,真正让智能化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 | 陶海银 通讯员 周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