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事情是左低右高一样平常在海内生产的车型上涌现,而入口车反过来左高右低。动态研机装避震都只管即便参照原厂而不去强行调对称。全长可调的绞牙避震去调高度意味着预压值就不一致了。全长可调的绞牙避震虽然可以单独调度高度,但车身高度只要相差5mm以内。
旁边避震的数据已经对称(的话)也不建议调,由于高度影响较重。原厂车在左低右高的情形下一样平常都可以做到交叉和旁边配重,都是50、50。装完绞牙之后跟原厂一样左低右高,交叉和旁边都还会是50、50。强行调度意味着角重的偏移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单侧触顶或者四轮定位怎么调都跑偏的情形。
参考原厂便是动态研机数据的个中一个意义。当然有一种影响角重的情形便是衬套的应力,衬套复位没做好实在更不用谈高度同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