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光明

这是来自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件现场的3则触目惊心的接济故事。

直击长沙自建房倾圯救援重见光明 汽车知识

公民至上,生命至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消防职员不分昼夜搜救被困群众,众志成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6号、8号、9号,这不仅是大略的被救者的代号,更是生命的延伸,是废墟上升腾的希望。

消防员没想到,6号和8号之间,只隔了一台冰柜,却在6号被救出之后,又用了26个小时才把8号从废墟救出;消防员更是惊叹,9号竟然没有受伤,挺过88个小时重见天日。

4月30号下午2点半,间隔塌楼已过去26个小时。
攻坚组指挥员文鹏、许杏会组织战友拿着雷达生命探测仪连续在废墟上探测。
“仪器捕捉到了生命迹象!
”他们有些激动。
进一步用多台设备联测,这个点位附近彷佛还不止一个幸存者。

指挥部作出的决定,是从相邻的西侧建筑破窗进入废墟,然后再斜向下开辟出一条到达被困者的“生命通道”。

这座8层的居民自建房,4月29号中午垂直坍塌,瞬间压缩到不到2层的高度,每层楼彷佛都从立体压成了平面,压成了一本书。
楼板、梁柱、床铺、桌凳、电器,这楼里的统统物件和几十号人,都压缩在这本书里。
但书里的构造,并不整洁规律,而是混乱之后薄弱的平衡,这时的风吹草动,或许又会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建筑坍塌后,内部构件错综繁芜,接济空间极度受限

大型机器开挖开凿,肯定是弗成的了,这可能会导致幸存者躲不过“二次侵害”。
国际通畅做法,也要到72小时之后,并且搜索不到生命迹象才可以大刀阔斧。
这种情形的接济,不但须要消防员的勇毅和担当,手术刀一样平常精准科学的技巧至关主要。

营救6号:举步维艰

6号被救出两天后,消防接济指挥部现场总指挥谈及过程仍旧难掩愉快,这是战胜巨大困难之后的自然流露。

接济的过程并不轻松。
8名攻坚队员只能轮流用角磨机、撬棍、斧头、电动剪这些小型工具,在废墟中摸索着开辟通道,一点一点地向前掘进。
他们都是被特意挑选的身形较小的消防员,人高马大的干这个其实不便。
通道最表面的洞口有七、八十厘米宽,但到了里面只能开辟四、五十厘米宽,韶光宝贵,客不雅观上不许可开辟更宽阔的接济通道,不管你有几个队友,挺在最前面的只能是一个人。

为担保安全,防止通道坍塌,还要边掘进、边用木方和钢柱顶撑加固。
前面是等待接济的鲜活生命,提高的道路却是寸步难行。

从洞口开始,先是两层预制板,打穿、清运、加固、通过;

然后是一块大石头和碎砖瓦块,打穿、清运、加固、通过。

然后,横在面前的是一台被压扁的冰柜,准确地说已经是一个多重材料复合而成的结实的“硬坨坨”。

我们试了各种破拆工具,创造还是用角磨机更管用。
”攻坚组拿了两盒共200片砂轮,沿着这个“硬坨坨”的右侧切掉了大约三分之一宽的角,切了几个小时,砂轮用到末了只剩下了几片。
最困难的是这个坨坨里面有冰柜的保温材料,切的时候会着火冒烟,得一手拿着角磨机切割,一手拿瓶矿泉水灭火。
表面的人要用机器合营往通道里送风,不然不只自己受不了烟气,被困的人也受不了。
最最折磨人的是,里面的异味很重,冰柜里面已经有腐臭食品的味道,也有倒塌建筑内各种气味稠浊的味道,直熏得人头疼。

终于打破了这个令人抓狂的冰柜,到这里,6号说她能看到光了,意味着有缝隙可以到达6号所处位置了,消防员穿过缝隙把营养液送进去,又塞了一根荧光棒进去,让她不那么害怕,也给消防员标定一下方位。

