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庆丰收》,舞蹈《一晃儿就老了》,京剧《三娘教子》……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引来一阵阵热烈地掌声。尤其是本村落村落民演唱的戏曲选段,更是引爆现场。当村落支书杜振堂上台开始演出时,那掌声、叫好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沸腾了现场。
吴家场一村落的村落民知足地说:“要不是杜布告,我们哪里会有本日这样幸福的日子啊!
”
一、盖楼
吴家场一村落是河北省永清县三圣口乡的一个村落落,全村落有五百多户人家、一千五百多口人。
杜振堂于2001年当选为村落主任。当村落主任之前,他自己经营着“兴达塑料厂”,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一年下来能赚十几万元,日子过得很滋润津润。但是,村落里的日子却很紧巴,连办公室都很破旧,村落风村落貌也是一副破败的样子。
作为在吴家场一村落土生土长的杜振堂,面对这统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村落布告对他说:“振堂,我这身体顶不住了,你就甩开膀子干吧!
”村落民们说:“杜主任,我们都随着你干!
”
杜振堂知道,之以是乡亲们这么信赖自己,是由于乡亲们认为他“能干”;之以是他“能干”,是由于他是一个存心干事的人。杜振堂说:“只要像给自己家里干事一样给乡亲们干事,我相信我能干好!
”
也便是从当上村落主任那天起,杜振堂就把自己的兴达塑料厂交给了自己的半子去经营,由于他“要像给自己家里干事一样给乡亲们干事”了!
杜振堂是从培植村落委会办公楼开始事情的。在杜振堂看来,村落委会办公楼便是村落庄的形象,便是村落庄的凝聚力。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主持卖掉了村落委会原来的老破房屋,另选新址建起了吴家场一村落的二层办公楼。
盖楼须要钱,杜振堂说:“没钱就想没钱的办法!
”他找到村落里人经营的建筑队,让他们免费出工;又找到砖厂,购买特价砖头;地面,用不起好的就用便宜的;窗户,用不起钢窗就用木窗……就这样,吴家场一村落300多平米的二层办公楼盖起来了。
新办公楼启用那天,吴家场一村落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在鞭炮声中,乡亲们喜笑颜开地涌进了村落委会。楼下看完再到楼上看看,屯子书屋有了,老年活动室有了,法律调度室也有了……该有的都有了,心里那个高兴啊,就以为有奔头了。谁不肯望自己的村落落越来越好呢?二十多年了,吴家场一村落的村落民终于有了一个宽宽敞敞的可以聚会的地点了!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句老话,也是吴家场一村落村落民们的共识。提起吴家场一村落过去的土路来,大家都说:“那哪是人走的路啊!
”一位客人来吴家场一村落串亲戚,正赶高下雨,结果汽车轱辘被泥浆裹挟,卧在路上了,令村落民们哭笑不得。客人说:“今后吴家场一村落的道路假如修不好,就再也不来了。”
杜振堂说:“晴天一身土,雨后一身泥。吴家场一村落的道路既影响村落民的生活,更影响了村落里的经济发展。”
杜振堂说:“便是砸锅卖铁,我也要把村落里的道路修睦。”
修路不是几句豪言壮语就能修睦的,它须要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从2004年春天开始,为了修路,杜振堂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把村落里大大小小的老板都找到了,让他们为村落庄修路做些贡献;他又去找有关领导,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就这样,三个月之后的夏天,东拼西凑的修路资金虽然还捉襟见肘,但总算可以开工了。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着力,吴家场一村落的村落民们都动员起来了。经由一个月的苦战,一条宽7米长1200米的柏油马路修睦了。这条贯穿吴家场一村落主街道的马路立时就成了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成了远近村落落最大的新闻,被誉为“吴家场一村落致富路”!
