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小伙伴留言给我说,“琪哥,我最近想买车,看上的车都是国产车
但是身边人都说国产车毛病多,特殊是三大件很不稳定。
真的有那么差吗?很纠结不知道该不该买。

我从14年开始修车到现在也算是有些年头了,虽然现在做码字事情,但是也基本一贯都呆在车间里,对国产车故障表现还算是比较理解。
本日就跟大家聊聊,现在的国产车毛病到底还多不多,三大件是不是真的不稳定?

国产车这4方面很随意马虎出现故障保养时多留心车会更好开 汽车知识

我的亲自经历,或许会给你答案

2014年初我离开了主机厂,回到老家找了一家汽车修理店,开始学修车。
由于修理厂位置和规模,我们修的车型基本上都以国产车为主,和一些入门合伙车型,少有高端车。
从那天开始到现在,算是见证了国产车在故障率方面的变革。

第一年修车,我的手就没有干净过,指甲缝里面都是油泥,晚上回家我就用刷子刷,刚刷干净了,第二天又全是油泥。
你是不是想问我为啥会这样,由于我一贯都在修发动机啊。
大修发动机的车太多了,一个月要修五六台,拉缸、烧机油基本都是国产车。
整整两年,我险些一贯都在修发动机。
是不是想问我为啥没修变速箱,由于国产车那个时候大都是手动变速箱,除了换油便是换油,实在没啥可坏的。

第三年的时候,虽然还是有大修发动机的车,但是我能明显的觉得到变革,便是大修发动机的车少了。
无论是拉缸还是烧机油的征象都少了很多,更多的发动机开始表现为漏油。
维修用度也开始显著低落,漏油换个橡胶垫就行了,几百块钱就能搞定。
以是那家维修店的利润也在逐渐下滑,我也离开了那里。

之后我换了一家店,规模比之前的还要大,维修的车型也更多了,从国产到合伙到入口全都有。
那一年,很多合伙车开始逐步淘汰手动挡车型,自动挡变速箱被大规模利用。
国产车也在变革,很多车也有了自动变速箱。
不过当时用的变速箱基本都是来自于爱信和三菱,以是在故障率方面,表现的还不错。
油耗高,才是那个时期国产车抹不掉的印记。

虽然发动机和变速箱修的少了,但是车还是有的修。
有天窗的车越来越多,我估计天窗在制造工艺上哀求较高,以是很多国产车的天窗一下雨都开始漏水。
到了冬季就更麻烦,暖风不热。
拆开一看,原来是暖风小水箱堵去世了,里面全都是水垢。
我也实在是想不明白,才三年的车,为啥暖风水箱会有那么多水垢。
诸如此类的毛病有很多,不过索性都不大,像玻璃升降器失落灵、氧传感器破坏,比前几年动不动就大修发动机,可要好多了。

2018年5月,我不再修车了。
离开了事情五年的车间,坐在电脑前开始码字。
不过写的也都是修车的那点事儿,以是还一贯泡在车间里。
这一年自动挡的时期来了,市情上的国产车,险些全都有自动挡车型,不过它们采取的大都是双离合变速箱。
我本以为,这是修理厂又一次赢利的红利期,国产车双离合故障率会大爆发,但现实是我被啪啪的打脸了。

双离合变速箱的故障率并没有那么高,个别厂家的变速箱在早期时候确实出了很多问题,后来也都改进了。
我估计是由于双离合变速箱本身构造并不繁芜,导致变速箱稍加改进,故障率就能有不错的成绩。

现在国产车故障率表现如何?

现在国产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已经趋于稳定,故障率比前几年要低多了。
特殊是在发动机方面,进步明显。
变速箱也还好,大多数车企用的双离合变速箱和CVT变速箱,故障率也没多高。
底盘部件实在是没啥可坏的,以是没啥大问题。

看到现在,你是不是以为国产车没啥毛病了?实在还真不是,直到本日我也一贯在车间呆着,我总结了近几年的国产车故障表现紧张有以下几个方面。

减振器漏油

是不是看到减振器一脸懵,别懵,听我逐步跟你说。
减振器是一个特殊不起眼但是技能含量极高的零件。
国产车在减振器上一贯都是硬伤,很多车在质保期内减振器就开始漏油,漏油就得换新的,这东西没法修。

不过好在国产车减振器都很便宜,均价都在100~300块旁边,以是并不贵。

异响

异响的问题从开始到现在就没断过,缘故原由便是装置工艺和材料运用导致的。
国产车在塑料件和橡胶件上与主流合伙厂相差甚远,过了几年往后异响征象比较多。

一样平常维修异响的用度都不大,改换新的塑料件或者橡胶件就行。
不过找异响源是个麻烦事儿,很多技师一瞥见异响故障都头痛。
我曾经就由于找一台车的异响,把全体仪表台都拆了。
零件本身不贵,工时费才是大头。
不过你假如在三四线城市的话,估计工时费再贵也贵不了哪去。

电子元件爱坏

现在的车配置太多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便是故障率跟前几年比较有不降反升的趋势。
紧张便是由于国产车在电子元件方面,稳定性较差。
例如各种电子开关,以及各种传感器,包含发动机上的。
实在不单单在汽车上,像一些家电产品,数码类产品在电子元件上也跟欧美和日韩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过好在的是,国产车电子元件的本钱并不高,维修也比较随意马虎,后期维修用度也不用太担心。

耐久性偏差

说完了上面的各类不敷,我们再说说真正的差距。
无论是国产车也好,合伙车也罢,都逃离不出故障率的束缚。
大部分的国产车部件破坏的周期短,耐久性偏差。
如果合伙车跑十万公里减振器才开始漏油,那么国产车跑六万公里可能就已经弗成了。
这种情形,包含全体汽车的所有部件。

国产车一样平常在出了质保期往后,才开始涌现问题,在质保期内的故障率表现,跟合伙车已经相差不是很大了。

难道我们真的造不好一台车吗?

我们连航母都能造,汽车有啥造不好的。
但航母不是消费品,险些不计本钱。
但汽车是消费品,要考虑本钱的。
国产车目前造不好,除了造车工艺等等成分,还有一个很主要的缘故原由便是本钱。
就拿哈弗H6和CR-V举例 ,一个卖十万旁边,一个卖二十万旁边。
差了这么多钱,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如果H6能卖到跟CR-V一样的价格,相信品质好比今要高不止一个等级。
但是当H6真卖到跟CR-V一样的价格,消费者又都不买单了。

以是只能是一步一步来,逐步改进我们的汽车工业体系,这并非一挥而就的。
好在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国产品牌改变的决心和向上的信念。

写在末了

国产车的进步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跟合伙车比较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油耗表现,动力相应、故障率等。
但是跟以前比较确实有了很大的变革,整体的稳定性要高很多,但是也没到能和合伙车不相上下的地步。

这位小伙伴所担心的问题,我已经做完解读了。
相信你看完我的经历往后,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该买与否,相信你已经有了答案。

好啦,本日就先到这里啦。
还有哪些汽车问题欢迎不才方留言给我,我会及时回答的。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