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儿你听我说,小末子的啰里啰嗦。济南的冬天它楞冷啊,这事儿不能怪老舍。甜沫不是糖做的,泉水对着嘴儿能喝……”
直到芦心洁唱起他创作的城市民谣《济南怪谭》,餐厅里的食客才停滞交谈或放下筷子,将目光聚焦这位鸭舌帽遮住半张脸的驻唱歌手。此前,他已在角落里弹唱了半个小时。一句“老师儿”,终于让音乐降服了味蕾。
在济南城听首关于济南的歌不随意马虎,以至于芦心洁常常在酒吧和街头听人翻唱他这首歌。次数多了,他就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却很少有人去写歌唱“她”?
生于网络的说唱组合
2016年下半年,一个名为“八字硬”的二人说唱组合在网络上走红,人们欣喜终于有人用济南话“唱歌”了。此外,敢于降落身体、自嘲取乐,这是该组合迅速崛起的主要缘故原由。张旭和贝贝二人决定创立演艺组合伊始,即拿组合的名字自嘲。“算命的师长西席说,我俩的八字都比较软,以是我们决定起名‘八字硬’,希望能镇住。”张旭笑着说。
“八字硬”在视频短片中能歌能演,常制造一些令人捧腹的桥段,而歌词和故事背景来自济南“80后”的发展影象。二人1983年出生,自小是同班同学,初中毕业之后,两人的发展轨迹一度分岔:张旭中专毕业后闯荡社会,贝贝在高中毕业之后东渡日本留学。这些经历,让他们的创作有了生活的积淀。借助社交媒体软件平台的传播,“八字硬”迅速吸纳大批人气,成为济南地区的“网红”。
张旭原来风生水起的服装买卖“去世于网络”。从2001年走出校园开始,草根出身的他很快在服装买卖中收成人生第一桶金,顶峰期间曾有40家加盟店铺,但在2012年旁边,随着电商潮流的席卷,服装买卖终极“完败于马云”。
相反,“八字硬”的演艺奇迹“生于网络”。去年,张旭和贝贝用手机录制了几首原创说唱歌曲,两人发音纯洁的济南腔调,听起来分外亲切,经由朋友圈的扩散,被很多济南年轻人所熟知。个中,传唱度较高的是《够级之歌》和《鲁能,80后的回顾》,“1996年的春天,那时候我才刚十三,当时的经十路还不太宽,我常常偷老爸的将军烟,八号楼在运动场的西边,那里有我的偶像我的泰山……”
故意思的是,实体买卖被电商打败的这段经历,终极化为张旭和贝贝的人生财富,通过《大不雅观园》这首歌曲得到补偿,“八字硬”真正成为网红。他们弹琴唱道,“大不雅观园往东,地上有个坑,大家都叫它人防商城,原来这里也是相称繁荣的。自从马云干了个淘宝,人防客流日渐稀少,服装老板都干了电商,再也看不到那热闹景象……”这首歌正好是该组合至今转载量最大的MV歌曲。有网友评论,“浓浓的济南味儿,像是喷涌的趵突泉水,迎面而来”……
社交软件造诣“神曲”
“八字硬”没想到,他们用济南话说唱的发展故事,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随后,他们又打仗到更多圈内志同道合的人,个中包括现在的互助伙伴李逍遥。
1986年出生的李逍遥,同样由于济南话说唱而被圈内人所熟知。李逍遥说,2014年时打仗到一款配音软件,空隙时用济南话为动画片《蜡笔小新》配音,上传到网络之后转载率很高。无意中改变了他的命运。
济南电视台导演赵永波在朋友圈看到了济南话配音版《蜡笔小新》,成为李逍遥踏入演艺界的伯乐。赵永波回顾,2015年,他正预备《济南好乡音》栏目第二季的干系事情,看到它后以为不错,于是找到了李逍遥。李逍遥之前没有舞台履历,但见面之后,双方一拍即合。在节目第二季的决赛中,李逍遥演出了说唱代表作《追忆》,一跃成为网络红人。
在2016年该台举办的中秋文艺晚会上,李逍遥与“八字硬”在后台相遇,相似的创作背景让他们越聊越投契,同等决定成立新的演艺组合——济南三宝。此前,“八字硬”用“济南三宝”来概括济南方言口语中的三个鄙谚脏话,改名之后他们再次自嘲了一把。