2012年夏天,村落里上马了“门前小路硬化工程”,村落里卖力供应修路用砖,各家各户自己折衷卖力将门前小路硬化。杜振堂说:“门前小路工程一共硬化了22条。现在,村落里所有的街道都硬化了,人们碰着阴天下雨天再也不用锸泥了。”
三、建水塔
2002年春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杜振堂创造了村落里自来水存在的问题:永劫光以来,村落民们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地面池塘。井水首先被抽到地面池塘里,再分送到各家各户。一旦停电,村落民们就挑着水桶直接到池塘里挑水,严重地影响了池塘的卫生。杜振堂决心改造水塔,同时将改造管线和改造水表结合起来,一起动工。杜振堂说:“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村落里没钱,他在广泛搜聚村落民见地的根本上决定每家集资300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为了让村落民们放心,他又把资金交给村落民代表掌管,并规定:“村落干部一律不许跟钱打交道。”他要让这些集资款花得明白,要让村落民们放心。
就这样,吴家场一村落高达15米的水塔建起来了,新的管线和一家一户的新水表也安装好了。当清洁的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的时候,村落民们无不夸奖杜振堂又给人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如今,吴家场一村落的水塔成了“三圣口乡第一塔”。
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
杜振堂把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在杜振堂看来,帮助村落民赢利是村落委会事情的重中之重。
为了支持村落民发展个体经济,他把乡亲们的事当本钱身的事,为他们跑项目、跑园地、跑关系。伟大塑料厂厂长杜振波扩大厂房须要征地,杜振堂就为他跑通了各种手续,还跟被征地的村落民做通了思想事情……通过与农行联系,杜振堂为村落里争取小额贷款500多万元,给乡亲们致富办理了燃眉之急。如今,吴家场一村落拥有个体私营企业大户8家,中户23家,小户66家。
2012年初夏,杜振堂从乡里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脑袋上被撞出了一个洞,鲜血流了一身。
得知的乡亲们纷纭前来看望,全村落有一半家庭都来了。73岁的朱克启是村落里的穷苦户,他提了二斤柴鸡蛋来到杜振堂家,一个劲儿地说:“这样的好干部,可别给我们撞坏了啊!
假如撞坏了,我们村落的老百姓可饶不了他啊!
”村落里的老布告王金华得了半身不遂,他也困难地来了,面对杜振堂,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便是一个劲儿地哭。
杜振堂冲动地说:“为乡亲们干事,再苦再累我心甘情愿!
”
五、培植吴家场一村落文化大院
杜振堂说:“作为跟乡亲们直接打交道的村落干部,我们不但要有给乡亲们办实事的想法,更要有给乡亲们办实事的能力。”
村落民们富余之后的文化生活进入了杜振堂的视野。杜振堂先后组织成立了“吴家场一村落戏班子”和“吴家场一村落秧歌队”。“吴家场一村落戏班子”可以演唱评剧和河北梆子,曾经在永清县组织的村落戏进城演出中走上了县里的大舞台,还上了电视;“吴家场一村落秧歌队”实际上便是村落民大联欢,每天晚上,男女老少,大人小孩一听锣鼓声就跑出来在大街上扭起了大秧歌,扭出了身体康健,扭出了欢声笑语,更扭出了幸福和谐的浓浓乡情。
2015年,深受村落民推戴的杜振堂当选吴家场一村落党支部布告,这一年,他主持建筑了“吴家场一村落文化大院”。
所谓“吴家场一村落文化大院”,便是一个多功能的小礼堂,在这里,可以召开村落民大会,可以举办各种文艺演出,还可以举办红白喜事。
2015年10月21日,杜振堂首次在“吴家场一村落文化大院”把村落里120名老人聚在一起扭秧歌、看大戏,吃“团圆饭”、唠家常。杜振堂说:“老人得到尊重,尊老爱老的传统得到传承,社会才能和谐。从今年起,每年重阳节,村落里都会给老人过节,这会成为我们村落的一个习俗传承下去。”
杜振堂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8年10月17日是重阳节,杜振堂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吴家场一村落敬老爱老文艺演出,还为老人们安排了午餐。
看着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尤其是看到老人们欢快开怀的场面,杜振堂心里特殊高兴。杜振堂说:“我们当村落干部的图什么?不便是图个村落民满意、老百姓高兴吗!
”
从2001年到现在,杜振堂从担当吴家场一村落村落主任到出任村落支书已经十八年了,吴家场一村落的村落风村落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十八年来,杜振堂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村落民们安居乐业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这些,村落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2017年换届选举时,杜振堂高票当选村落主任和村落支书。党和政府也给了杜振堂和吴家场一村落很多名誉,杜振堂连续十年被评为“精良共产党员”,吴家场一村落也被永清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今年67岁的杜振堂说:“就像《韶光都去哪儿了》那首歌唱的一样,我们一晃儿就老了。但是,只要身体许可,只要乡亲们须要,我就多给吴家场一村落做事几年。我这个人的脾气便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要像给自己家里干事一样给乡亲们干事!
为乡亲们干事,再苦再累我心甘情愿!
”(田志友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