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蕊的这辆Model 3是在2020年4月以30万元的落地价购买的。
买车前她认为,特斯拉的品牌与质量“一定不错”,却未曾想到自己会面临如此繁芜的状况。

入手不到两个月,这款车贬价了6万元。
吴蕊“后悔买早了”,而随后而来的车辆无法启动、黑屏等故障,则让她陷入更大的困惑。

特斯拉新车查询访问Model3趴窝黑屏ModelY不出热风 汽车知识

车辆涌现问题之后,她在家与4S店之间来回奔波,却始终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特斯拉称电流过载,而充电桩企业则称电流正常,双方各自为政。
充电桩企业拿出了充电数据,特斯拉未能出具检测报告。

新京报贝壳财经近日采访创造,不少车主的特斯拉电动汽车都涌现过黑屏、传感器故障、系统电量不敷、静止时掉电等问题,而这些车主的购车韶光每每不超过一年。

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称,该局与中心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接济局,就消费者反响的非常加速、电池动怒、车辆远程升级(OTA)等问题共同约谈了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作为环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在消费还是生产方面,对付特斯拉来说都是至关主要之地。
特斯拉在海内快速扩展产能的同时,如何担保做事与品控同样须要思考和重视。

问题1:Model 3充电后“趴窝”,只因电流过载 ?

家住山西的吴蕊至今仍记得自己2020年4月提车时的愉快,“听朋友说,特斯拉是做电动车出身的,质量肯定不错,当时就认定了这个品牌”。

愉快没多久,麻烦就降临了。

吴蕊家里没有安装私人充电桩,常常去包括快来充等在内的公共充电桩充电。
2020年11月27日,吴蕊的Model 3像往常一样在快来充充电桩充电后,充电桩显示电量已经充满,但她上车后创造,车辆显示电量不敷,无法启动,乃至连车窗都无法摇下或关闭。

吴蕊向出示的车辆屏幕照片显示,当时Model 3提醒“必须尽快改换12V电池,故障修复后才能完成软件更新”。

车主吴蕊的Model 3无法启动时,车辆显示屏的部分内容。

吴蕊当即打电话给特斯拉售后,并用拖车将车辆运送至特斯拉4S店。
数日后,特斯拉给出答复称,车辆保险丝和小电瓶破坏,造成破坏的缘故原由是电流过载。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2021年2月,吴蕊的Model 3再度发生故障,这次是黑屏。

吴蕊供应的车辆屏幕照片显示,这一次她的Model 3提示“无法充电-充电站未通电,检讨电源或调换其他充电站”“电气系统电量低落,车辆可能意外关闭”,而视频则显示车辆无法启动。

车主吴蕊的Model 3第二次发生故障时车辆显示屏的部分内容。

这一次,吴蕊联系了她所利用的国家电网旗下快来充充电桩的技能职员,并获取了该Model 3充电时的数据。

快来充供应的数据显示,该车辆2020年11月27日充电后无法启动的那次,充电时额定功率120kW,充电功率7.223kW,充电电压401.3V,充电电流18A,充电时长57分,充电用度24.7元。

该车在2021年2月无法启动时,充电功率25.64kW,充电电压385V,充电电流66.6A,充电时长29分,充电用度10.37元。

我们后台数据显示充电的电压、电流都很平稳正常,而且功率也不高,停滞缘故原由是BMS(电池管理系统)正常停滞”,吴蕊出具的与快来充技能职员沟通的谈天截图显示,该技能职员表示,当时是这辆特斯拉发送的停滞命令让充电桩停滞充电的。

吴蕊同时供应录音显示,特斯拉4S店事情职员表示,该车涌现故障是充电时电流过载引起的,“我们的车是没有问题的”。
而客服则在回答时提及,“量产车总归有一些问题,总会有一些概率”“不能担保生产几万辆车,一点问题没有”。

此外,特斯拉4S店事情职员还在录音中多次提及,只能供应维修工单,但吴蕊索要的检测报告、额定电流电压等数据,均不在供应范围内。

“我的车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都不知道,检测报告也供应不了,他们的回答机器得像机器人一样,我都被气哭好几次了。
”吴蕊无奈地说。

吴蕊的遭遇不是特例。
此前,特斯拉也因涌现过类似问题而登上微博热搜。

今年1月末,南昌一位车主在利用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充电后,车辆涌现故障无法启动。
车主供应录音显示,特斯拉客服当时回应称,“从诊断的数据上面来看,是由于瞬间电流过载导致的,我们是按照220伏或者380伏的固定值进行整流,但是国家电网如果电压溘然升高,它(电流)会随着电压一起升高”。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国家电网否认。

国家电网南昌公司在微博上回应称,(故障)缘故原由并非是国家电网电流过大,建议“特斯拉公司请专业人士负责查找车辆充电故障缘故原由”。

2月1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微博发出报歉声明,称当时导致电流过载的详细缘故原由还在调查中,售后职员向车主提及多种可能成分,“这个沟通被录音,并且选取了关于国家电网的部分进行剪辑传播,对付由此引发的网友误会以及给南昌电网造成的困扰,我们深表歉意。

