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万公里,相称于绕地球20圈——这是过去10年,8辆从温州市图书馆出发的“流动书巴”的做事里程。

从学校到社区,从街巷到企业,从偏远山区到革命老区,“流动书巴”流动书本438万册次,做事读者240万人次。
仅今年3月,“流动书巴”就为温州36所村落庄学校的孩子们借阅图书1.9万余册,做事了2551位师生读者。

浙江温州流动书巴十年做事触达人心  第1张

“未便利去图书馆、城市书房的人群,是‘流动书巴’必须关照的受众,也是‘流动书巴’不断奔跑的义务。
”温州市图书馆馆长张启林说,作为移动的阅读阵地,温州“流动书巴”奔赴各个阅读薄弱区,与固定的文化阵地动静结合,将城市书网的边界不断拓宽,填补了15分钟阅读圈的空缺,让基层读者享受到公益、普惠、便捷的图书馆做事。

为了补齐村落庄文化短板,2013年,温州市图书馆组建了8辆“汽车图书馆”。
每辆车配备图书2000余册,集图书借阅、文化传播、社会教诲等功能于一体。
通过定点定时的“公交路线式”做事和灵巧机动的“定制路线式”做事模式,书巴开到家门口、学校内、工厂里、小村落口,为村落庄(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做事网点,供应优质图书资源,知足偏远地区人群的阅读需求。

10年来,“流动书巴”做事覆盖温州市150个社区,280多个做事网点,做事里程82.5万公里,办理读者证7.7万张,极大延伸了图书馆的做事范围,成为温州全民阅读培植的主要载体,受到广泛赞誉。

随着“流动书巴”一同送出的,还有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公益活动。
个中,流动教室和流动展览最受欢迎。

2018年,温州市图书馆“一起书喷鼻香”文化志愿者做事队成立,集结了一批精良的社会公益力量。
从打包整理书本到为群众上公益课、办展览,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特长和爱心,竭尽全力推广全民阅读。

文成县珊溪镇小南林校区仅68逻辑学生,均为村落庄留守儿童。
“一起书喷鼻香”志愿队为每一个孩子送上装满童书的书包、文具礼物。
他们背上书包,提着文具礼品,脸上洋溢着羞涩纯朴的笑颜。

“一起书喷鼻香”中有一支以温州市区高等教诲事情者和名优阅读推广人为主力的师资军队。
他们有针对性地开拓了赤色基因传承课、兴趣拓展课、图书阅读分享等各种公益课程及展览活动,随着书巴流动到各个须要的地方,促进城乡阅读做事均衡发展。
据统计,“一起书喷鼻香”志愿队已开展志愿做事5.6万小时,人均开展志愿做事11小时。

在山区孩子们眼里,“流动书巴”的司机们是“书巴叔叔”。
他们是司机,也是图书管理员——会办证,会借阅,知道每本书的位置。
不管须要什么书,“书巴叔叔”都能又快又准地找到。
每位“书巴叔叔”手机里还有很多微信群。
每到一个地方前,他们就在群里提前吆喝一声,关照当地的读者来借阅图书。
当地学校或者读者须要什么书,也可以在群里发个清单,“书巴叔叔”下次再来的时候,便会捎上。

奔波在一线,“书巴叔叔”对哪个地方“买卖”最好也是门儿清。
看到3月份“流动书巴”的借阅榜首,果真又是永嘉县桥下一处小做事点,共外借图书2233册,做事读者1300人次。
事情职员说,这个做事点靠近学校,孩子多,接送的家长也多,给孩子借书的同时,家长也会给自己“充电”。

在永嘉县山区,有一间只有20逻辑学生的希望小学。
“流动书巴”承诺,纵然只有一个孩子,也会定时前往。
多年来,“书巴叔叔”负责践行着跟每一位爱书人士的书喷鼻香之约。

逐日行驶在路上,流动的书喷鼻香浸润更多民气。
10年来,“流动书巴”阅读做事的触角已延伸到了温州市各个角落,填补了固定文化举动步伐的不敷。
作为全国首个“全民阅读示范城”,温州以图书馆为主阵地,以城市书房、百姓书屋覆盖的固定阅读矩阵,还有像“流动书巴”这样的流动矩阵作为补充,稳定形成了全民阅读大格局,将阅读的边界不断扩大,健全做事体系,培植“书喷鼻香温州”。

“流动书巴”积累了成熟的做事与管理履历,2022年2月,温州率先推出《流动书巴做事规范》地方标准,提出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做事供应、统一管理机制,有力促进了温州“流动书巴”做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为其他城市供应了可复制的文化样板。

“公共做事向偏远山区倾斜,一贯是事情重点。
随着‘流动书巴’项目的不断完善,未来‘书+N’做事模式还将进一步拓展。
”张启林说,比如打造流动的公共文献做事空间、公共文化信息传播空间、读者汇聚互动互换空间、文旅领悟宣扬空间、志愿者社会实践空间、社会力量互助共享做事空间等,以构筑一个基于“流动书巴”的区域多元领悟文化空间做事体系,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精神共富。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12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