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 Chan ╲
昨夜凌晨1点,朋友圈有人发出陈奕迅最近的新歌《四季》,听完后感慨万分,对朋友点评:“白云苍狗,不论任何经历,都会在季度里嫡黄花,没有过去,又哪有本日识破世事的人生历练。”很是认同,也唯有感想熏染到四季变幻,人生跌宕,才能开始领悟和珍惜每一 步。
陈奕迅外号“年夜夫”更像双关词,他的歌虽然普通但由于对社会有深刻透析,因而总是能体会到对灵魂的安抚和疗救。
我不是他的歌迷,但能清楚记得他的三首歌:
《感激侬》讽刺的歌词,调侃的腔调,活脱脱给听者刮了一层皮,让你看到自己内心的低劣。
还有《浮夸》这首声嘶力竭的觉得的歌,旋律特殊厚重,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听歌曲就犹如在拥挤的人群中徘徊。
接着则是最近《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在这个天下相遇》,如今《在这个天下相遇》是我的手机铃声——我喜好这首歌在于,足够的浪漫,足够的洒脱又足够的哲理,并有着那么一点点励志的气息,旋律的舒缓是和大海想匹配的宁静,让你觉得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和未来最美好的自己相遇。
《四季》和《在这个天下相遇》有异曲同工的熟习感,所谓“慢歌”,不过《四季》更有人间烟火气,由于是久违的粤语歌曲更隐含了全体喷鼻香港变迁的秘闻,让人想起喷鼻香港电影金像奖对付喷鼻香港本土文化的坚守。
只管不须要看得如此之伟大,我们也能轻易得到共鸣:首先,当然是励志,统统的难,不管是春困、夏愁、秋烦……都将“嫡黄花”,你咬咬牙就过了。
但更主要的是,依然看到关于人生的哲理。
回顾起有一篇文章《我们相隔的不仅是韶光,还有渐行渐远的代价不雅观》,在这个代价不雅观多元且相互抵牾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分层逐渐清晰并固化的社会,或许,对付这一代人,最难以释怀的便是人的思想的变革以及其背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迁。
犹如同学会上,刚开始你关注到的是谁的“衣锦回籍”,到头来却创造最让你悲哀的是那个儿时和你的玩伴,已经完备陌生。
“我们唯一的相似点可能便是对故乡美食的热爱,性取向可能都不同了。”
以是,关于人生,愿你经历四季,仍旧不改初衷,“愿你出走多年,回来还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