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吐槽:保费频年上涨,续保压力增大
多位新能源车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车险保费的频年上涨。北京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今年的车险保费报价为7469.67元,比较去年报价4983.88元,上涨了2485.79元。上海一位燃油车车主也反响,其车险保费上涨了近3000元,只管几年内都未脱险。江苏盐城特斯拉车主和四川成都的空想车主也遭遇了类似情形,他们在未脱险的情形下,续保保费大幅上涨,有的涨幅乃至超过千元。
车主们普遍表示,新能源车险保费已成为他们养车本钱的主要包袱。有些车主由于保费太高,乃至考虑放弃购买车损险,但这无疑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风险。
险企喊冤:新能源车险业务亏损严重
与车主的抱怨相呼应,保险公司也在为自己的新能源车险业务亏损而叫苦不迭。据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剖析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均匀保费比燃油车赶过约21%。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本钱高、脱险率高以及维修网络不健全等成分,都使得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
以比亚迪财险为例,其二季度的车险车均保费为4900元,远高于同期49家财险公司均匀值的2019.85元。而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普遍较高,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于盈亏线边缘。
值得把稳的是,保费的上涨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包袱,而且可能导致消费者减少车险的保障程度或者改换保险公司。此外,高昂的保费也可能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发卖情形。
缘故原由剖析:多方成分共同浸染
新能源车保费居高不下的缘故原由紧张有以下几个方面:
维修本钱高:新能源汽车利用新技能,如一体化压铸技能制造车身,增加了车身修复的难度和本钱。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价格昂贵,一旦受损,可能导致整车报废。
脱险率高:新能源汽车动力强、提速快,但部分车主难以快速适应这种性能,增加了事件发生的概率。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被用作网约车等营运车辆,其脱险率和赔付本钱也相对较高。
车型和驾驶行为影响:不同车型和驾驶行为对保费有较大影响。一些品牌车型被用作网约车比例高,导致干系私家车车主投保用度上升。同时,驾驶行为不良的车主也会面临更高的保费。
定价不精准: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数据和条款积累相对较短,定价策略存在差异和误区,难以准确估计风险。
监管与应对方法
针对新能源车险保费高企的问题,监管部门已经采纳了一系列方法。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事情的关照(搜聚见地稿)》,将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至[0.5-1.5],有助于保险公司更精准地定价。同时,该关照还哀求保险公司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根本+变动”组合的保险产品,以知足不同车主的需求。
此外,保险机构和保险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办理之道。一些保险科技公司研发了AI智能定价及反敲诈赞助系统,通过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数据,构建驾驶行为评估模型,为保险公司供应基于实际驾驶行为的个性化风险评估。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