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冶炼生产中,就已经发明了橐龠(tuóyuè),这是一种鼓风助火工具,是风匣/风箱的前身。

《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其大意为:“以是说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瘪,越煽惑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空压机100课之100 我国空压机成长简史 汽车知识

成书于1280年的一本题为《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卷二中有拉杆活塞式风箱的最早的图画。
这种风箱轻便省力而且功效高,很快得到遍及和发展。

元代后期,陈椿《熬波图》中即绘有铸铁冶炼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涌现了更多的风箱绘图。
这时的风箱已经具备了活塞、气阀等构造,是当代空气压缩机的雏形。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冶炼场景涌现的风箱

2、蹒跚起步

(1)建国前空压机家当约即是零

旧中国的工业根本非常薄弱,仅有煤炭、纺织、军工等少数工业。
空压机家当险些为零,生产能力和技能水平十分低下,基本上只能从事大略地仿制和修理,空压机产品均只能从国外入口。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我国直隶唐山矿务局投入利用的德国GHH公司生产的矿用空压机。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直隶唐山矿务局投入利用的德国GHH公司生产的矿用空压机。

(2)从“0”到“1”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国家经济培植的急迫须要。
为了迅速开拓我国煤炭和矿山资源,规复燃料和钢铁工业的生产,国家急需大量的矿山开采设备,尤其是空气压缩机等风控工具,这匆匆成了我国空压机制造业的兴起。

1949年11月,东北公民政府机器局指示,将东北军区军工部移交的沈阳汽车总厂转向生产空气压缩机和风动工具。
1959年正式更名为沈阳气体压缩机厂,是共和国空压机家当名副实在的“宗子”。

曾经的沈阳气体压缩机厂

1953年,由第一机器工业部第四机器工业管理局吸收原纺织部的614纺织机器厂生产压缩机,后更名为重庆空气压缩机厂。

1953年,安徽省公民政府指示蚌埠铁工厂专业生产动力用空气压缩机。

1956年,自贡空气压缩机厂和浙江衢州煤矿机器厂开始从事空气压缩机的专业生产。

1958年,督办京都邑政公所修理厂改名为北京第一通用机器厂。

1960年,将元大昌和良华机器厂合并成立上海第二气体压缩机厂,1967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压缩机厂。

其余,太原机器厂改为太原气体压缩机厂,柳州制造厂改为柳州第二空压机厂等单位也开始从事空气压缩机的制造。

除了以上这些专业厂,在建国之初头十年这段期间,还有天津机器厂(后改名天津动力机厂)、浙江铁工厂(杭氧集团前身)、长春空气压缩机厂、太原气体压缩机厂、大连化工厂等单位都曾生产或试制过空气压缩机。

浙江铁工厂业务执照及工厂大门

(3)更多转产及一批专业厂的建立

在1960年往后,又新建或转产了一批空气压缩机专业厂,紧张有:

1960年,上海精业机器厂(1966年改名为上海压缩机厂)扩建转产为压缩机专业制造厂。

上海大隆机器厂是少数具有近代工业水平的民族工业精良代表,由严裕棠创办。
原来紧张生产纺织机器设备。
建国后与泰利厂实现公私合营后,以生产石油机器配件为主,在1960年开始承接上海压缩机厂的化肥生产用泵及循环压缩机生产任务后,也成为压缩机生产的兼业厂。

著名的大隆机器厂

这一期间,还有更多企业开始空气压缩机的制造生产:

无锡通用机器厂(后改名无锡压缩机厂)、南京压缩机厂、柳州空气压缩机厂、赣南通用机器厂(江西气体压缩机厂)、许昌通用机器厂、北京第二通用机器厂(后改名北京重型机器厂)、上海华泰空压机厂(1960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压缩机厂,后改为上海气阀厂)、上海铸明铁工厂(曾改名上海第三压缩机厂,于1979年将压缩机产品并入上海压缩机厂)、山东昌潍生建机器厂(后改为山东生建机器厂)、重庆华中机器厂(曾改名重庆东风机器厂,后又改名为重庆气体压缩机厂)、自贡市机器一厂、天津承顺铁工厂(曾改名天津空气压缩机厂,又与天津凉气机厂合并)、常熟市机器总厂(后成为制冷压缩机的专业生产厂)、鞍山市空气压缩机厂等。