查阅《车载充电机及其充电系统的可靠性剖析》等多篇报告创造,从充电桩的事情事理来看,特斯拉“甩锅”给国家电网的说法值得谈论。
由于电网的电并不会直接输入到车辆蓄电装置,而是要经由充电桩和车载充电机,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才能充电。

《基于STM32之电动汽车充电桩设计与实现》一文先容,为了保护电动汽车电池和提高电池的利用率,目前新能源汽车都配备了电池管理系统(BMS), 用于动态监控电池的运行状态、准确估测电池的荷电状态。
在接入快速充电桩后,车载充电机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时获取电池的充电状态,根据电池的饱和度来掌握充电,同时将充电信息反馈给电源管理系统。

有业内人士剖析称,目前供电公司给充电站的供电并非专供某个充电桩,如果涌现电流过载情形,不会只有一个充电桩涌现问题。

问题2:Model Y刚交付两天,热泵失落灵不出热风

家住北京的张蕾也曾对特斯拉满怀期待。
当特斯拉在新款Model Y的宣扬中称会加入热泵,非常有利于北方过冬的时候,张蕾就把稳了。

张蕾回顾,购车前,特斯拉的事情职员态度极其好,交付、发卖都是“微信秒回”,置换顾问、贷款经理等各个环节的员工都非常上心。

随着2021年新年钟声敲响,特斯拉国产Model Y下调售价,长续航版的起售价“低落”了14.81万元。
就在这一天,张蕾盲定了一辆Model Y银灰色长续航版。

随后,特斯拉的事情职员们堪称“手把手”地教张蕾付款。
为了交车,他们给张蕾建立了微信群,交车当天,有三名事情职员在不同的流程上一对一做事。

特斯拉Model Y车型。
图/IC photo

不料,购车不久后,张蕾的Model Y就涌现了问题。

1月24日下午,张蕾的Model Y在北京亦庄交付提车,从交付中央至家共45公里,1月25日停车在家未开,1月26日晚上再度用车时,空调不制热、出冷风,停车后屏幕涌现故障提示,手机app不可掌握。

张蕾供应的照片显示,当时Model Y提示,“因系统故障,温度保持器不可用”,手机app截图则显示,“无法打开温度掌握”。

随后,张蕾将车送至特斯拉做事中央检讨,并未查出故障缘故原由,4S店则表示须要改换空调压缩机,可以明确空调压缩机有问题。
1月29日,做事中央打电话来奉告,车已修睦,会送脚垫作为关怀,而张蕾则坚持要换车。

截至发稿时,张蕾向贝壳财经表示,自己的Model Y仍在做事中央。
手机app显示“车辆正在检修中”,做事中央职员表示车已经修睦,但未见过实车。

而让张蕾内心产生巨大落差的还有特斯拉的售后做事态度。

“同样的微信群,买车前联系事情职员都是‘秒回’,买车后常常一整天都没有人回答我。
”张蕾表示,特斯拉的售前与售后做事寰宇之别,在拨打了12345电话投诉后,由市场监管局出面,特斯拉的做事中央才派人电话联系,并且哀求面谈。

目前,特斯拉方面给出的方案包括退车与换车,但退车要等20个事情日,换车重新排队至少要等3个月,退换车期间不供应代步车,退换车带来的丢失,如车险、贷款利息、因代步车非本人车主在小区中产生的额外停车费等,特斯拉均不承担。

“在买特斯拉之前,我看到特斯拉的负面新闻,以为只是个例,没想到现在发生在自己头上了。
”张蕾说,作为一个曾经很喜好特斯拉的人,她现在对特斯拉的品控与售后做事都十分失落望。

问题3: 冬季电量花费快,车未启动也掉电

家住北京的陈哲这个冬季十分难熬痛苦。

3月1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来到陈哲家中时,他的Model 3就停在门口充电。

“冬天我把Model 3停在车库里,一个晚上自己就把电花费光了,我乃至都没有启动车。
”陈哲向表示,他的车在静止状态下会大量掉电,多次涌现一晚上掉电七八十公里里程的情形。
与此同时,充电也会涌现充不满的问题,充到百分之七八十就显示充电完成。
在行驶过程中,掉电速率有时也会相称怪异,“开一公里掉两三公里(里程)”。

“我反响的问题他们(特斯拉方面)也认,便是办理不了。
搞得我现在根本没法利用这辆车。
宣扬的里程能到430公里,但实际上都不到150公里。
”陈哲表示,现在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开的话掉电太快里程很短,不开也得定期充电,害怕车会趴窝。

陈哲称,买特斯拉是以为这个品牌有名度高,但购车后创造,质量并不如此前想象得那么好,“车漆硬度不足、缝大、车窗关不上等小问题还是挺多的”。

就如张蕾一样,陈哲也认为特斯拉售后并未及时给予自己满意的答复,“避重就轻,这让我以为很冷漠”。

上海的于师长西席2020年1月尾购入了特斯拉Model 3,标定续航670公里,购入时恰逢上海冬季,气温介于0-7℃,打开暖气和座椅加温,新车实际上每次开400公里旁边就没电了,一样平常开到300公里时就得赶紧充电。

