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8日电(李夏)美国人马克·力文最近心情格外激动,他刚刚拿到了新版中华公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

不过,马克·力文是谁?在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实行仅一个多月内,这位留着花白大胡子、年近古稀的美国老人为何会得到这个号称天下上最难拿的“绿卡”?

马克力文我为什么能够拿到中国绿卡  第1张

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他的名字,你会找到他的不少头衔——中心民族大学西席、社会学博士、美国村落庄音乐人……他还得到了2014年中国政府“友情奖”,这是中国政府付与来华事情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

大概,这便是答案。

两件事儿让他决定留在中国

马克最初决定来中国的经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的一些朋友曾在中国有着不错的生活和事情经历,向他推举后,他于2005年欣然搭上了前往中国的航班。

不过,不同彷佛从马克踏上中国国土后开始了。
马克在中国的首个落脚地,不是有名遐迩的都城北京,也不是享誉海内外的魔都上海,而是江苏淮安。
由于在他浩瀚事情约请信中,一所大学的先容深深吸引了他——“淮阴师范学院位于中国第一位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淮安。
”于是,他爽快地接管了淮阴师范学院的聘任。

他的原定操持是在中国传授教化一年后便返回美国,但在中国经历的两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匆匆使他留在中国直到本日。

第一件事,来源于中美两国公民之间认识的差异。
许多中国学生都认为美国人十分富有,希望变得像美国人一样。
然而,社会学博士出身的马克曾作为全职志愿者在美国的穷苦工人组织中责任事情了30年,他明白,不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情形来说,这都是禁绝确的认知,而且美国的贫富差距自20世纪七十年代起便日益加剧。

第二件事,则与他的传授教化经历干系。
他曾经带领学生学习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名篇《我为何而活》(What I Have Lived For),并哀求学生假设自己在数十年后,回顾今生为之奋斗的事。
然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却只希望与家人拥有一份不错的生活。
马克说,如果那些曾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过的人们只考虑自己的话,那么本日的中国大概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容貌。

于是,马克决定留下来,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办法为推动中美互换做些事儿。

他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英语

2007年,马克来到北京,成为了中心民族大学的西席。

在中心民族大学的支持下,马克自2010年秋季学期起在校园里开展了一系列题为“他们帮助培植了新中国”的大型讲座。
“他们”指的是在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之间来到中国,支持并参与中华公民共和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奇迹培植的外国人。

故事的主角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国际主义战士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新中国英语传授教化拓荒人、现年102岁高龄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伊莎白·柯鲁克。
“他们”的故事多由其在华出生并发展的子女来讲述。

之以是要举办这样的讲座,是由于马克创造,新中国建国史中这主要的一段,人们知之甚少。
不仅中国年轻人没有听过爱泼斯坦等人的名字,一些青年西席对他们也不足理解。

马克与这些故事的主人翁决定以讲座的形式,向年轻一代展现这段历史。
从这一系列的讲座中,马克也得出了新的感悟:很多人研究中国的对外开放史,但对付友好的外国朋友们,中国一贯都是开放的。

马克对学生的教诲不仅局限于教室和教室之中。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前往异国他乡求学。
每当马克的学生临行前,他都会与他们进行一次发言。
他见告学生:“当去往他国时,你就代表了中国。
当天下不理解中国时,你应见告天下你的祖国究竟是什么样的。
好好想一想,你将为天下讲述一个若何的中国。

他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

除了教书等与教诲干系的事情,马克还身兼数职,生动在更多的领域内。
比如,他与中国音乐人傅涵组成了“秀外慧中”组合,将二人善于的乐器——吉他和二胡相结合,用美国村落庄民谣讲述中国故事。

又比如,他在2014年出版了专著《东游拾趣》(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用朴实大略的措辞讲述他所认识和理解的中国。

马克的专著《东游拾趣》(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及个中译本《我的中国故事》(右),图片拍摄于7月17日。
新华网发 李夏 摄

西席、作家、音乐人,哪一个身份对他来说是最主要的?

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他都会笑着反问:“如果有人问你喜不喜好宫保鸡丁,你的答案是‘我喜好吃里面的鸡肉’,是‘我喜好吃里面的花生’,还是‘我喜好宫保鸡丁’?”很显然,多数人的答案都是末了一个。

对付马克来说,这也正好是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不论是在教室中教书育人,还是通过笔墨向外国人先容中国,或者用音乐表达他对中国的理解和情绪,都是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正如鸡肉和花生共同组成了宫保鸡丁,这些多样的事情和活动一起构成了马克的生活。

但是最近,马克对他自己的身份又有了新的理解。
他通过教室来讲故事,通过笔墨来表现故事,通过歌曲来唱故事。
因此,他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

今年是马克来到中国的第12年。
虽然已年近古稀,但他并不会从生活中“退休”。
他说,他会连续探求各种各样的机会,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