(4)鼓风机、离心压缩机的起步

在我国通用机器的分类中,压缩机和风机是两个单独的门类。
但我国动力式的离心压缩机和轴流压缩机均由风机行业的企业生产。
这紧张是由于我国压缩机刚起步时技能薄弱,但是需求非常急迫,因此以相对大略的容积式(紧张是往来来往活塞式)为紧张方向。
而离心、轴流这类透平机器制造技能哀求高,难度大,因此交由具有相似构造的透风机、鼓风机专业生产厂研究打破。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上海汽轮机厂首先仿制出了国产离心压缩机。

1960年,沈阳扇风机厂(现沈鼓集团)参照苏联资料也制造出了国产离心压缩机,之后又先后设计制造了多款离心压缩机,补充了多项海内空缺。

沈阳扇风机厂(现沈鼓集团)制造的首台国产离心压缩机

1971年,沈阳鼓风机厂增援培植的陕西鼓风机厂(现陕鼓集团)建成开始试生产,产品也包括离心压缩机。

在此期间,还有上海鼓风机厂、武汉鼓风机厂、重庆通用机器厂、上海压缩机厂、上海第一冷冻机厂、杭州制氧机厂、开封空分设备厂、兰州化工机器厂、锦西化工机器厂等都开始了离心压缩机的研制。

3、专业力量的形成

虽然压缩机制造业初步建立,并逐步成为我国新兴的家当,但大多数空压机制造厂起步都很低,只能仿制国外产品来组织生产。
产品无统一标准,五花八门、凌乱无章、质量低。
虽然在此期间得到了苏联的大力帮助,引进了多个系列的产品图样与技能文件,也实现了批量生产,但仍旧无法知足国产空压机技能发展的需求。
形势的发展急迫须要尽快地培养出一大批压缩机专门人才。

1955年,我国参照苏联的办学履历,在交通大学(上海)筹建成立了压缩机专业,于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市,1960年正式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从此,我国开始正规地培养自己的压缩机专业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60年代校门

1960年,一机部决定在武汉机器学院开设压缩机专业(后武汉机器学院并入华中工学院),包括活塞与透平压缩机专业。

曾经的华中工学院大门

在之后还在多少院校设立了化工机器专业,进一步加强了压缩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至1965年,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的科研军队基本形成。

1956年,第一机器工业部第一机器工业管理局在北京市成立了我国石油化工通用机器行业的第一个部属研究所——通用机器研究所,1958年改名为化工机器研究所;同年6月,一机部第一机器工业管理局成立通用与轻工机器研究所;同年11月,两所合并为通用机器研究所,1969年迁居至合肥。
该所设有流体机器等专业研究组,个中包括压缩机专业。
成为行业技能归口单位和进行新产品研究的骨干力量。

1960年,按一机部一、三局机沈阳市机器局的指示,由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的设计科和研究室合并成立了沈阳气体压缩机研究室,为部管二类所。

1965年,沈阳气体压缩机研究所编印的《压缩机技能》杂志定为部级科技刊物。

二、推陈出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往后,党中心做出了把事情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当代化培植中来的计策决策。
随着操持经济逐步淡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深入民气。
我国压缩机制造业和其它工业一样,得到了发达发展,逐渐成为天下压缩机紧张生产的基地。

1、经营联合体

在调度中,国家逐渐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并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任务制。
企业开始把经营事情放在主要地位,使企业逐渐从纯挚的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

1982年2月,在通用机器工业局的详细辅导下,由沈阳气体压缩机厂、上海压缩机厂、北京第一通用机器厂、四川压缩机厂、无锡压缩机厂组成预备组,约请压缩机行业重点厂在北京市召开压缩机联合经销事情会议。

会颠末议定定由全国压缩机行业12个重点企业组成中国压缩机联合经销部,订定了章程、经营管理办法、订货会共同守则。
这是操持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改变经营办法、面向用户的一次大胆考试测验。
联合经销部的成立冲破了部门与地区的界线,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在空压机家当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标准化与教科研

1979年,我国正式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压缩机、风动工具和气动机械技能委员会(ISO/TC-118)。