新的组合带来新的契机。李逍遥不仅成为个中一员,而且约请发小王竣仪加盟,后者作为MV导演提升了“济南三宝”的视频拍摄质量和后期制作质量。“我们终于从一镜到底,变成有机位、有镜头切换了。”张旭说。此外,在歌曲创作方面,“济南三宝”借用《五环之歌》的曲调,填词创作了《大济南》,成为新的“济南神曲”。
2016年12月23日,“济南三宝”的第一部微电影《悔》正式开机。如果不是连日雾霾景象,这部微电影早已开拍。
质疑“一口京电影唱济南”
一首首“济南神曲”火热传唱的同时,也夹杂着不同的声音。
“上层社会”是济南本地比较有名的原创型乐队。2015年,芦心洁作为乐队主唱参加一档选秀类节目,他主打家乡元素应时推出了原创民谣歌曲《济南怪谭》。近两年来,它成为泉城街头艺人的固定曲目。可它在收成掌声的同时,也有里手不太买账——“一口京电影唱济南”。
对付这个点评,芦心洁有些委曲,“我试过用济南话唱歌,但一贯找不到调儿,不好听。通过我的不雅观察,那些号称用济南话‘唱歌’的,实在实质上是用济南话‘念词儿’。咱济南话发音太艮,不适宜唱。”作为填补,芦心洁在《济南怪谭》中加入了一段济南话独白。
“济南话不适宜唱歌”这个不雅观点,在济南音乐圈中取得一定共识。从韶光先后来看,齿轮乐队的《逛泉城》、“上层社会”的《济南怪谭》、歌手陈小熊的《济南济南》等,都是近年来本地音乐人作出的考试测验与努力,但没有一首歌利用济南话演唱。这些被冠以“济南神曲”噱头的歌,大多会在歌词中罗列济南的几大名胜,再添加一些“老师儿”、“杠赛来”之类的济南特色词汇,与其他盛行于全国的城市民谣音乐比较,济南元素的城市民谣音乐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共鸣。
但这个不雅观点没有得到措辞学家的支持。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燕芬予以纠正:“每一种措辞都是可唱的。之以是别扭,可能是没有养成用济南方言唱歌的习气。唱出来没有预期的好听,而不是不能唱。”2013年至2014年,张燕芬担当中国措辞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培植调查点专家组的干系卖力人,曾参与济南市措辞笔墨委员会筛选标准济南话发音人的学术项目。
与济南的情形相反,近年来有很多当地和外地歌手为郑州歌唱,个中不乏一些用河南方言唱出的盛行歌曲。比如,出生于江苏常州的民谣歌手李志,专辑《你好,郑州》中的《关于郑州的影象》传唱度甚高;相声演员史非凡和河南音乐人侯健共同创作的《我是不是恁哥》,利用河南方言演唱,说话和腔调极富地方特色,成为网络爆红歌曲;说唱歌手何瑶的Hip-Hop类歌曲《郑州普通人》、唱作人金忻的代表作《一个叫做郑州的地方》等,都成为郑州故事的诉说载体。
“最美是乡音”同样遭遇寻衅
虽然济南方言在音乐创作方面遭遇瓶颈,但济南方言在特色新闻播报和综艺类节目中大放异彩。近年来,山东广播电视台、济南广播电视台开设了多档方言类节目,基本以济南方言为主,兼有其他省内地市方言。
方言类节目在收成高收视率、高收听率的同时,也同样遭到质疑,个中不乏一些本地受众。赵永波先容,《济南好乡音》自播出后收视率较高而且广受好评,但也曾有人打电话投诉,质问电视节目为什么在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进程中推广方言?赵永波说,“极个别不雅观众有不同见地是正常的,我们客气接管。但是,我们的栏目是综艺类而非新闻类,措辞类、曲艺类节目须要特定方言演出,有时乃至不可短缺。比如,艺人演出山东快书、山东琴书、吕剧等必须用山东方言。如果用普通话演出,岂不是很怪?”