有一次,于师长西席的这辆特斯拉显示续航里程还有180公里,但实际上只支撑了不到50公里,“电量真是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微博用户“囧囧有沈叨叨”也爆料称,其于2021年1月2日在上海订了一台特斯拉Model Y,3月4日提车,但仅开了一天,里程为100余公里,就涌现了报警提示——“电气系统电量低落,车辆可能意外关闭”。

越日,该用户创造特斯拉发出同样的警示,且车辆无法挂档,不能行驶。
再次拨打特斯拉客服电话后,特斯拉安排了拖车将车拖去4S店。
如今,该车辆还在上海虹桥的特斯拉4S店,售后表示须要拆座椅、拆密封胶、检测电池及干系电气元件。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对付纯电动车冬季掉电,低温下电池容量低落、充电困难均是成因。

汽车行业资深剖析师钟师见告贝壳财经,纯电动汽车在隆冬时节行驶里程缩短,实在更多是表现在里程读数上,未必是电量损耗大,而是低温状态下充电也困难,从电池里开释电量也困难。

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也阐明称,冬季超低温的情形下,如零下十摄氏度以下,纯电动车的充电效果会大幅降落,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本身耐低温效果就比较差。

钟师表示,办理这一问题要靠技能手段,比如在隆冬地区,给BEV上加装另一套预加热装置,在出行前利用充电桩电量来给电池预加热。
崔东树也称,企业需设计热掌握系统,将电池温度保持在合理状态下,否则冬季电池效果一定大幅衰减。

问题频发背后:特斯拉产能猛增,品控与售后如何跟上?

特斯拉的车辆涌现问题已习认为常。

以往多起自燃或操控失落灵故障发生后,特斯拉并未向用户和"大众报歉,而是常常将缘故原由归结为车主利用不当或第三方的问题。

新华社对此亦发文点名特斯拉,称回应消费者质疑不能轻描淡写,更不能态度傲慢。

“特斯拉目前表现出的各类问题,与其近期产能大幅提升有关。
”崔东树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表示,随着上海工厂的不断扩建,特斯拉在中国的产能与销量均坚持高位,但特斯拉的品控、售后网络培植都还须要跟上。

特斯拉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公布的信息显示,公司操持在今年内将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从目前的25万辆提升至45万辆,这一产能将仅次于加州工厂。

特斯拉2020年在中国市场收入达66.62亿美元,同频年夜增123.6%。
去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40.44亿美元,以此打算,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华收入为26.18亿美元。

而且,Model 3和Model Y两款中国制造车型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文件显示,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区实现营收29.79亿美元,2018年为17.57亿美元,中国市场在特斯拉的营收构造中占比越来越高。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2月,特斯拉在中国共售出18318辆电动车,销量仅次于上汽通用五菱。

3月13日,新京报从上海培植项目环评信息平台获悉,为知足整车产能提升及后续对付零部件产量的需求,特斯拉拟在一期地块的零部件生产区及研发区域内进行整体调度,目的是为了增加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等年产能。

上海工厂的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特斯拉的上海充电桩工厂也在日前正式投产,特斯拉在中国的家当布局加倍深入。

特斯拉品控的问题已经有所显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显示,去年10月,特斯拉召复临盆日期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的部分入口Model S、Model X车辆,共计约2.92万辆,召回缘故原由或因前后悬架的连杆部分存在安全隐患。

不过,特斯拉在此后递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信件中表示,其前后悬架的后连杆上没有创造毛病,部件破坏是由于中国驾驶员的“利用不当”、“滥用载荷”,但由于中国监管部门认为干系车型须要被召回,特斯拉“只能选择被迫志愿召回干系车辆”。

不过,比较于公司口径上的绝不松口,公司CEO马斯克倒是大方承认了特斯拉存在品控问题。

近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与剖析师桑迪•门罗的一次访谈中承认特斯拉存在品控问题。
他在采访中表示,常常有朋友问他该当在什么时候买特斯拉,当时他的回答是:“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生产稳定下来再买。
但在生产加速过程中,要让产量直线上升并在所有小细节上做到完美的确非常困难。

此外,对付Model 3质量参差不齐问题,马斯克表示,2020年年底已改进生产质量。
他透露,在提高产量期间,乃至没有足够的韶光使汽车油漆干燥,并感叹当时的生产如地狱一样平常。

崔东树表示,特斯拉一方面需接管监管层的监督,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急需加强维权意识,及时向社会监管部门供应自己的反馈,让监管部门有效节制行业状态,对企业进行统筹监控。

而在企业方面,崔东树则表示,如今,特斯拉采取的是直销的4S售后模式,未来如何强化售后做事,如何加强品质管理,如何赢得消费者更高的满意度,都是特斯拉要考量的问题。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作为环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无论是在消费还是生产方面,对付特斯拉来说都是至关主要之地。
此前特斯拉被五部门联合约谈,无疑是给特斯拉敲响了一记警钟:在享受中国市场红利的同时,也切勿忽略乃至侵害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柄。

(应受访者哀求,文中车主姓名均为化名。

新京报贝壳财经 林子 编辑 赵泽 校正 刘越

来源:新京报