压缩机标准作为压缩机产品设计、制造及考验的依据,得到越来越多单位的关注和重视,行业由此加速制订与修订了一大批压缩机干系标准。

为了适应机器工业改革的深入,加强对外联系,折衷压缩机生产制造和配件生产企业。
1985年下半年开始预备行业协会。

1988年6月3日,国家机器委(原机器电子部)以“机器通[1988]046号”文件批准成立中国通用机器工业协会压缩机分会,并于1988年11月1-3日在广西柳州市召开了成立大会。

压缩机专业技能委员会于1979年景立并开展事情,是机器部压缩机专业技能、技能政策咨询审议组织。

压缩机行业标准化技能委员会,1989年9月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标准化专业技能机构。

中国压缩机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央于1985年5月,依据机器部[1985]机通函字1015号文,在通用机器研究所成立。

3、技能引进

1978年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加快了压缩机行业的引进技能事情步伐,通过引进国外前辈技能在海内开拓新产品,提高企业的技能开拓能力。

1976年,沈阳鼓风机厂从意大利新比隆引进多个系列离心压缩机设计制造技能;

1979年,陕西鼓风机厂从瑞士苏尔寿公司引进两个系列轴流压缩机设计制造技能;

1983年,南京压缩机厂引进德国绍尔父子机器制造公司船用空气压缩机技能;

1983年11月,无锡压缩机厂引进瑞典阿特拉斯多个系列产品生产技能,同时还引进了英国、日本的螺杆机前辈加工设备。
1995年引进了日本神户制钢所无油螺杆压缩机技能;

北京第一通用机器厂引进芝加哥风动工具公司的单螺杆压缩机设计制造技能;

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引进瑞士阿瑞克往来来往无油润滑压缩机设计制造技能。
1984年又引进了德国博尔其格大型往来来往气体压缩机专业技能;

在技能引进的同时,压缩机制造厂也引进了大批前辈的加工设备,如上海压缩机厂的螺杆转子铣床、重庆压缩机配件厂的阀片双端面磨床、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的阀簧卷簧机、上海气阀厂的阀片薄膜真空包装设备等。

4、国企民企合伙外企百花齐放

这一期间,我国由操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为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对国有企业开始探索性改革。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方法,大大引发了民营投资办企业的积极性。
为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国外前辈技能和管理履历,我国对外资实施分外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国际有名企业来华投资。
压缩机行业形成国企、民企、外企并存的新局势。

三、阔步前行

1、空压机行业经济指标高速增长

2000年往后,我国经济迎来高速发展期。
尤其是政府加大了对根本和能源举动步伐及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培植投资,为装备制造业供应了广阔的市场。
加上国家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方法,极大的促进了压缩机制造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压缩机家当整体技能水平、装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2000年以前,全行业利润总额几近负值,行业普遍性亏损。
2000年往后压缩机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发卖收入和利润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间,特殊是在“十一五”期间,压缩机制造业的产值均匀增长18.6%。
2001-2015年,行业90家重点压缩机企业紧张经济指标统计数据,反响了压缩机行业高速增长的经济走势。

2001-2015年,行业90家重点压缩机企业紧张经济指标统计数据

2、对外贸易

我国压缩机制造业经由半个世纪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压缩机制造业对外贸易开始涌现顺差,这解释我国压缩机制造技能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压缩机行业出口前期以小、微型空压机为主,抢占了欧美市场很大一部分市场。
因此欧盟启动了长达两年的反倾销调查,2008年对中国小型空压机做出了反倾销终审裁定。
小、微型空压机产品出口增速开始下滑。

但是我国的CNG压缩机也开始走出国门。
尤其是2010年之后,工艺螺杆压缩机、气体压缩机、天然气压缩机、一样平常动力用螺杆压缩机等产品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部分压缩机的民族品牌得到了欧盟认证,走向国际市场。

一些海内压缩机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商业模式、品牌塑造和成本运作等办法,越来越多的产品出口到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或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建厂开拓项目。

3、空压性能效提升,节能事情

全国压缩机产品花费的能量约占全国年发电量的9%,压缩机是机器部12类重点节能产品之一。
在早期空压机家当初步形成期间,办理的是“有无”的问题。
到了70年代末,“节能”摆到了空压机性能提升的中央位置。
1981年国家经委下达了国家38项重点科技攻关任务,组织节能科研攻关,个中包括压缩机五项。

