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有实地探访恒驰汽车天津工厂,曾经人来人往的车厂,如今竟像极了一座被遗忘的“无人岛”。
工厂南大门外的十几辆车孤零零地散布在马路上,园区内,成片的杂草在自由成长,彷佛它们成了这个地方的新主人。
面对采访,值班的保安一脸沉着地说:“工厂现在已经处于歇工停产状态了,能来上班的也就几十个人,便是领导班子、几位班长和车间的工人。”
提及当年的盛况,曾经的五六百人的车间,如今却只剩下寥寥40人,个中还有13人是保安,让人不免唏嘘。
究竟是谁,给这个昔日风光无限的车厂,溘然按下了“静音”键?
事情还要从2023年4月24日提及,当时恒大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告旗下的恒驰汽车由于资金不敷,天津工厂不得不停息生产恒驰5车型。
彼时,恒大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将在今年5月份恢复活产!
”
然而,一等便是一年,结果呢?恒驰5不仅没能复产,乃至全体恒大汽车都停产了。
回过分来看,恒大汽车的资金问题才是真正的“罪魁罪魁”。
这须要真金白银砸下去,可恒大汽车却早已囊中羞涩。
只管他们一边“卖卖卖”,一边“裁裁裁”,试图通过变卖资产和优化员工构造来筹集资金,但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终极效果犹如用水勺子舀干大海,根本无济于事。
更令人唏嘘的是,恒大汽车的营收中,大部分竟然来自于出售资产,而非电动车的发卖。
说白了,这家公司卖车不赢利,靠卖家当续命,这不是摆明了见告大家:“我快扛不住了!
”
这也难怪恒大汽车的资金问题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末了压得它再也无法喘气,只能宣告全面停产。
去年8月,恒大汽车就像个在沙漠里快要渴去世的人,溘然捧到了一杯来自阿联酋的“救命水”——纽顿集团(NWTN.US)的5亿美元计策投资。
这一刚出来,大家都以为恒大的造车梦终于有了点盼头,生产线重新启动,工厂表面的停车场上也是车水马龙。
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员工高下班的大巴更是相继而来,场面一度热闹非凡。
然而,故事的发展总是充满反转。
时隔一年,再次探访恒驰汽车天津工厂,没想到画风就彻底变了。
虽然纽顿集团的过渡资金陆续到位,可是这笔钱并没有带来长期的转机。
双方拟议的交易原来操持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可现在看来,这个操持恐怕早已被现实的巨浪拍散。
今年4月5日,恒大汽车与纽顿集团签订的计策投资协议正式发布终止,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上一秒还在谈互助,下一秒就宣告分离,这个变故让恒大汽车瞬间跌入冰窟。
今年4月30日,恒大汽车在年度财报里不得不坦白:“我们没钱了,只好让部分员工放假,工厂也只能暂时歇业。”
而实际上,恒驰汽车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停产了,而关于“恒大汽车无端辞退员工,社保停缴”的也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
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人为还是正常发放的,不过每月只发80%。”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6月11日,一纸停售令把恒大汽车彻底推向了深渊。
这次,可不是大略的停息生产,而是直接“宣判”了恒大新能源乘用车的命运,哀求全面停售,投资互助也得解除。
这一波操作,让恒大汽车瞬间跌落神坛,19亿的褒奖和补贴也得乖乖吐出来,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可不止是大略的财务丢失,对恒大汽车来说,切实其实是“痛到骨髓”的打击。
之前还能咬咬牙撑一下,如今是直接“断粮”,工厂的地儿也快保不住了。如果恒大再不按照政府的哀求乖乖认错退款,工厂的地皮就可能被政府逼迫收回。
一家公司若是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了,还谈什么“造车”?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连灶台都被人搬走了,还怎么做饭?
对此,市场自然是反应强烈,投资者像被捅了马蜂窝,纷纭看空恒大汽车,股价应声大跌。
恒大汽车品牌形象一夜之间跌落谷底,市场信心也随之土崩瓦解。
从停产风波到政府停售令,再到地皮可能被收回,恒大汽车一起跌跌撞撞,终于到了“崩盘”的边缘。
或许,曾经那个年夜志勃勃的造车梦,现在只能成为“梦一场”了。
对付恒大汽车来说,未来的出路,恐怕不是重整旗鼓,而是如何体面地“退场”了。
想想也是,曾经那么高调,现在却只能低调“跑路”,人生大起大落,真是让人不禁感慨:风水轮流转,莫欺少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