接济职员利用液压破拆工具组对障碍物进行破拆,尽快打通生命接济通道

再往前走又要穿过两层预制板,这次是斜向穿过,长度差不多1米,但比起那个“硬坨坨”,这难度不算什么,打穿、通过。
到这里,就可以右转了,转过去前面是一块水泥板,打通之后创造它该当是面薄墙。

终于到了末了一关——一个裹着铁皮的沙发。
幸亏这个沙发,和阁下的物件一起担住了上面掉下来的梁柱,形成了一个救命的三角空间。
6号就躺在沙发的正面,消防员从沙发的背面而来。
沙发是不可以挪动的,只能穿过。
沙发开洞的位置,刚好是6号头顶的位置,消防员小心翼翼,就像平时演习的时候练习拿无齿锯切割灯泡。

在“隧道”里作业久了,没有了白天黑夜,疲倦和酸痛也都麻木了,即将看到的成功,是最强心的药剂。
“我们进不到她的位置,只能先让她考试测验着挪出来一点”。
6号的一只脚骨折了,身体也虚弱,由于身材的缘故原由,40多厘米孔洞不敷以让其通过,好不容易往外挪动了几十厘米,不得已又得挪回去,这一来一回,虽然间隔很短,却也花费了1个多小时。

里面的人挥汗如雨,表面的民气急如焚。
前面的攻坚队,由5个人组成,包括打前锋的一线攻坚队员、次前锋的赞助队员、在通道入口折衷内外的指挥员、通道外的器材保障员和后勤保障员。
后方,有指挥部、构造专家、医疗专家、器材专家等各种专家团队。
所有人的心,都悬在那个几十厘米的孔洞和长度4.4米的通道里。
当消防员把沙发的孔洞扩大到50多厘米之后,终于可以容6号通过了。

“虽然我们运她出来的时候她一贯在喊疼,但她真的很倔强!
”。
文鹏说。
跟6号只隔着那台冰柜的8号,虽然彼此看不到人,但说话相互能听见。
消防员掘进的过程中,她俩时时地给对方打气鼓励,有的时候还会唱歌。

25个小时,这是救助6号所用的韶光。
两个攻坚组,一刻没停。
她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废墟上掌声雷动。

营救8号:困难重重

在间隔6号不到2米的地方,冰柜的另一侧,还有一个待救的生命——8号。

然而,那个像拦路虎般的冰柜还杵在那里。
接济职员心知肚明,和它正面“硬刚”并非上策,刚才只是切一个角,就已经吃尽了苦头。

从救助6号的位置通往8号,除了打穿冰柜,就只有一个很小的孔洞了,孔洞的大小不能知足救人的须要,孔洞四周则是倒塌下来的坚固的梁柱,毁坏它们也非易事,而且可能会引起构造的二次坍塌。
要知道,8号的正上方,隔着一层楼板,还有一个9号,这是刚才救助6号的时候,精准确定下来的位置。

拦路虎不想“硬刚”也只得“硬刚”,没有选择的时候,就看谁更硬了。

消防员先从那个小孔洞给8号送进去了水和营养液,并给她打上了生理盐水。
狭小的空间里,即便挪动一小下也是困难的,这个过程,便是弗成思议的2个小时。

又是用角磨机切 “冰柜坨坨”……

5月1日早上7点多,一个意外发生了。
接济通道发生了小幅度的垮塌,一根在通道上方的混凝土梁柱发生了断裂,裂开了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缝。
接济被迫停息,接济职员撤离,构造专家进场研判应对方案。
研判结果:裂痕因现场整体沉降导致,须要对局部构件重新做支撑。

消防员丈量尺寸,在断裂的横梁下面重新用钢构件做大支撑,在通道右侧滑坡的空间做了一排木构造支撑。
沉降导致通道多处发生变形,消防员逐个进行清理、测试、加固。

韶光到了下午1点,攻坚组重新进入。

8号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两条腿被去世去世地压住,无法动弹。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接济职员都在环绕这两条腿在清理挖掘,大设备无法施展,基本上是靠手动小型工具操作。