“无锡会议”,1982年11月,通用机器工业局委托通用机器研究所在无锡主持召开了压缩机行业采取国际标准和节能产品技能漫谈会。
谈论修正了压缩机行业节能产品更新换代发展方案、采取国际标准方案和颁发产品容许证的见地。
“无锡会议”的召开,对压缩机行业的节能事情产生了重大影响。

21世纪后,国家为连续推动空压机节能产品的研究与开拓,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信部履行了“能效标志”逼迫性政策,也相继履行了“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举目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目录”、节能产品“能效之星”等鼓励政策。
空压机节能产品占产品总量的比例得到很大提高,从2003年3%提高到2018年的50%以上。

4、中高端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运用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压缩机行业的研发、设计、制造、考验、试验及做事水平的提高。
压缩机行业的整体水平康健稳步提升,企业技能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在加快,不断进军高端市场,参与国家重大装备项目的研制。
例如500-1500kN活塞力的往来来往压缩机、六列迷宫密封压缩机、Φ816mm螺杆压缩机等一批新研制的中、高端压缩机产品得到广泛运用。

左图:上海大隆研制出世界最大转子Φ816mm螺杆工艺压缩机(2010年);中图:沈鼓往来来往机奇迹部(沈气)研制出活塞力1500kN往来来往活塞压缩机(2012年);右图:锡压研制出世界首台特大型六列三级迷宫压缩机(2015年)

高压大型往来来往活塞工艺气体压缩机是炼油和煤液化工程中的关键设备。
之前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经由国产压缩机企业的努力,我国的大型工艺往来来往式压缩机、大型隔膜压缩机、大型迷宫式压缩机的设计制造能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发展计策哀求,大力发展清洁汽车家当。
我国的CNG压缩机经由不断发展,部分品种的设计、制造质量和运行古迹都已达到国外前辈产品的水平。

超高压纯氢气压缩机、高速撬装压缩机、工艺螺杆式压缩机、分外气体压缩机、大型螺杆天生气压缩机、螺杆式膨胀性能量回收机组等产品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成功运用。

透平机器逐步开始向高端产品发展,生产离心压缩机的企业紧张有:沈鼓、陕鼓、上鼓、重庆通用、江苏金通灵、中航黎明锦西化工、锦州新锦华、长沙赛尔、安徽科达埃尔、湖北双剑等;生产轴流压缩机的企业紧张有:沈鼓、陕鼓。

四、跨加倍展

1、大国重器,国之砝码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供应事情母机、带动干系家当发展的重任,可以说它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基石。

压缩机制造业在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化肥工业需求的拉动下得到了最早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压缩机的需求直线上升,压缩机制造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进入新世纪往后,压缩机制造得到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机遇,我国压缩机家当进一步进步和壮大。
经由70多年的发挥发展,我国压缩机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门类完好、具有相称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体系,家当规模跃居天下前列。

以沈阳鼓风机集团、陕西鼓风机集团为代表的透平压缩机骨干企业所生产的离心压缩机和轴流压缩机,设计和制造水准达到了当代国际前辈水平,许多产品冲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重大装备国产化,是让中国制造更有份量的“国之砝码”。

“沈鼓”-沈阳鼓风机集团是我国重大技能装备行业的支柱型、计策型领军企业。
也是我国风机、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企业。

(1)“西气东输”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峡的又一重大项目,于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
是我国调度能源和家当构造、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重大计策决策。
“西气东输”是全天下最长的天然气运送管道,目前一、二线工程已铺设天然气运送管线15000多公里。
天然气管道运送每隔200公里就须要一个加压站,加压站核心装备便是长输管线压缩机,加上备用机,全体“西气东输”这种压缩机的需求量达数百套。
在沈鼓取得国产化打破之前,这种压缩机只能从国外的GE、MAN公司入口,对价格毫无议价能力。
央视记录片《大国重器》为沈鼓取得的打破专门进行了先容宣布,谓之“国之砝码”。

