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甘树湾村落有6人参加高考,个中2人考上本科(一本、二本各1人),4人考上大专,升学率100%。

曾经的甘树湾,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落。
当地曾有民谣说:“好个甘树湾,茅草棚里度年终;碗头真个黑面面,身上穿的破衣衫;三十男儿打王老五骗子,背起锅儿往外搬。

贵州这个仅400多人的小山村出了100多个大年夜学生 汽车知识

改革开放往后,村落民们开始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送孩子上大学,“送走一人、致富一家”,成为大家的共识。

村落主任贺均见告,从2010年起,村落里每考出一名大学生,村落里都会给予一定补助,考上本科褒奖400元、考上专科褒奖300元。
2010年,为了鼓励考上大学的学子,在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形下,甘树湾村落第一笔“村落级奖学金”由村落级仅有的5000元办公经费产生。
这笔办公经费,除了花75元买了一个U盘和支付了120元电费,省下的办公经费全部作为大学生褒奖金。

2015年是全村落高考成绩最辉煌的一年,共有10逻辑学生参加高考,个中一本7人、二本2人、考上专科未就读1人。
当年,甘树湾村落办公经费紧张有3笔支出——电费210.9元、复印机维修费70元、大学生奖金5400元。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事情的推进,奖学金来源有了帮扶单位的支持,村落里的一本奖学金升至1000元,二本奖学金800元,还新增了博士、研究生奖学金。

“不比谁家的钱多、屋子修得好,关键是哪家人才多、大学生多”,78岁老支书冯育林说。
从五六十年代只有一个高中生,到现在均匀每家一个大学生,在甘树湾村落,教诲的理念已深深植入村落民心中。

(来源:公民日报客户端贵州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