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话说长江”专题音乐会上,《长江之歌》的歌词正式揭晓并首次演唱,歌曲以拟人化的歌词深情赞颂了万里长江的波澜壮阔,波浪形的旋律线形象地描述出江水蜿蜒弯曲的生动画面,一经亮相就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
40年后的本日,当熟习的旋律再次响起,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带已经横贯在祖国大地之上。

8月22日的《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桥”见新时期广电全媒体行动在湖北武汉启动的。
以“桥”为媒,本日我们就来聊聊这条“黄金水道”。

联播不雅观察丨40年 这首歌唱进了现实 休闲娱乐

作为重大国家计策发展区域,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一共11个省级行政区,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都霸占着全国的半壁江山。
在2023年中国城市GDP十强中,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独占7席,风光无两。

可以说,在这十多个“兄弟”的同心协力下,如今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具有环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互助的折衷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培植的先行示范带,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

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拓。
”成为大家共同的发展窍门。
江苏南京通过岸线整治、湿地修复、十年禁渔、协同立法等一系列举措,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良好的滨水环境和城市方案吸引大量人才与智能制造、高新科技家当入驻;湖北黄石新港,货色4分钟到棋盘洲铁路站场,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花湖机场,“水铁公空”四港联动,让这里全面融入中部陆海大通道,成为要地本地开放“新沿海”;曾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的四川宜宾,一壁关停沿江化工企业、撤消造纸小作坊、规范入河排污口,一壁大力培植生态缓冲带、环长江生态廊道,随之而来的,是当地煤炭、白酒的家当的一“黑”一“白”,转变为数字经济、新能源家当的一“蓝”一“绿”。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长江的见证下上演着。

万里长江飘玉带,大江奔涌绘宏图。
蜿蜒6363公里,一篇因江而兴、依江而富的“大文章”正在祖国大地上不断书写,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滚滚长江也将带着我们连续向前。

新闻链接:四川新闻联播丨“桥”见新时期 11省市媒体讲述新时期长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