西气东输管线加压站管线压缩机组

(2)沈鼓“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又是我国石化关键装备的重大打破。
很多人都知道我国是纺织大国,但不知道的是,很多年里我们都无法用自己制造的机器生产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来自原油到乙烯的转变,在合成纤维技能中的关键设备“乙烯三机”(乙烯压缩机、裂解气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尤其是乙烯压缩机一贯是中国装备制造领域的短板,乃至在2006年之前,我首都无法制造自己的乙烯压缩机。
沈鼓2006年设计成功我国第一台乙烯压缩机,这成为我国乙烯装备制造的一个迁移转变点。
2011年沈鼓研制成功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彻底改变了依赖外国设备的局势。

120万吨乙烯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

(3)我国是富煤少油的国家,煤化工对我国石油化工是极为主要的补充。
空分空气压缩机是煤化工的核心设备,我国在建和待核准的煤化工项目,须要10万m³/h等级空分装置用空气压缩机组近百套。
在此之前,此项核心技能被西门子、曼透平等国际工业巨子所把持。
2015年沈鼓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10万m³/h等级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在“国家能源大型透平压缩机组研发(实验)中央”完成各项测试,性能达到国际前辈水平,标志着沈鼓成为天下第三家能够生产该设备的企业。
随后,该机组被运用在神华宁煤集团400万t/年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中。
此规格机组的国产化运用,将有力推动我国煤炭深加工家当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沈鼓10万空分装置用压缩机组

“陕鼓”——陕西鼓风机集团是我国以设计制造透平机器为核心的大型成套装备集团企业。

(1)陕鼓做事转型之路。
2005年始,陕鼓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系统办理方案和系统做事商的转型实践,开启了做事型制造的转型之路,推动企业实现‘源于制造 超越制造’, 形成了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工业做事和根本举动步伐运营三大业务板块。
推动企业从百亿级的风机市场超过到万亿级的分布式能源领域市场。
成功转型为能量转换的系统做事商和总包商,西门子、GE、爱默生等有名跨国公司亦加盟个中。

目前,陕鼓已拥有欧洲研发公司(德国)、欧洲做事中央(捷克)、印度做事中央、印尼工程代表处、喷鼻香港公司、卢森堡公司等12家外洋公司和做事机构,18个运营团队,西门子、GE、爱默生等有名跨国公司加盟个中。
从“生产型制造”到“做事型制造”的转型,陕鼓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
陕鼓作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方阵代表入选央视记录片《大国重器-聪慧转型》。

陕煽惑力为华电集团武昌电厂研制的天然气增压机组

(2)我国硝酸工业生产始于1935年,但硝酸四合一机组成套技能一贯以来完备依赖入口,投资本钱高,多年来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硝酸生产的瓶颈。
为相识脱我国硝酸四合一机组成套技能受制于人的局势,陕鼓紧盯国际竞争对手,在硝酸四合一机组国产化的道路上雕琢前行,持续提升技能水平。
目前由陕鼓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双加压法硝酸四合一机组”已形成系列化,最大45-60万吨/年大型硝酸机组以达到天下一流水平,国内外运用古迹达一百多套。
先后得到国家能源科技技能进步奖三等奖、陕西省科学技能奖一等奖、中国机器工业科学技能奖二等奖。
2020年,重庆华峰化工年产36万吨硝酸生产装置建成并成功投运。
该硝酸生产装置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硝酸生产装置。

陕鼓高效宽工况硝酸四合一机组

2、动力用空压机迎来黄金期

一样平常动力用空压机早期紧张是往来来往活塞式。
上世纪60年代往后,国外双螺杆式空压机技能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的运用,基本替代了一样平常动力用往来来往式活塞空压机。
这种新型的压缩机引起了海内很多科研机构和空压机厂家的把稳和重视,也做了很多理论研究和试制事情。
但由于海内加工设备的缘故原由,始终无法达到空想的性能。

在80年代末开始,一大批国外螺杆空压机跨国企业纷纭到中国开展业务,设立贸易公司或中外合伙企业。
这些外资公司选择合伙的工具,基本上都是有一定螺杆空压机设计生产能力的行业头部企业,如上海大隆、无锡压缩机、柳州富达等。
这造成了全体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十几年,我国国产螺杆空压机核心技能的压缩机主机险些是空缺。