首先是被预制板压住的右腿。
消防员考试测验利用杠杆事理,用自身的重量合营撬棍和木方做顶撑,但预制板纹丝不动。
在进一步不雅观察测算之后,消防员调来了一个汽车用剪式手摇千斤顶,又创造因空间受限,摇把无法迁徙改变。
负责思虑之后,一个新发明出身了,消防员在千斤顶上焊接了一个螺母,用电钻合营套筒成功撑起了千斤顶,这个聪慧的办法把8号的右腿从预制板下解放了出来。
然而便是这双被困的腿,就花去了足足4个小时。

8号左腿的小腿以下也被杂物压着,粘稠状的东西把她的裤腿与周围的建筑构件粘连在一起,消防员考试测验用剪刀也无法分离。
于是,一个微型接济气垫被送了进去,合营着木方,气垫撑起了足够的空间,左腿也终于解放了。

这双被困的腿,花去了足足4个小时。

5月2日19时20分,在被埋压了约79个小时后,第8名幸存者被救出

很多人都知道挤压综合征,伤员压埋于重物之下,永劫光的挤压可使肌肉内血液循环受阻或完备断绝,发生缺血坏去世,而一旦压力解除,坏去世组织进入循环系统,即可发生挤压综合征,严重者不但肢体难以保全,乃至会危及生命。
在全体接济过程中,消防员一贯在鼓励8号活动被困住的腿脚,见告她“就算疼也要努力动一动”。
5月4号下午,从医院传来的说,8号的双腿有希望得以保全。

5月2号下午19时20分,历经26个小时,8号从废墟中重获新生。

营救9号:坚持便是胜利

在营救6号被困者时,一阵清晰的敲击声从狭窄的接济通道中传来。
于是,同步快速确认、锁定方位和支配营救操持。

“能听到我声音吗?如果听得到,就敲三下。
”文鹏激动地向敲击声方向喊去。

咚,咚,咚!

是的,又浮现了一个生命奇迹。

9号险些是在6号和8号的正上方,只隔着一层楼板。
她很幸运,楼房坍塌时,上面的一块预制板掉下来,担在了一壁承重墙上,形成了一个横向约2米的三角形小空间,这个空间在被补救的几个人中,是最大的空间了。
更加幸运的是,她摸到了半壶水,边上还有棉被,让她在黑漆漆的胆怯环境中,有条件支撑得更久。
最最幸运的,没有任何重物压到她身上,她险些没有受任何伤。

“即便是近在咫尺,也只能依次接济,如果毁坏了平衡关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指挥部的专家团队反复研判,确定了先救6号、然后8号,再救9号的接济方案。
末了救9号,不只是由于创造她略晚,更是由于通过敲击互换的旗子暗记,得知她没有受伤,比较安全。

从获救后大家理解到的情形,9号确有些自救履历,她在里面开启了“节约模式”,水壶里的水没有用尽,手机的电量也坚持到被救出,虽然没有电话旗子暗记,但她凭动手机知道白天黑夜,打算着韶光。

“实在,在等待接济的韶光里,她也曾感情焦躁”。
文鹏先容,在消防员对6号和8号施救的过程中,9号时时时会发出敲击的声响,但从来没有说过话,“或许她也曾经讲话了,只是我们听不见”。
为了缓解9号的感情,文鹏会时时时通过敲击和喊话的办法向她通报信息,见告她“我们一定救你出去!
你可以减少敲击的频次,节省体力”。
直到消防职员非常靠近9号的时候,才第一次听到9号的声音:“我看到光了,我在这里。

“我始终以为里面是个男生,由于她敲击的声响一贯都比较有力,我陪了她两天两夜,一贯喊她兄弟。
”文鹏事后讲。
文鹏这个挺在第一线的攻坚组指挥员,在连续3天的韶光里,没有安歇过一分钟。

9号是从其余搭建的通道里被救出来的,救助6号和8号的通道,由于现场沉降已经不足安全保险。
救9号的过程用了不到9个小时,相较6号、8号,这个韶光快得出乎现场大多数人的猜想。

88个小时,这是9号被困废墟的韶光,在72小时黄金接济期之外,又延续了16个小时,她的获救,也给所有接济职员打了一针强心剂。
虽然凌晨4点,却是人声鼎沸。

来源 中国消防

编辑 孟紫薇

流程编辑 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