一方面,民间和媒体意识到方言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应予以保护;另一方面,说好普通话实在并没有想象中随意马虎。多年来,山东艺术学院在培养播音人才和影视戏剧人才方面造诣卓著,而普通话发音是一门根本功夫和必修课。该校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牟熙春从事台词传授教化几十年,他认为,济南话在发展过程中变得“雅”了,“我小时候常常听济南人说‘白(bei)菜’,现在济南人就算说方言也都念‘白(bai)菜’了。总体来说,济南话的发音在趋向普通话,这是大环境使然。”
随着济南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济南学习和事情,普通话成为主要沟通媒介,而方言之间的冲击、领悟、同化等过程也不可避免。牟熙春在传授教化中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他在日常发言中随时可以切换到济南话,发音同样很隧道。“我的济南话口音是老城区口音,以是能听出老城区之外的济南话。比如,老城区济南人说自己时不说‘俺’,直接说‘我’。现在一些济南话栏目为达到效果,主持人会故意说‘俺’,实在这并不是老济南话。”
用文艺作品“封存”济南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师长西席为济南写就的城市名片,却没有一处说话带有济南方言——比如,在老舍笔下,“响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但“响晴”并不出自济南人之口,即便济南孩子学习这篇文章,恐怕也要翻翻字典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近代济南的文艺形象,一贯活在老舍笔下的那个冬天。济南之以是被人诟病当代城市形象模糊,与其短缺本地原创性文艺作品有很大关系,尤其表示在缺少本地歌曲、本地电影、本地文学等艺术作品。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树铮是中国措辞学会理事、山东省措辞学会会长,多年来一贯从事方言研究事情。他指出,从学术角度看,方言很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特殊保护。“我们无律例定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区域,让他们与世隔绝,彷佛一块世外桃源,保持纯洁的地方话。我们只能用当代化的手段,经由科学调查,用录音、录像去保存一种措辞。这样才叫封存。”
2014年2月,济南市措辞笔墨委员会联合干系专家,经由5个多月的筛选,终极确定4名土生土长的“老济南”担当济南话发音人,同时还有3人成为“济普话”发音人。他们的声音已被收录在中国措辞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中。
干系学术研究创造,济南方言确与普通话存在差别。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燕芬先容,济南方言的“一声”近似于普通话的“三声”,济南方言的“二声”近似于普通话的“四声”(高降调),济南方言的“三声”近似于普通话的“一声”。张燕芬说,“措辞之间不能说对等,只能说近似,或者说大致即是。”
张树铮先容,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主要的方言点,而济南话在方言分区中属于“冀鲁官话”,在近当代历史上是山东地方戏剧的方言根本,也是本日省内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方言根本。从其余角度核阅,山东地方戏剧记录了山东方言的变迁。
由此来看,用济南话创作济南故事,不仅仅是对文艺作品的打造,而且还是具有文献代价的“封存”办法,供子孙后代去研究这门方言的发展以及这座城市的历史。
“姑娘的歌声回荡在泉水湖畔边,佛山倒影微波澜……”最近,芦心洁又创作了一首关于济南的歌曲,他思前想后,决定起名为《盼》,“盼着来年,盼着蓝天”。
盼
词/曲:芦心洁
嬉戏的孩童忘却了回家的韶光,霞光已布满了天。
姑娘的歌声回荡在泉水湖畔边,佛山倒影微波澜。
淳厚的人们且将生活如心愿,期待中愿望着来年。
时报的百态炎凉酸甜苦辣咸,诉说着我的大济南。
当代的工业发展如快马加鞭。冬天若梦境一样平常。
二环的长龙咆哮困在经纬线。昔日的安谧不再见。
泉城的人们且将生活如心愿,期待中愿望着蓝天。
时报的百态炎凉酸甜苦辣咸,诉说着我的大济南。
齐烟九点,趵突腾空。诗画在心中。
济水之南,三面环山。温暖爱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