2000年前后大量民营成本开始进入螺杆空压机行业,早期基本上都只是从国外入口主机,进行整机组装,且大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上。
即便如此,民营企业特有的敏锐市场嗅觉加上顽强生命力,使我国的螺杆空压机市场保留了一些国产螺杆机主要的生存土壤。

2006年往后,随着海内企业汉钟、鲍斯等螺杆主机制造企业开始形成批量生产,螺杆主机终于有了“中国芯”。
国产化后的螺杆空压机迎来“黄金期”,之后的10年年产量均匀增长47.1%。

在国产企业逐步节制螺杆空压机主机设计制造技能后,迸发了强大的动员和创新能力。
我国螺杆主机核心技能水平和加工制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国外前辈技能的差距逐渐追平,某些领域的创新已经超过了海内的某些外资产品。
呈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部分竞争力不强的外资品牌开始退出我国市场。

同时在主机国产化的推动下,海内螺杆空压机的市场价格逐年降落,市场容量和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据中国通用机器工业协会统计,到2015年国产螺杆空压机霸占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生产各种螺杆空压机30多万台。

海内具备双螺杆主机制造能力的紧张有:上海汉钟精机株式会社、宁波鲍斯能源装备株式会社、苏州通润驱动设备株式会社、杭州久益机器株式会社、浙江开山压缩机株式会社、厦门东亚机器工业株式会社、鑫磊压缩机株式会社、中车北京南口机器有限公司、宁波欣达螺杆压缩机有限公司等。

3、我国节能减排与空压机节能

“既要青山绿水,又要绿水青山”,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度优化经济构造、转变经济发展办法的主要动力,成为推动我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
节能和提高能效正在发挥“第一能源”浸染。

节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浸染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低落23.3%,节能约11.7亿吨标准煤,相称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5亿吨。

我国2001-2019年单位GDP能耗

锅炉、电机、照明等通用设备是直接的耗能装置,能耗量大,据干系数据统计,目前全国用电量的70%通过电动机、变压器、风机、压缩机、水泵等21类重点用能设备花费。

我国高度重视高效节能技能和节能设备的推广运用。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通过体例国家重点节能技能推广目录,履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出台节能技能和设备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方法,构建了节能技能和节能设备推广的政策体系。

中国能效标识、“领跑者”标识

我国能效国家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对提高能效起到了非常主要的浸染。
截至目前, 国家已经制订并发布履行了72项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标准,涵盖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工业设备和空调、冰箱、照明等家用设备。

2005年起施行能效标识制度,目前已发布14批能效标识目录,涵盖了37类用能产品;2009年起组织履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节能产品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节能产品消费的促进浸染,不断扩大节能产品的市场份额,带动企业加快技能改造与家当升级;2014年起履行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发布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终端用能产品目录,通过树立标杆、政策勉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

依据设备能效标准,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视事情,对电机、变压器、水泵、风机、空压机等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履行专项监察,推动用能设备节能技能改造,推广前辈成熟的节能技能,推进重点行业、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提升。

4、我国容积式空气压缩性能效推广领先天下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能效标准和标识在推动节能技能进步、辅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的产品、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主要的浸染。

天下其他紧张经济体能效标识

美国是最早提出能效标识制度的国家,于1975年在《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中规定了逼迫性能效标识制度。
随后天下紧张经济体开始效仿:加拿大(1978年)、澳大利亚(1985年)、日本(1989年)、欧盟(1992年)。
而我国在2005年也开始了能效标识制度。

除了日本外(日本能效标签的任务主体是零售商),其他5个经济体的能效标识都是比较型标签,且都是逼迫履行模式(任务主体是制造商、入口商)。
即设定一个头等的能效值为节能能效值,并且还规定了最低能效值,达不到最低能效值的不许可上市发卖。
能效标准随技能发展不断提高,这一制度可勉励制造商不断改进最新产品的能效值。

我国从能效标识履行之初就建立运行并向"大众开放了能效标识网站和信息数据库,现已累积124万多个型号产品数据。
是天下上最完好完备、数据量最弘大的用能产品数据系统。
能为节制天下用能产品能效现状,支撑节能政策设计履行供应威信支撑。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技能在家当运用及跨界领悟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在世界上率先为能效标识引入了二维信息码。
2016年发布履行了新版《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明确将“能效信息码”作为能效标识的基本内容之一。

“能效信息码”将更完全准确的产品性能、符合性信息以及做事资源等通报给消费者,便于消费者快速识别能效等级更好的产品。

容积式空气压缩性能效推广更是走在了天下前列。
空压性能效标识依据的是国家逼迫性标准GB19153《容积式空气压缩性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003年中国发布了《容积式空气压缩性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国家标准GB19153-2003,2009年升级了第二版GB19153-2009版,现行版本为2019年发布的GB19153-2019版,该版本在2020年7月1日履行。
新标准表示了最新的空气压缩机的能源效率观点,也表示了能效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由中国通用机器工业协会发布,经中国通用机器工业协会压缩机分会和气体净扮装备分会牵头组织订定,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和行业有名压缩机企业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T/CGMA 033001-2018《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自2019年1月1日起已正式履行。
这是海内第一个,也是环球第一个关于压缩空气系统能效的行业团体标准,对全体中国压缩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T/CGMA 033001-2018《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五、走向辉煌

1、我国空压机家当集中区概览

我国空压机制造业从“十一五”开始加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期间,“十三五”进入降速提质发展新常态,大量创新、新技能成为行业品质提升的标志。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全国共有压缩机生产企业525家,发卖收入1811亿元。
按照所有制划分,国企的数量约3%,股份制企业占50以上,民营、合伙与独资企业占45%以上。

经由多年的培植与发展,我国空压机行业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全的工业体系。
空压机产品品种完好,设备、工艺、技能日益前辈,空压机行业及干系配套行业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家当聚拢。

就一样平常用空气压缩机来说,华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空压机生产基地,企业数量和产量都超过了行业总量的一半(紧张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
其次是华南地区(紧张集中在广东)。
除此之外,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华中地区的江西、东北地区的辽宁、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均有一定规模的空压机家当集群。

空压机家当的未来仍旧将面临新的历史环境和新的寻衅,只有将坚持自主创新和深化转型升级,才能使压缩机制造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来日诰日。

2、未来方向、技能趋势

随着工业4.0的兴起,以及“工业化、信息化”两化领悟的不断推进,空气压缩机制造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正在技能和商业上试探性的研究开拓和创新考试测验。

(1)运用细分

以往限于技能水平以及运用需求,空压机的压力、排宇量、空气品质和安防等级等,都只有粗略的分布。
但随着行业不断成熟,以及运用工况更加严苛、繁芜化,空压机的研发生产以及选型更加细分,专业化更强。

(2)两极化发展

一方面随着我国在天然气、煤化工等新领域开拓的不断深入,对大型化压缩机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国产化是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随着气动工具产品的不断衍生,压缩空气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对付小型压缩机设备的需求将呈现持续稳定增长之势。

(3)高效、节能、环保

这不仅是与国家的节能环保哀求和对能效的鼓励与扶持政策有关,也是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自我驱动。
可以预见,高效、节能、环保将会是压缩机行业未来永久的发展方向。

(4)智能化、系统化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能的发展,空压机人机交互以及自动运行掌握将更为完善。
另一方面空压机的掌握,将从单台设备的掌握发展为对全体压缩空气系统的掌握,以及根据用户需求的掌握策略。

(5)信息化

基于物联网技能,一方面空压机组远程监控,让空压机的运行操控与售后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大量设备运行利用数据为制造企业供应研发创新方向。

(6)看重核心技能开拓

关键零部件是压缩机产品发展的根本、支撑和瓶颈。
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行业高技能的研究紧张聚拢在螺杆、电机、传动和掌握技能等关键零部件上。
只有节制了关键零部件的运用与组合,企业才会拥有核心竞争力。

(7)机器人运用

长期以来,很大部分的空压机制造企业依旧以低本色、非专业劳动力为主,勾留在人工组装、大略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阶段。
一方面,工人专业程度对产品品质有直接影响,机器人可避免这种影响;另一方面,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办理劳动密集型家当与人力成本抵牾的主要路子。

(8)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目前在空压机电机、变频器和掌握器等单元上运用较多。
对空压机整机进行模块化设计,不仅能提高产品运用范围,而且能够知足柔性制造、快速相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